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廉江罗氏

(2017-11-02 08:37:54)
标签:

杂谈

分类: 高州府

粤西古城廉江,原为石城县,唐天宝元年(742)改为濂江县,1993年撤县设市。廉江是粤西地区罗氏分布较多的县(市)之一,而“廉江罗氏八大支”,约半数皆为廷玉公之裔。
  始祖罗廷玉,号璞山,谥肇基。先祖居汴(开封),后迁福建莆田亚美巷。公于南宋获“文学仕”,授“武翼郎”,就任石城主簿。任满定居廉江,为罗氏迁居廉江最早的一支系。其后裔廷玉—福公系支分博教、新屋,有荣—元德系支分石云等地。其繁衍播迁脉络为:
  廷玉公殁葬于石城之西60里(今龙湾)之纱帽岭(近村北隅),坐卯向酉兼甲庚分金,为石邑七座名墓之一。
  廷玉公至福公七代,罗氏宗祠联曰“七代衣冠三朝济美,一门忠孝五节流芳”。雍正五年,丁未(1727),朝于廉城北街(今市一小)建“忠义罗公祠”,立罗郭佐、罗福公牌位,门联为“忠贞两世,义勇一家”,内联曰“文接豫章家学远,武承忠义国恩深”。
  仕明国师刘基,字伯温,于洪武二年孟秋拜题曰:
得显元明世堪嘉,建祠崇祀纪留遐,名扬四海千秋业,五孝传忠万古华。
  一,廉江新屋罗氏族谱序
  国家修史,地方修志,姓氏修谱,古今皆然。族谱乃记叙先人苦创业、生息繁衍的业绩,让后人顷缅怀与敬仰。发扬先人艰苦创业精神,开拓和造就更大成就,则民富家兴;民富家兴,则国家强盛矣!
  编修族谱,还在于寻根问祖,追本思源。从《中华姓氏通书-罗》所记述:先有氏族,后有国家。溯吾罗氏出于祝融,都于郐,六十一传匡天,佐周灭商有功,周武王三年授封安南王,食采襄阳宜城,是为历史上罗子国,周末自宜城徙长沙。秦武陵令群和公督运官司铁,溺洞庭,子珠公仕汉高祖为治粟内史,奉命守九江,筑城有功,手植橡樟树,建郡为豫章郡,豫章罗氏始于珠公也!迨至三国、两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至当代,吾先祖贤哲、忠孝、义勇之士辈出,代有闻人,为君、为国、为民忠诚效劳,或官、或将、或商、蕃播于川、陕、鄂、湘、赣、闽、粤、桂诸省。可见吾罗氏宗族崛起于华夏历数千年历史。宋、元、明徙廉江开族之罗氏,就有新屋、博数、石云、陀村、茶山、洞滨、竹寨、露岭等八大宗支,繁衍后裔,多者已达28世,少则 亦10多世矣!
  溯吾新屋太始祖廷玉公,先世居汴,宋朝以文学士授石城主簿,从福建兴化府莆田县到石城莅任。致仕卜居本邑横岭村开基立业。二世祖嗣宗,任石知县。三世祖郭佐,宋朝任化州路总管,杖策从征南将、军史八万讨平海寇,以功授朝列大夫,擢广州路总管。生二子:震、奇。长子震公,元朝授敦校尉,任化州路管军把总;次子奇公,元袭化州路判官,寻授奉政大夫,任雷州路同知。五世祖玄珪(奇公之子),元敕封忠孝武略骑尉,随父督运军粮,剿海寇殉节。六世祖仕显(玄珪公之子),元袭武德将军,任廉州路同知,元至正年间奉命督战船,会高、化、廉、琼诸郡官兵战海寇,殉难于石擢港,一门父子、昆弟、季子孙五人相继殉节,故粤人称为“罗五节”云。七世祖福公,地授化州路枢密院同佥,顺帝十五年领兵击败山海贼,以保障功升化州都元帅。及明洪下元年加封忠义,敕县立祠,春秋祭祀。从廷玉至福公,七代簪缨,忠心耿耿,保卫社稷,粤中名贤为吾罗氏宗祠题联赞曰:“七代衣冠三朝济美,一门忠孝五节流芳”。八世祖都、旺两公,仕读务农,由横岭村移居罗旺桥,继迁马蹄塘罗盘垌。九世祖发仰(旺公之子)迁居高街,最后定居新屋,至今已繁衍28世矣。
  由于世远年湮,谱牒残侯,祖妣无从稽考。近于一九九二年,联博教族人编修《廉江博教、新屋罗氏族谱》共五卷。纵观先谱或新谱,皆不完善,如先谱年久,近今数代后裔未修,而新谱错漏不少,或字讳记错,或张冠李戴,或事官不详,或生殁墓葬方位惘然,族中父老昆仲议论纷纷,建议由吾新屋罗氏宗人重新修谱。为正本清源,从始祖廷玉公至九世民仰公起,民仰生五男。长朝荫,次朝举、三朝留、四朝仕,五朝阳。据先谱记载:朝仕公后裔大瑞,大寿分居博教;朝荫,朝举 后裔支人广西 合浦党江、博白诸县,部分移籍遂溪、琼州等郡属。为了序昭穆,明世系居廉江新屋这朝荫,朝举、朝留后裔成立修谱委员会,设采访,编修,校对及财务小组,本着追本思源,光前裕后,弘扬祖德,敦宗睦族之旨,按修谱凡例,大纲,以史为鉴,认真考证,求真求实,首当其冲为男女平等,生女暨适婿亦可上谱。至于本族内历史、地理、风俗、行政沿革之变迁,文化事业之发展与外姓睦邻等,亦并上谱。以实地采访与新,老族谱为据按实事求是原则,认真审编。经修谱委员会全体成员共同努力下,《廉江新屋罗氏族谱》告竣,上可告慰历代先祖,下可教勉子孙后代,可作吾族千秋史册。愿世世昌隆,代代兴旺,奕叶茂盛,瓜瓞绵绵是为序。

