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银行券

(2011-01-15 13:01:44)
标签:

财经

早期商人由于常常需要携带大量的金属货币,在远距离贸易时十分不便。这就要求出现一种简化的货币管理业务。

由于国际间的贸易需要进行不同的货币兑换,所以同时出现了货币兑换业。

最早的货币兑换业主常常是金匠,由于金匠通常拥有大量的金属货币,所以逐渐获得人们的信赖。

有些商人开始把自己的金属货币寄存在金匠铺里,金匠同时给出一张单据,上面注明寄存的货币额,同时有自己的姓名。

金匠保证,任何人只要持有这张单据,随时可以来提取现款,当然,提取时要交一定的保管费。

由于这张单据出自于金匠手里,而金匠的信用又很高,所以,寄存者用单据购买货物时,卖家也愿意接受这张单据,如果卖家需要现款,他可以随时到金匠那里提款。

金匠就是银行家的前身,这种单据,就是发展为后来的银行券。

银行券本质上也是一种汇票,但是这种汇票不同于平时说的银行汇票。

首先,银行如果要开出一张银行券,必然要先受到一笔货币。即是说,银行券实质代表有一笔相同额度的货币,这笔货币保存在银行的金库里。

同时,银行券的承兑是没有期限的,即人们可以任意兑换货币。

最后,银行券只由发出的银行承兑。

所以,银行券是可以无限期承兑的银行汇票,就是说,银行既是发票人,又是承兑人,还没有时间限制。

这一点和银行汇票有明显的区别,因为银行汇票如果过期,银行就不再办理承兑。

由于银行券具有可任意承兑的特点,所以,人们普遍愿意接受,并把它当做货币来使用。

人们愿意接受银行券,是因为它的确代表等量的货币,如果人们到银行要求承兑,银行会立刻支付,同时把收回的银行券销毁。

也就是说,如果社会上有价值1千万元的银行券流通,银行内就有1千万的货币储备。

一旦这1千万的银行券回到银行,1千万的货币就会立刻流回到社会上,同时,1千万的银行券会立刻被销毁。

所以银行券的发行量必须和银行的货币储备量保持11的关系。

银行券被人们普遍接受,发挥流通手段的职能,属于信用货币。之所以被称为信用货币,因为它并不是货币,但是由于它能代表相等的货币额,所以才被人们接受。

所以,银行券称为信用货币的关键在于,能和货币自由兑换。

银行券成为信用货币,是社会自行的选择,假如公众开始对某银行的承兑能力产生怀疑,会拒绝接受该银行券。

我们再把纸币和银行券比较一番。

纸币不代表任何财富,也不能和金属货币自由兑换,它能够流通,完全是国家政权的体现,人们接受纸币,也是建立在对政府信任的基础上。

银行券则是经济社会自行产生的结果,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只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出现银行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