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报:全面打造“科技114”品牌工程
(2011-04-08 13:11:56)
标签:
上海科技资源服务窗口公共服务 |
分类: 媒体关注 |
结合国家技术创新工程与科技部等部委对创新要素与科技资源的总体要求与定义,目前,研发平台集聚的资源分为“技术创新资源”、“基础条件资源”、“共享政策资源”三大类。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主任谭瑞琮介绍:“在科技公共资源已经得到初步集聚的基础上,接下来将重点在平台政策的完善、落实,以及科技资源的组织与管理两个方面形成突破,建设上海市科技共享资源的数据中心,使资源拥有者可以规范地发布资源信息、用户可以高效地寻找共享资源、决策者可以准确地获得参考数据。”
为政府部门提供信息参考与决策依据。通过反映政府资金投入、社会资金投入科技资源的存量分布、闲置和共享程度、支撑研发贡献等,有利于帮助市政府、市科委及相关主管部门更好地通过政策制订、宏观布局等各种行政管理手段盘活存量、调控增量,优化科技投入产出效益,提升科技资源的宏观管理能效。
为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提供创新资源数据支撑。通过市区联动,使各区县科委充分认识本区科技资源存量现状,从而通过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服务窗口及区县配套共享政策,完善本区科技服务,作为吸引符合本区域重点产业发展的科技型企业落户的重要抓手,从而带动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
盘活资源管理单位的存量资源,提升其服务意愿与服务能力。通过各类资源共享奖励政策(如大型仪器共享服务奖励)推进高校、科研院所、转制院所等重点、大型资源管理单位进一步积极主动地扩大加盟共享的资源数量,增加共享服务量并致力于根据企业用户创新需求改善、拓展服务能力,更加高效、高质量地开展共享服务,提升资源共享利用效率。
鼓励中小企业更多地利用共享资源开展创新,帮助企业降低研发成本。通过公开发布科技共享资源信息、落实科技资源共享扶持政策(如大型仪器共享用户补贴)等,解决中小企业研发创新中信息不对称的难题,鼓励企业借助共享资源开展研发活动,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借助共享资源突破企业自主研发的技术瓶颈,增强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产品技术含量与竞争力。
整合各类科技服务内容,包括重点整合科委系统科技公共服务的内容,根据创新需求,组织、完善各类平台服务产品,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政策服务、咨询服务、培训服务,大力推介各类专业技术服务,培育科技中介服务,加强宣传推广,形成中小企业用户覆盖面广、重点用户支撑有效、服务信息主动推送、供需对接能力强、面向企业科技创新的,集受理、分配、处置、监督、宣传为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
打造上海科技公共服务的统一品牌。随着政府职能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打造统一的服务品牌从而为全社会尤其是创新主体——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已经成为市科委应对全社会日益高涨的创新需求的一项重要任务。“以现有研发平台的服务窗口为基础,整合全委各类服务机构的服务信息和服务功能,统一对外提供服务,将更好地使全社会了解科委的服务能力,并对各服务单位提出更高的要求。”谭瑞琮说。
创造全社会良好的创新氛围和环境。通过一站式服务窗口的建立和宣传,将使更多的人了解科技公共服务的内涵和作用,向更多的人士传播共享、创新、创业的理念和意识,使创新成为驱动人们获取新的价值的观念深入人心。同时,也让更多的科技公共服务单位意识到自身对社会的责任和价值,从而激发这些单位的服务热情和意愿。
建立企业了解政策享受服务的快捷通道。政府制定各类服务政策的目的就是让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享受优惠,但目前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服务获取渠道的分散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企业获取全面信息并选择适合自身政策的使用成本过高,造成了很多政策实施效果低于预期,一站式服务窗口恰好能有效的改善这种局面,使企业能以最快的速度了解各种政策,并且直接进行咨询和申请。
形成对科技公共服务的有效反馈和监督。通过一站式服务窗口的统一受理和处置,并且利用统一的呼叫中心系统对服务进行跟踪和回访,能及时了解服务的有效性和满意度。既有利于收集服务反馈信息,总结工作成效,也有利于收集数据追踪政策的合理性和改进方向,同时还能以第三方获取的数据而不是服务单位自身的汇报来评判服务的优劣,来促使服务单位提供更加符合用户需求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