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座山城的时空交错记

(2025-11-10 11:11:31)
标签:

旅游

文化

图片

                        一座山城的时空交错记

悬崖上的灯火楼阁,见证了从军事要塞到网红地标的蜕变。

28年前,我在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的朝天门码头乘坐客轮回家时,还不知道这里有个洪崖洞,当时,它只是重庆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角落。今天,它已成为与轻穿楼齐名的网红地标。夜幕降临时,洪崖洞的灯光如繁星坠落人间,将嘉陵江畔映照得如梦似幻。

站在千厮门大桥上远眺,洪崖洞层层叠叠地依山而建,高达79米的建筑群分为11层,以巴渝传统吊脚楼风貌为主体,占地3.15万平方米。这座如今国家AAAA级景区的前身,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军事要塞,宋代曾是石窟寺庙,明朝成为商业街区,清代发展成繁荣码头。

洪崖洞名字的由来,相传是因曾有名叫洪崖仙人的道士在此修道。它位于古重庆城门之一洪崖门的下方,由于明朝重建的洪崖门是一道闭门,没有门洞与城门,重庆居民习惯把城门叫做,便也将这一带统称为洪崖洞。                        一座山城的时空交错记


一座山城的时空交错记

一座山城的时空交错记

一座山城的时空交错记

    沿着石板路前行,路灯在阶石上投下温润的光晕。路旁小店里飘来酸辣粉的香气,,夹杂着游客的欢声笑语。我想象着1920年代的纸盐河巷——那时这里商贩云集,码头上往来着各式商船,每日开市前各大商会都要杀鸡敬神,以示诚信交易。而如今,这里已成为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城市会客厅。

我随着人流走入洪崖洞内部,仿佛进入时空隧道。这里形成了一态、三绝、四街、八景的经营形态。一态指的是文化休闲业态;三绝是吊脚楼、集镇老街、巴文化;四街包括动感酒吧街、巴渝风情街、盛宴美食街和异域风情街。每条街都融汇了时尚元素,主题迥异而特色鲜明。

在洪崖洞的四层好吃街,人山人海,各式小吃令人眼花缭乱。我品尝了地道的重庆小面,又尝试了手工糍粑。随后,我们选择了一家老火锅店,点了一份正宗的麻辣火锅。当火锅上桌时,各种新鲜食材在红油中翻滚,辣味与麻味交织,正是重庆的独特美食文化。

洪崖洞的繁荣不仅体现在美食上,还展现了巴渝文化的包容与多样性。在重逢1980街区,可以体验重庆八十年代的生活情境。艺术展览、传统舞蹈表演等文化活动也时常在此举行。

夜幕降临,我们一行人到嘉陵江对岸,等待着洪崖洞的灯光瞬间点亮。金黄色的线条灯将古色古香的建筑轮廓完美勾勒,暖黄色的光线从每一扇窗棂溢出。这片灯火如此密集而层次分明,犹如一座3D金山,彰显富贵、古典与静谧的韵味。                       一座山城的时空交错记


一座山城的时空交错记

一座山城的时空交错记

一座山城的时空交错记

眼前的景象让人恍若置身宫崎骏的动画世界。灯光跟着吊脚楼生长:从江边往上,顺着山势,第一层是灯,第二层是灯,第三层还是灯,直至第十一层——是灯是灯还是灯。洪崖洞的灯不仅在山坡上,还在江水里。嘉陵江面倒映着这片璀璨,每一滴水花都浸染着光明。

站在江边回望,洪崖洞与江面上的游船交相辉映。对岸高楼大厦的灯光在江水中摇曳,与洪崖洞的古典美形成鲜明对比。据了解,这里曾经是一座老、破、小棚户区,经过2003年的旧城改造,于2006年以民俗风貌区的新面貌重现辉煌。

洪崖洞的变迁是重庆城市发展的缩影。它保留了洪崖滴翠这一自然景观,也融合了现代元素。如今,洪崖洞已成为重庆旅游的标志性景点之一,每天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

离开时,我们冒着天上飘落的细雨,站在千厮门大桥上回望。金黄璀璨的东崖洞与远处的朝天门码头遥相呼应,共同诉说着山城重庆的过去与现在。28年的时光,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角落变成了城市名片,而这或许正是重庆魔幻魅力的最佳体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