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敬华:“可怜”天下父母心
(2023-07-30 08:01:20)
标签:
教育育儿 |
自古以来,歌颂父母的文章诗文很多很多,提到父母,诸如:父爱如山,母爱如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对于父母我们总是有着说不完的话题
今日我更想说说当下“可怜”父母们。
可怜之一:自以为是型
在教育一线很多年,家访过不少。有这样一类父母以自己的“认为”管教孩子。班里有一个孩子,各方面素质还是不错的,可是上课总是呵欠连篇,一脸睡意朦胧的样子,和孩子私聊之后,孩子告诉我,家里天天麻将声不断,自己不能好好休息。我半信半疑,放学后跟着孩子去她家。
那是一片光线昏暗之地,在灯光中弥漫着呛人的香烟的烟气,嘈杂的声音充斥着整个屋子,伴随着哗啦哗啦的麻将声,我们进了屋。孩子走到妈妈跟前,告诉她我来了。这位母亲,一位瘦弱的女人,抬起她那紧锁眉头的脸,当目光与我接触之时,立刻脸上露出了些许笑容,她一边和我控诉孩子的不听话,不好好学习,一边继续她的麻将,并美名其曰:自己为孩子操碎了心,可是她自始至终眼睛都不曾离开过麻将,仿佛那麻将才是她的亲孩子。
那一刻,我什么都明白了,立刻转身离开了。因为我怕自己控制不住我的情绪,当着这些成熟的成年人,我怕自己做出冲动的举动来。对于孩子,我只能尽我微薄之力,有这样“可怜”的父母,孩子又怎么能不可怜!
可怜之二:斤斤计较型
劳动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很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2022年新课标中将劳动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后,更加突出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学校配备有专职的劳动技术老师,这一系列的变化足见国家对劳动教育的重视。
可是我们的某些父母们却一直想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小公主型,小少爷型。不愿意孩子接受必要的劳动教育,舍不得孩子为集体尽一些力。当听到孩子积极主动为班级摆桌子,扫地,拖地的时候,家长们不安起来,私下叮嘱孩子不要这样傻,让自己的孩子干活,这不不合算啊,吃亏受累心疼得不行不行的;要是孩子不听,便侧面投诉,将意思曲折地传到老师的耳朵里,据说是:在家里孩子什么都没有干过,从未干过活的自家孩子怎么能做好呢,还是换成别人家的孩子干吧,万一......
仿佛孩子扫个地,擦个桌子,能让孩子进入十八层地狱,受尽折磨似的,唯恐自家孩子吃了亏,受了累。
一次学校的太空种植活动,科学老师选了不少平日表现不错的孩子参与,据说其中还有不少老师家的孩子,结果只有一个老师家的孩子默默的留了下来帮老师拔草,插杆,松土......其余的那些孩子早已跑得无影无踪。科学老师只能望洋兴叹,感慨万千。
狭隘自私的孩子如何造就成的,也就不言而喻了。当我看到一位母亲因为吃了为孩子买的一口面包时,孩子不服,非要让母亲吐出来,母亲吐不出,孩子反而满地打滚又哭又闹,大声斥责母亲的不是.....我很可怜那位母亲,同时也很理解为何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可怜之三:老好人型
为了成为好父母,成为老好人,坚决不能在孩子跟前失掉“慈母”“慈父”形象,孩子的一切行为都要顺从,而管教孩子则由第三者承担。比如:早上按时起床问题,比如早上穿衣问题,比如孩子在家玩手机不写作业问题,非要打电话告知班主任,借用班主任之手去管理教育自己的孩子。
当然我还见过很多很多的年轻父母是为了维护好自己的形象,借助老一辈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手去达到教育自家孩子的目的,一旦出现教育问题时,就会将责任推到上一辈身上,并大言不惭地说:都是XXX的问题,不好好的管教孩子,把孩子都耽误了......不敢的父母又岂敢真心教育好孩子?“可怜”的父母啊!
可怜的父母教不出勇敢的孩子,被溺爱的孩子又岂能知晓做父母的辛劳?重读《慈母情深》,能感受到母爱的孩子少之又少,故当老师说出,那时候人们都吃不起饭的时候,孩子却能说出:“为什么他们不买肉?”,似乎也就能解释通了。
以上事情都是发生在我身边真实的事,天下之大,这些只能算是冰山一角,可怜的父母必将造就可怜的孩子。
孩子身上的问题很大一部分都来自父母,都与父母脱不了关系。孩子身上都有父母的影子,因为孩子就是父母的复印件,是父母交给社会的一张名片啊!
父母之怪现状何时改变,“可怜”的父母啊,孩子苦您久矣!
偶有帮助
2023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