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敬华:阅读几问
(2023-08-01 09:23:05)
标签:
教育 |
阅读,大家越来越重视,但是阅读中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去琢磨。比如《和大人一起读》这个栏目设置目的是什么?怎样选择阅读书籍,可以阅读哪些方面内容?现分享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
1、在小学一年级学段,设置的《和大人一起读》栏目,其目的是什么?
因为孩子刚上一年级,从幼儿园的无纸化教学到小学的学科学习,这本身需要一种衔接。在幼升小衔接上,需要考虑孩子们身心发展的需要,设置这样的栏目是为了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家长的陪伴下,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和大人一起读》需要老师干预吗:
《和大人一起读》这个栏目的设置不是说老师不干涉,完全是家长的事情。所以在课堂上需要老师去引导,可以利用早读时间,老师范读,学生跟读;也可以在课堂上让识字多的孩子领读;还可以开展各式各样的读书活动,让孩子们爱上阅读,但是老师的作用在于引导,而非传统课堂上的讲授,要区别于语文的课堂教学,其根本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喜欢上读书。
3、《和大人一起读》栏目家长如何配合?
根据诸多的大数据显示,中国家庭的读书氛围一直不容乐观。《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一方面是想在家庭层面营造读书的氛围,让家长做好孩子的榜样,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让孩子模仿家长去读书。
如果家长存有逆反心理,认为孩子的学习只是老师的事情,跟家长无关;或者认为家长为什么需要参与,不配合孩子的阅读学习,这样的心理就错了。这也是低年级很多年轻家长感到不适应的原因所在。
新时代孩子的教育需要家校合作,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大力支持,家庭教育占很大的一方面,父母的榜样作用尤其重要。另一方面也是语文课堂课外延伸的需要,语文的学习不能仅仅满足于课堂教学,如果只限于课堂上的那点时间是远远不够的。
语文的学习既需要课堂阅读方法的引领,也需要课外阅读的积累运用。不然陶行知先生的“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生活教育就不复存在,语文就成了半截子语文了。
在实施过程中,家长可以这样做:可以大人读,孩子听;也可以让孩子当小老师,教大人读;还可以通过游戏方式开展,比如:我来读,你来听;比读;赛读......方法其实很多,其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让孩子喜欢上纸质的书籍,喜欢上读书的习惯。
4、《和大人一起读》内容读完,家长还可以选择哪些方面的书籍?
途径一:新教材中每册都有相应的读书活动安排,一般会有相应的推荐书目,这是最直接的图书推荐方式。
途径二:与相应的课文内容关联的书籍。比如课文《传统节日》,可以适当找相关的书籍,让孩子们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等。阅读这类的书籍,允许孩子只阅不读,允许孩子有“囫囵吞枣”一知半解的读书状态;根本目的还是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
途径三:自主选择。让孩子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书籍,尝试整本书的阅读习惯,为将来的整本书阅读做好准备。整本书阅读,一方面是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另一方面是磨炼孩子读书的心性。在烦躁浮躁的大背景下,现在的孩子静心读书的不多,孩子读书首先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安静下来,只有心静了,才能静心,静心读书才能成为可能。
以上三条选书途径,同样适用于中年级,高年级的学生。
以上是针对低年级孩子《和大人一起读》栏目的一些思考,送给即将上一年级的孩子家长们,也送给不理解参与孩子阅读的家长们,仅供大家参考。
偶有帮助
2023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