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上海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初显成效
(2011-07-14 15:21:06)
标签:
上海间接经济效益公共服务专业技术中小企业it |
分类: 媒体关注 |
7年间为11.7万家次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创造间接经济效益27.2亿元
在上海,像“水污染控制平台”这样的技术创新平台作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上海市试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产业发展、联合领域内服务机构合作创新等工作上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生物医药平台按照新药研发链和产业链,联合了上海地区的13家新药研发与专业技术服务机构,整合了6家国家级研发中心、1家国家重点实验室、3家上海市级研发中心和3家GMP中试基地的特色服务资源,提供覆盖新药研究、工艺开发、成果转化、信息咨询和专业培训等全方位服务。生物医药平台的建设和发展,不但优化了张江生物医药的创新创业环境,而且带动了一批研发企业的成长。
上海各区县科委在专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也做出了符合区域特点的尝试。青浦区科委针对区内中小型科技企业多,大专院校、研究所少等特点,寻找拥有一定技术力量和创新能力的中小型科技企业组建为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不仅能在区域范围内提升同行业的创新能力,同时还能带动产业链的发展。
上海市科委着力布局、打造了61家专业技术服务平台、12家产业创新平台,在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具体统筹、协调下,服务内涵不断突破、拓展,从企业创新的各个环节到产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能起到技术支撑、引领产业发展的作用。此外,研发平台还集聚了100余家专业技术服务加盟机构,也成为整体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这些平台的开放服务成效明显,截至2010年底,12家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与61家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先后为11.7万家次中小企业提供了检测、咨询等技术服务,向大学、研究机构等事业单位提供了5.6万次技术研发服务,服务省级以上科技项目1785个,其中重大工程723个,服务收入达到了17.3亿元,有效地降低了中小企业创新成本,支持了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据粗略统计,通过平台服务为其服务对象所创造的间接经济效益达27.2亿元。
在研发平台服务企业近七年的时间里,上海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体系也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和服务体量,正在各个高新技术领域为推动企业创新、产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