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文化中的巨无霸

标签:
旅游文化图片 |
山西大院文化是汉族民居建筑的典范,素有“北在晋中,南在皖南”之称。我们皖南民居以朴实清新秀丽而闻名,而晋中大院则以深邃富丽著称。在山西,元明清时期的民居现存尚有近1300处,其中最精彩的部分,当数集中分布在晋中一带的晋商豪宅大院。建筑雄伟,精雕细刻,匠心独具,兼具南北汉族建筑文化。这里的建筑群将木雕、砖雕、石雕陈于一院,绘画、书法、诗文熔为一炉,人物、禽兽、花木汇成一体,姿态纷呈,各具特色,称得上北方地区汉族民居建筑艺苑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我出生在皖南,对皖南的徽派建筑独有情钟。自《大红灯笼高高挂》电视剧播出后,萌生了去乔家大院看一看念头。
在第一天去山西大同的路上,听了山西导游王娜的大院文化介绍,“自乔家大院的电视剧热播后,乔家大院旅游热很旺,商业气息很浓,后祁县渠家大院、太谷曹家大院、榆次常家大院、灵石王家大院等出现在山西省旅游名胜行列之中。”“在大院中,常家大院为晋中大院之最,文革中遭破坏最为严重,常家庄园数以千计的影壁和砖、木、石雕被当作四旧被毁,南常、北常宅院大部被拆除、改造”。“现王家大院是山西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一个大院,乔家只是王家的四分之一,乔家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新建了两个院落”。说者无心,听者有心。我们想看的是最为原始的东西!大家商议,经与导游反复协商,将原来行程上的乔家大院改为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是由静升镇的王氏家族经明清两朝、历300余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条街,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而且是一座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艺术博物馆。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12月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现在是国家4A景区和中国“质量万里行”全国示范单位。
很多影视作品都在王家大院取景拍摄,如《榆阳秋》、《刀客家族的女人》、《铁梨花》、《吕梁英雄传》、《杀虎口》、《古镇大河》、《沧海桑田一百年》等。
下午1点,我们在灵石静升古镇用过餐后,由导游王娜引导,步入王家大院。在第一个院落里就看到了前有照,后有靠的山西特有建筑风格。



它的建筑风格继承了中国西周时形成的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既提供了对外交往的足够空间,又满足了内在私密氛围的要求,做到了尊卑贵贱有等,上下长幼有序,内外男女有别,且起居功能一应俱全,充分体现了官宦门第的威严和宗法礼制的规整。有着“贵精而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的特征,凝结着自然质朴、清新典雅、明丽简洁的乡土气息。





王家大院的砖雕、木雕、石雕三雕艺术,题材丰富、技法娴熟,大量采用了世俗观念认可的各种象征、隐喻、谐音,甚至禁忌的艺术形式,在文人、画家、雕刻艺人的共同参与下,将花鸟鱼虫、山石水舟、典故传说、戏曲人物或雕于砖、或刻于石、或镂于木,体现了清代建筑装饰的风格,将儒、道、佛思想与传统民俗文化凝为一体。
建筑装饰,集清代“纤细繁密”的大成者,结构附件装饰均绚丽精致、雍容典雅。如穿廊上的斗拱、额枋、雀替等处的木刻,柱础石、墙基石等石刻装饰以及各院落内的楹联匾额,形式多样,做工极佳,体现了中国古代北方地区民居“坚固、实用、美观”的建筑特点。




尤其是红门堡建筑群,是堡,又似城,依山而建,四周围墙高数丈,设有城门、垛口。院落从低到高分四层院落排列,左右对称,中间一条主干道,形成一个很规整的“王”字造型。同时隐含“龙”的造型。堡内88座院落各具特色,无一雷同。


通过参观游览对比,以晋中为特征北方建筑与以我们皖南徽派为特征南方建筑还在较大的差异。王家大院房屋密闭性能好,砖块大,墙体厚,保温性能好,加上气候干燥,历经二百多年保存完整;而南方的建筑是是采光和通风性能好,墙体薄,砖块小,加上多雨侵蚀,房屋极易损坏。
王家大院陈列了许多珍贵文物,皇帝的圣旨、名人的书法绘画,特别是刘墉书法、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吸引了我的眼光,留下了深刻印象。用红木、梨木、榉木等珍贵硬木精心打造的精美古典家具以及一些具有清代特征的高档瓷器,彰显了大院主人的富有。
下午4个小时的参观游览线路,是走了几个有代表性的精品院落,如果每一个院落都进去参观游览,估计得2天的时间,比起只有40分钟的其他旅行团,显得轻松的多。


这一天,是我们在山西比较热的一天,自由活动时间,大家都很懒,找有荫凉的地方休息纳凉,我跑到红门堡西北角亭子里纳凉、看上海书画院来的画家写生,了解他们游历山西的一些情况,感叹:王家大院给人以震撼!
其实看的再多,记忆也是有限的,但在大院文化中留下的“巨无霸”这个概念,还是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中。
王亨俊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