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碧山龙泉洞记

(2020-04-14 09:39:45)
标签:

旅游

文化

图片

                              游碧山龙泉洞记

    烟花三月,本是桃红梨白,香雾蒙沙大好时光,也是人们踏青访友好季节。然而,今年新冠病毒疫情,让人笼罩在忐忑不安的状态中。

      现在我国的防疫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形势积极向好,一些景点开门接待游客,安徽省黄山市推出了安徽人游黄山免门票政策,第一天就出现了爆棚现象。我们为了避免人扎堆,还是选择在本市内的一些景点走走,沐浴着三月温暖的阳光,放开想象的羁绊,让它放纵驰骋。

       我们选择距市区38公里的水东碧山龙泉洞。

       我们沿着郁郁葱葱山道,穿过还没发芽的枣树林,望着层层梯田田中的油菜花,零零散散地突兀在一片绿色油菜荚中,村中有老宅新屋,鸡犬相闻,炊烟袅起,桃花盛开,那满山遍野的映山红,在万绿丛中红艳艳,宁静、安泰,如诗如醉,也有桃花源的几分模样                              游碧山龙泉洞记


游碧山龙泉洞记

游碧山龙泉洞记

游碧山龙泉洞记

       龙泉洞在碧山山冲一谷地里,三山环抱洞口。现配套修建了迎宾山庄、亭台楼阁、施润章纪念馆等。

       这是我第四次去龙泉洞,也是携家人一道第一次来龙泉洞。最早的一次来龙泉洞,还是19788月下旬,那一年宣城遭遇大旱,几个找水的农民发现了龙泉洞,我当时与爱卫办的两位同志一道,在水东卫生院何建国医生陪同下,在附近煤矿借了矿灯,爬进洞的,看的是最原始风貌,在洞内发现了许多人文雅士的墨宝,最为著名的有南宋徐士鸿题诗“层层怪石几千年,曲折幽通趣自然。应有神龙腾云变,一逢春到满人间”。明代“拓山居士”徐侍聘的“携友寻芳到碧山,披襟落帽洞中间。石梯高步银河汉,丹穴深游碧海岩。烛映赤壁红霞内,烟笼翠壑白云环。回来迷失来时路,始信仙家别有天”清代施润章的“险窦寒云暗开来,层岩绝壁少苍苔。春深日日生雷雨,不许秦人入洞来”。据清光绪《宣城县志》载,“洞口低仄,伛偻蹲伏始入可入。洞中有平田、池沼、田埂、鸥鹭诸形,秉烛以游,幽曲深邃。”后洞口填塞,湮没二百余年。

       施润章,宣城双桥人。生于明朝,顺治二年,逃到龙泉洞避难,顺治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十八年授侍郎,位于“清初六家”之列,与宋琬有“南施北宋”之称,顺治十九年大兴文字狱,施润章再次回到龙泉洞避难。

                              游碧山龙泉洞记


游碧山龙泉洞记

游碧山龙泉洞记

       龙泉洞重新被发现,经多年修建,特别是对洞口的改造,使人能够直立而入。

       入洞后,走完约30米的“九曲回廊”,洞厅豁然开朗。洞内有大小洞、宫、厅、殿百处,千姿百态的钟乳石,或形如山川峻秀,或形似生肖、或形似飞禽走兽,使人随着景致不断发出遐想,令人回味无穷,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洞的面积不是很大,约1万多平方米,长4000余米,共七个大厅,洞中有洞,洞殿廊相交不绝,盘旋曲折,层次叠出,空灵剔透,光景迷幻,美不胜收。                               游碧山龙泉洞记


游碧山龙泉洞记

游碧山龙泉洞记

       该洞分上、中、下三层,洞厅内的“墨香殿”石壁中留有宋至清代中叶许多名人贤士墨宝20多处,这在中国洞穴中,文化底蕴这么深厚不多见,出于对古代遗留墨迹保护,此处灯光十分幽暗,也不允许拍照。 “银河厅”光彩夺目,钟乳倒悬,似九天河汉。“白龙宫”老小白龙憨态可掬。“瑶池仙境”仙气迷人。给人以感官刺激和无穷遐想。                              游碧山龙泉洞记


游碧山龙泉洞记

游碧山龙泉洞记

游碧山龙泉洞记

       春到碧山,踏青、寻幽探奇,正如大诗人李白诗云,“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可见碧山秀雅的景色从李白诗中已可略风一斑。

                              游碧山龙泉洞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七绝六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