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

(2010-10-25 18:56:25)
标签:

教育

分类: 论文

在实施有效教学、追求课堂高效的过程中,“归纳与延伸”是课堂上的最后一个动作,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在新课程教师的视野中,“功在课前,效在课中,果在课后”,教师必须把课后拓展延伸纳入教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对课后的拓展延伸内容若设计精当,必将在实现课堂高效的同时,还会为课堂增效。

在传统教学的课堂上,教师是不重视课后的拓展延伸的,往往是关注学生课外的唯一做法是布置课后习题或者作业,而且关注越深,习题与就作业越多。孰不知,这种设计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提高,甚至要起反作用。对优秀学生,这种课外学习从形式上是宽松的,学习的过程是自由的,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却不能实现更有效的学习,而对于一些后进学生来说,在课堂上教师的监督下都不能实现有效学习,何谈课外?课后作业好的以抄袭应付为主,甚至置之不理。这种形式下的学习,除了养成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对学科学习与教师的教产生厌烦与倦怠情绪,别的意义就很寥寥。而对学生课外学习的拓展式设计,不仅会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技能、得到拓展,而且会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进一步升华。

怎样进行有效教学的课后拓展设计呢?

在新课程教学的有效拓展设计中,要求教师要做到多元设计,精心安排。一是要考虑拓展方式多元性。对于课堂教学中涉及的主要“问题”,学生认为的疑难性“问题”和可拓展性“问题”等,教师要选择多种途径和手段,给学生提供宽阔的拓展平台;二是考虑通过拓展 使学生进一步实现转变学习方式。从学习方式上看,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并不仅仅是指课前和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转变,应该包括课后学习方式的转变。通过课后拓展,使学生真正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具体的拓展设计时,主要是选择与教学适应的拓展模式,如果选择问题思考模式,那么,重点涉及在课后问题思考方面应采用哪些手段和方法;如果选择问题作业模式,那么,重点设计在作业设计与安排方面应采用哪些方式与方法;如选择问题展示模式,那么问题展示的设计与安排应采用哪些方式与方法;如果选择问题探究模式,那么,问题探究活动设计与安排应采用哪些方式与方法。究竟选择什么样的拓展模式,由教师依据学科特点、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学习需要来创新性的选择和确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