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问道齐云山

(2021-03-06 15:26:53)
标签:

旅游

文化

图片

                         问道齐云山

我们离开黎阳老街到齐云山停车场,仅用了40分钟。

妹夫把车停稳后,我们拿好必备的上山用品下了车,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不大的独立小山丘,山丘顶上有一三叠翘沿方亭,面对游客服务中心人造崖壁上镌刻了一个很大的“道”字,来到此处,深深感到,道家文化无处不在。

齐云山是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因与武当山均供奉真武大帝,故又有“江南小武当”之称。海拔580余米,平地而起,巍峨壮观,丹霞地貌,风景绮丽。因最高峰廓崖“一石插天”与云平齐得名。 

我们扫了“安康码”后,进入游客服务中心,在窗口排队购票,接待我们的是一位很漂亮的小姑娘,说话轻言细雨,嘴角始终挂着微笑,她要我们递上身份证时,我夫人竟将身份证丢在家里,她安慰说:“不要急,我帮您处理一下,能否通过,请报出您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看看机器能不能过”。她在电脑上倒腾了一会,终于将半价票给出来了。她看了我的身份证,差几个月就满65周岁了,说:“您现在不用急着买票,到山上检票口能不能过,若不让进,您可在山上补票”。她验证了我妹妹的主管检验师资格证说:“您符合免门票政策的”,这样,只有妹夫与侄女儿买的是全价票。考虑我妹妹心脏负荷不太好和我手术后的体力问题,妹夫买了5人往返索道票。                        问道齐云山

                                                                         问道齐云山
                                                                        问道齐云山

我们走出游客服务中心,通过齐云小镇善水街,来到索道口。

善水街不是很大,整个街道是新建的,但很别致,街道弯弯曲曲,小桥、流水、人家,古韵味十足,凸显了道家文化思想。街道干净、整洁,悬挂了许多红灯笼,一片详和宁静的节日气氛,沿街的店铺好像是开土特产店、客栈、酒吧之类,也许春节缘故,街面上人流稀少,店面关张。                         问道齐云山

                                                                           问道齐云山
                                                                          问道齐云山

我们下索道后就进入景区大门望仙楼,出楼后走过桃花涧,即到洞天福地,看到的景象是热闹非凡,不知哪儿来的那么多人,不宽的山道上,比肩继踵、川流不息。我们通过“崖下窟窿”的一天门,在一天门边看到一块石碑,字迹不太清楚,上面刻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几个小字,中间是描金的“齐云山石刻”大字,落款刻有“安徽省人民政府立和时间”的小字。来到洞fu及碧lian池,看到的是数目很多,琳琅满目,摩崖石刻和碑铭,其中,真洞fu崖壁上“天开神秀”四个大字,为真洞fu标志。

真仙洞fu崖壁下有许多天然洞穴供奉的道教真神、八仙、玉皇大帝等各路神仙塑像,信徒们分别在不同神仙塑像面前驻足,上香叩首,香火燎绕,此景颇为壮观。在往前走,到了寿字岩旁,看到一个巨大的“寿”字,直径达2 米多,听导游说:“这个寿字是清 慈禧的手笔,”并说到:“寿字底下往上摸,摸的越高,寿命越长久”,很多人都踮起脚尽量往上摸,还是小青年厉害,助跑、起身一跃,脚踏崖壁,摸得比较高。                          问道齐云山

                                                                          问道齐云山
                                                                         问道齐云山
                                                                          问道齐云山

齐云山碑铭石刻星罗棋布,几乎峰峰有题词、洞洞有铭刻,数以千计碑碣石刻,其清丽的词句,遒劲的书法,匠心的镌刻,构成了壮观的艺术珍品长廊,使齐云山成为览景访古的圣地。紫霄崖下的《紫霄宫玄帝碑铭》为明代才子唐寅撰、戴炼书,碑高7.34米,宽1.40米,为江南罕见。                         问道齐云山

                                                                            问道齐云山
                                                                           问道齐云山

 上上下下的山路虽然有点长,也有点累,这些题刻、碑铭,对我还是有很大吸引力的,不知不觉与家人们脱钩了,我独自一人,享受着人文历史景观。到了二天门,看到财神殿,人拥挤不堪,求财神,新年旺财,我对此不感兴趣,也不反对别人信这东西。我独自站在二天门一较为开阔地带,欣赏对面月华街的风景,蹭听一位当地人对他几个外地朋友侃侃而谈,齐云山上的美,在于人道合一,和谐相处,现在的月华街是道士与山上居民杂居之所,也是山上的街市,又是游人、香客住宿之地。素有“粉墙瓦黛是民居,红墙绿瓦是道观,道观和民居相邻,香烟和炊烟互绕,道教修行和民俗生活相融,完全诠释了道教正一派修行在尘世,尘世即修行的理念”。被誉为中国道教第一村!                                                                问道齐云山

                                                                         问道齐云山
                                                                         问道齐云山

我听的正高兴之时,听到家人打来的电话,一顿抱怨说“就你磨磨蹭蹭,快下午1点了,还吃不吃中饭”?我加快步伐,通过人工修建的三天门,与家人会合了。

吃过中饭,我们在月华街游览,街面上有许多徽派民居建筑,与宫观、院房组成了一个密集的建筑群。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太素宫,此宫占地1600平方米,十分壮观。宫庙与民居相映,钟鼓磬鸣与喧闹相衬,岚烟缥缈与炊烟枭枭相绕,和睦相生。下午3点,雾渐渐地散去,阳光也突破了乌云的遮挡,山林开始清晰起来,我站在月华街尽头的最高处,回眸来时的路与峰,看到的是峰峦怪谲,一个个面目各异的圆丘,自成一格。形成了齐云山特有的丹霞地貌,几处景点组成了一片奇石巧布,岩洞藏幽,天开神秀,灿若红霞的自然美景。俯瞰山下的河流、村庄,构成了一幅山青水秀、峭拔明丽的自然图画。田园中一个巨大的胡芦吉祥图案,寓意着“福禄”,祝天下人幸福、吉祥快乐。                        问道齐云山

                                                                           问道齐云山
                                                                          问道齐云山

齐云山坐南朝北,我们游玩的是北面,也是前山。当我们准备原路返回时,看到还有许多人从太素宫后面的山上往上爬,我看了一下路标指示图,方知后山主要以风景为主,上坡下坡较为陡峭,人游起来会感到很累。主要景点有廊岩、神秘长廊、方腊寨、紫云关及五老峰,我们计算了一下,以我们的体力与速度,大概需要3个多小时,看了一下表,已是下午340分了,时间不早了,晚上还得往回赶,决定还是放弃后山游,原路返回。

乘索道下山后,我们家小狗一直往前跑,在一个叉路口我们一行人误入其它路时,狗狗竟在拐弯处坐下叫了起来,我们只好转过身跟上它,由它在前面引路,顺利到达停车位。我们在车上都笑了起来,叹道:“我们这些人还不如狗,把回停车场的路都走错了”。                        问道齐云山

                                                                         问道齐云山
                                                                          问道齐云山

 游兴之余,我在前人对齐云山赞美声中的那句“山作香炉云作烟,嵯峨玉观隐千年。”的经典之作的基础上,吟诵出后两句来,以示对齐云山石刻文化的敬仰,“铭镌带砺留痕迹,举目名衔吻露仙。”

               问道齐云山兰阳老兵 对你的博文发表评论:

                          沐浴焚香君苑投,诗文书画摄神游。
                                耳眸欲醉心扉启,忘却沧桑迟暮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