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6/middle/66f74d7fx8b3bd7b9fbff&690
钱,是各种货币的通称,是促进社会繁荣发展的一种金融流通工具。人们通过满足社会的各种需要来获得钱,并通过钱获得社会提供的各种需要,一个人如果没有钱,那么他在社会上就寸步难行;如果有了钱,就可以得到物质享受。由于钱的这个作用,所以它就具有一种令人疯狂的魔力,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自古以来,人们对于钱都怀有一种既爱又恨的心态,这一点从钱的众多别称中就可看出:“泉”,由四面汇集在一起,再流向八方,充分说明了钱的流通性质;“通神”,有钱能使鬼推磨,钱亦能通神,说明了钱的神通广大;“孔方兄”,阮囊羞涩时,一文钱难倒英雄汉,钱真是好东西,亲若兄弟;“阿赌物”,自命清高的清谈人士,视钱为世间最不堪之俗物,耻于言钱,唯恐玷污了自己的清名,对“那个东西”不屑一顾;“铜臭”,重利之人,但闻铜钱香,满身铜臭者,认钱不认人。钱还有一个别称,叫“青蚨”,来源于一个有趣的传说。
传说南方有一种虫,名字叫青蚨,又称鱼伯。它的形状似蝉、蝶且稍微大一http://s2/small/66f74d7fx8b3bd78c3371&690些,翅膀像蝴蝶那样宽大,颜色绚丽,食之味道鲜美。它产卵必须要依附着花草的叶子,大小像蚕蛾的卵。如果偷偷地把它的幼虫捉来,不管离得多远,藏得多严实,母青蚨也一定能找出藏幼虫的地方。把母青蚨的血涂在八十一个铜钱上,子青蚨的血涂在另外八十一个铜钱上,每次去买东西,不管先用母钱,还是先用子钱,用掉的钱都会再飞回来,子钱母钱团聚,这样循环往复,钱就永远都用不完。《淮南子·万毕术》中说:用这种方法收回来的钱,称作“青蚨”。从此往后,钱就又多了一个名称。
http://s11/middle/66f74d7fx8b3be1eaa38a&690
因为这个典故,于是一种用古铜钱编制成剑,就叫作“青蚨剑”,民间多称“麻钱剑”。在中国古代,剑既是兵器,又是法器,同时还是权力的象征,因此不管武将侠客还是文人雅士,除了喜欢随身佩剑外,还将剑悬于卧室或书房内,以示主人身份和地位。“青蚨剑”就结合了古剑之剑气和铜钱之灵性,融神、权、财于http://s1/small/66f74d7fx8b3ba36977c0&690一体,达官贵人佩之以求仕途平安,豪富绅士悬之以求吉祥富贵,巫师道士持之以祛鬼辟邪,平民百姓置之以护财镇宅。根据史料记载,这种“青蚨剑”早在明、清之际就风行一时。现在,“青蚨剑”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又被发掘出来,其集传统文化和文物价值于一身,既是馈赠佳品,也是物有所值的收藏品和降福纳祥的装饰品。在我国外交活动中,“青蚨剑”常常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当代著名钱币学家孙仲汇先生曾为“青蚨剑”赋诗一首:“六朝旧梦剪凿出,眼底青蚨又飞来。诸君莫嫌此物陋,已历沧桑几多回。”
瑞蚨祥绸布店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华老字号,为旧京城“八大祥”之首,北京城http://s6/middle/66f74d7fx8b3ba30e0835&690流传多年的歌谣“头顶马聚源、身穿瑞蚨祥、脚踩内联升”就是对瑞蚨祥名满京城的生动写照。解放后,天安门广场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的面料就是周恩来总理指定瑞蚨祥提供的。关于店名的来历,据说是瑞蚨祥当年的掌门人经过反复推敲、多处考证后引用了“青蚨还钱”这一典故,可见这个老字号创业初始就是有着相当深厚的文化底蕴。其注册商标也是以一对母子“蚨”为图案,喻意有祥云相伴,吉日当头,永远财源茂盛。
http://s11/bmiddle/66f74d7fx8b3ba2feb22a&690
“青蚨还钱”的传说,如同“点金术”、“聚宝盆”一样,源于人们对财富追求的美好愿望。但贪婪者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他们对财富的渴求,就象崂山道士手中的小酒壶,能够不劳而获,并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青蚨只是没有思维的小虫子,其母子相依的天性,却被人残忍地用作谋利的手段,这是青蚨的不幸,也是人性的悲哀。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这句话大意是说,金钱和地位,这是人人都向往的,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得来,君子是不接受的;贫穷低贱,这是人人都厌恶的,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摆脱,君子是不摆脱的。这里所说的“仁道”,就是仁义之道,是安身立命的基础,生活的原则。俗语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图片源自网络,向所有者致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