公元2001年腊月 廉江新屋罗氏族谱编修委员会冰撰
  二,新屋族罗氏世系
  廉江营仔镇新屋村,古称广东省高州府石城县仰塘乡宁十三都新屋村。罗屋罗氏始祖为宋石城主簿罗廷玉,妣陈、龚二氏,龚生一男,名嗣宗。从第十世起分为五大房:长房朝荫、次房朝举、三房朝留、四房朝仕、五房朝阳。现已繁衍至二十八世,总人口6800余人(不含外迁)。
始祖
  廷玉,谥肇基。先祖居汴。后迁福建省兴化府莆田县。文学仕,宋授武翼郎,任石城主簿。一子:嗣宗。
二世
  嗣宗,宋授承信郎,任石城县知县。妣胡、谢两氏,胡氏生一子:郭佐。
三世
  郭佐,字元辅,号丹心。宋授化州路军总管,杖策从征南将军史八万讨平海寇,以功元授威列大夫,寻转广州路总管。妣周氏,生二子:震、奇。
四世
  震公,佐公长子,元授敦武校尉,任化州路把总。无嗣。
  奇公,佐公次子,元袭化州路判官,寻授奉政大夫,任雷州路同知。妣杨氏,生一子:玄珪。
五世
  玄珪,元孝忠,随父督运军粮,战贼殉难。妣孙氏,生一子:仕显。
六世
  仕显,元袭武德将军,任廉州路同知,至正年间,奉命督战舰会高、化廉、琼等郡官兵战海寇,殉难石英港。故有一门父、子、昆弟、孙、曾,咸授爵秩相继殉节,粤人称为“五罗节”云。仕显妣邱氏,生一子:福。
七世
  福公,元授化州路枢密院同佥。顺帝十五年,领兵击败山海贼,以保障功,升本州都元帅。明封忠义。妣金、卜两氏,生两子:都、旺(按:博教族记载,另有一子名君锡,送家属回原籍避乱,祖考妣卒葬福建莆田,乃博教族之所自出也)。
八世
  都公,明处士。无嗣。
  旺公,明处士。妣李氏,生一子:民仰。
九世
  民仰,明处士。始祖至九世,曾迁居罗旺桥、马蹄塘、罗盘垌、高街等地。民仰公妣黄、刘两氏,生五子:朝荫、朝举、朝留、朝仕、朝阳。
十世
  长房朝荫,生铋溪。
  次房朝举,生文忠、文乔。
  三房朝留,生文政、文表、文振、文裕。
  四房朝仕,生大瑞、大寿。
  五房朝阳,无嗣。
  朝荫、朝举、朝留后裔留居高街、新屋等地,朝举后裔有分支迁广西合浦县党江、博白县海南崖州等地。朝仕由高街迁居博入有荣公户籍。
  三,博教族罗氏世系
  廉江安铺镇博教村,古称广东省高州府石城县仰塘乡迎十一都博教村。博教族罗氏,为石城始祖廷玉公之裔,乃七世祖福公后的分支:福公生君锡,君锡生绍箕,绍箕生有荣、有华,继有原籍高街民仰公之四子朝仕公携子入有荣公户籍,此三个支系发展为今日之罗氏博教族。博教罗氏现共有35000多人,其中,有荣公系裔孙16000多人(含外迁);有华—正雄公之子大和、大贺公之裔孙1800多人,十二世大瑞、大寿公裔孙15000多人(含外迁)。
  (一),博教有荣公世系
始祖——六世
  同新屋族。
七世
  福公,元授化州路枢密院同佥,为本州都元帅。福公知兴识主,不做明官。明加封“忠义”;妣卜、金氏,生君锡……
八世
  君锡,妣不详,生一子:绍箕。
九世
  绍箕,妣不详,生二子:有荣、有华。
  元顺帝十五年,山还贼聚徒割据雷州路,劣豪纷争,福公恐累及家属,遂派员送眷还乡(莆田),故八世祖君锡、九世祖绍箕祖考妣卒葬于莆田。
十世
  有荣公,绍箕长子。明永乐二年(1404)朝廷追赠罗家忠烈,特授登士郎,就任于石城,赐司十八户田,开创博教,为博教户主,继而接眷定居博教,乃为博教罗氏开基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