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ussian结构优化中的对称性问题 (转载)
(2010-10-16 00:43:27)
标签:
gaussian高斯理论计算对称性杂谈 |
分类: 理论计算 |
转载:http://blog.myspace.cn/e/404073271.htm
1. 在优化结构时,结构的对称性一般保持不变,Gaussian默认对称优化
Gaussian优化中输入什么对称性,一般优化的结果仍然还是那个对称性,比如CO2,如果初始两个CO键长输入不是完全相等(比如一个1.214,一个1.215),那么程序就会判断为C∞v 对称,那么优化结果虽然键长几乎相等,但仍然认为是C∞v ,这个从振动频率或者分子轨道对称性上可以看出来。--我们知道,CO2实际上是直线的两边对称的构型,其对称性应该是D∞v 。因此,为了得到高的对称性,必须输入的时候,精确地输入数值,比如sqrt(2),就要保留很多的小数点,180.0角,就不能写成179.9。
2. 寻找过渡态时优化往往需要改变对称性,须要加入关键词IOP(2/16=3)或者nosymm
有时计算过程中对称性会变化,比如做过渡态的时候,这时需要用 关键词IOP(2/16=3)或者nosymm,否则计算会出错退出。
3. 得到准确的对称性时往往需要降低判断标准,需要加入关键词symm=loose或IOP (2/17=4, 2/18=3)
比如用直角坐标输入一个正三角形构型,其对称性应该是D3h,但是如果输入的小数点后面的数字不够多,那么常常得到的是C2v或其它。为了消除输入文件中坐标的有效位数的影响,得到较高的对称性,可以降低对称性判断的严格性。一般可以用symm=loose,这等价于
IOP (2/17=4,
2/18=3)。还可以减小这4和3这两个数值,使得更加loose,但不能过小,否则会出错。symm=loose只是在第一步判断输入构型的对称性时用到。
此外,也可以用Gauss
View来调整设置初始构型的对称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