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西汉酒泉胜迹
标签:
旅游文化图片 |
10月11日吃罢早餐,8点整乘车出发。地导小申拉着个脸上车只说了简单的几个字“今天很轻松,旅游景点只有一个”,再无下文,也不给大家介绍风土人情。车行1个小时,车内死气沉沉,这时,我提议:“大家发挥各自特长,热闹一下,能唱的唱,能朗诵的朗诵”毕境武威至酒泉路程有445公里。老大姐刁朝华第一个带头响应,唱毕,开始拉歌,一支接着一支,好热闹,唐笑萍朗诵《从军行》不破楼兰终不还,把气氛推向了高潮。不知不觉就这样在车上度过了4多小时,于12点半到达酒泉。
申导安排好大家就餐,我和夫人及一游客分别找申导谈,做思想工作,要求他换位思考说:“我们这批游客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检、法、司人员,有不少领导干部,有一般工作人员,也有工人,自由职业者,工作阅历、文化层次参差不齐,你要有足够的耐心,我相信:在我们的工作下,一定会圆满”。通过40多分钟的思想工作,申导的情绪也逐步恢复正常。
下午2点,车到西汉酒泉胜迹大门口,申导请张师傅将车开走,找好停车位休息,把大家集中起来,作了西汉酒泉胜迹介绍,然后,自由活动,并规定晚上6点钟大门口集中。
西汉酒泉胜迹是一处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古代酒泉遗址,同时也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公园,是一座源于西汉史实、表现大汉雄风、融合江南灵秀的古典园林,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来此旅游就是要欣赏她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 


酒泉胜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当时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西征匈奴,与匈奴打了一场大胜仗,武帝闻讯后派使者前来犒赏三军,并将御酒赐给霍去病,霍去病认为功在全军,就将酒倒入泉中与将士共饮。因此,该泉得名“酒泉”,并被誉为“西汉胜迹”。
进入大门后,我们沿着地上铺有四副60厘米见方的印章,从西往东走,印章内容分别为“西达伊吾”、“北通沙漠”、“南望祁连”、“东迎华岳”。言简意赅地点明了肃州的地理位置和地域特征。往南是葡萄长廊,廊间通道地面用本地细石子镶嵌,纹路为水样,意为“金木水火土”中之“北”的方位。看似水泡圆形图案为阳刻铜币,内容是清朝历代发展史。廊南头为龟背形式构图的广场,象征玄武守护着北面的门户。广场靠北中轴线上的牌坊“功昭日月”、“浩气英风”体现的是霍去病、左宗棠等历代文臣武将经营河西、开发肃州、开通西域的大无畏的民族精神。 


园林由汉阙大门、神明天桥、庙坛高台及园前汉风广场构成,其主体则以汉风格的台、阙式建筑为特征,豪放朴拙,大气磅礴,确有鲜明的汉风神韵。四根石雕河西四郡柱,展示了西汉王朝为经营西域而开设的酒泉、敦煌、张掖、武威四郡,彰显了汉武帝列四郡通西域,开疆拓土的历史功绩。组合建筑的大门,由阙楼、阙塔组成,单出子母阙塔构成的大门是典型的汉时风格。汉阙门巍峨耸立,庄严肃穆,一股西汉雄风迎面扑来,让人肃然起敬,为它折服。进入这汉风十足的大门,高大耸立的神明楼分列两侧,神明桥连接东西二楼。这两座高台式建筑虽然是清代遗存,但积土为坛,坛庙合一的建筑手法却是秦汉时期早期园囿思想向往神灵的特有风貌。其格局功用取自西汉长安四大名宫———建章宫内的“神明台”。神明桥则是焚香祈福勾通“神明”之桥。通过神明桥就来到以“古酒泉”为主线的“西汉酒泉胜迹”景区,“古酒泉”、霍去病西征大型群雕、左公柳、泉湖等景观迤逦展示在你面前。跨过神明桥,穿过汉代风格的大木檩长廊,尽头有一个花岗岩雕成的大酒樽。酒樽正面镌刻着李白的《月下独酌》诗句:“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在肃州民间还流传着李白来酒泉的传说。 



绕过嵌诗酒樽,便来到左宗棠修造的月洞门前,门上有左氏题写的楹联和匾额,其联为:“甘或如醴,澹或如水;有则学佛,无则学仙。”其匾额是“饮之令人寿”五个大篆书,可是一个“令”字难倒了大家,无人猜出。
我们几个不太爱拍照,喜欢历史的人,去了左宗棠纪念馆。在馆内了解到,清代名臣左宗棠,在收复新疆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西征途中,曾长期驻军肃州(今甘肃酒泉)。左宗棠自出俸银200两,发动军中将士浚湖筑堤,湖中作岛,修建酒泉公园,并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通过甘棠斋、君吾斋、文襄斋、清励斋、铁石轩五个主题展厅参观,缅怀左宗棠经营西北的丰功伟绩。
出了展厅,我们环湖游完,欣赏风光。湖边有泉,有山有石,建有酒泉胜迹、月洞金珠、西汉胜境、祁连澄波、烟云深处、曲苑餐秀、花月双清、芦伴晚舟八大景区。古树名木,参天蔽日;亭台楼阁,雕梁画栋,享受到大自然的美景和清新的空气。 



下午4点多,就有人陆陆续续提前从园内出来。5点10分,我把大家集合好,在公园大门的台阶上排好队,照了一张“全家福”。
5点30分,车回宾馆途中,见酒泉钟鼓楼耸立在酒泉市的十字街中心,一座砖砌的高墩上。随按下快门,留作纪念。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