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主动创新,让标准为我所用

(2011-03-08 10:38:53)
标签:

王晓燕

上海市

研发平台

标准

信息

科技创新

sis

it

分类: 平台人生

——访上海市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王晓燕


    引言:什么是标准?标准就在你身边,只是我们并不在意。有了标准,生活才有了秩序;有了标准,企业创新有了保障。

W020110307263393636434.jpg

 本期人物:上海市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  王晓燕

 

…………………………………………………………………………………………………………………………………一流生活靠标准

访谈前,在上海市标准化研究院的官网上查到了标准的定义:标准是指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的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看完这段话,我们仍然无法清晰的了解何谓“标准”。

访谈后,我坐在椅子上,看着办公桌上的显示器、电话机、抬头看头顶的节能灯,了解到:这些物件的正常运转都依循相应的产品标准、技术标准。甚至用工单位在对待我们每一个职员的时候,也需要遵守有关标准——比如职业健康标准。

王晓燕副院长在访谈时,告诉我们制定标准的目的是“获得最佳秩序”和“促进最佳社会效益”。这种“秩序”既是指规范良好的经济秩序、指导或管理企业的市场行为,也是指为普通公民创建一个更和谐、更优质的生活与社会秩序。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我们可以认为“标准”是保障我们生活的一面坚实的盾牌。标准是基本生活的保证,同时更高的标准也就为一流的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去年的上海世博会,标准化也在其中有全方面的应用。比如世博信息系统地方标准制定与实施、世博园区公共信息图形标志标准化、市容环卫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等,为举办“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提供了标准化技术支撑,是以标准化手段服务世博、应对大型会展公共信息图形标志导向和市容环卫保障的一次大练兵。充分体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标准,让世博更有序”。

 

一流企业做标准

“标准的功能是规范市场行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科技创新。标准与科技创新的关系似乎不那么明显,其实却息息相关。科技创新就是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实现飞跃,没人能凭空创新;而标准同样也是以经验为基础、在现有成果中提炼而成。”王院长的这番话很好的解释了标准与科技创新的密切联系。

入世后,国内企业面对白热化的国际竞争,仅以劳动密集型发展模式早已不可取,更多的企业开始重视科技创新,自主创新的意识不断提升、各方面投入与日俱增。而残酷的现实是,大量国内的制造型企业只是为了成为国外某些企业的供应商,才“不得不”执行或遵守某些特定的标准规范。国内很多企业的“标准”意识其实是在这种与海外公司的业务往来中,被动培养起来的。

“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这句话流传了太久,以至于其实我们很多人都不了解其中的深意。来到标院,这句话才算是得到了权威的解释。王院长说,标院是一家公益类的科研及服务机构,是标准化领域的权威机构,但绝非制定各项标准的唯一机构。标准是一种公权,任何机构、企业乃至个人都可以参与制定或修订相关标准。这样也就意味着:对于在某些技术方面有领先优势的企业,可以按标准制修定程序主动将自己的企业标准提升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等,一方面提升了产业的生产水平,更是使企业自身在第一时间占据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王院长向我们介绍道:一项标准的产生,就是将人类社会在相关领域的实践经验和科学成果加以总结和提炼、纳入标准,这就是积累;标准的实施过程就是普及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又会有新经验和技术的再创新,随着标准的修订,这些经验和创新成果又被纳入新标准,这就是技术的再积累。这个标准的“制定-实施-修订”过程,恰是经验和技术的“创新-普及-再创新”过程。因此说标准是技术创新的平台。因为有了这个平台,创新活动才有立足点和坚实的基础;也正因为有这个平台,创新才不至于一切从头摸索和从零起步,给创新带来了节约和效率。

一流服务为创新

上海市标准化研究院(以下简称SIS)是一家从事标准化科研、应用与服务的公益服务事业单位。在科研方面,SIS有许多科研成果获得了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以及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奖”、“中国标准创新奖”等一系列科技成果奖项;而在服务方面,作为本市国内标准文献资料的归口单位,SIS拥有国内外100多万条国内外标准信息,积极为广大企业和政府部门服务,标准文献发行、计量文献发行均连续近二十年位列全国第一。

面对这些成绩,SIS不但没有满足,还努力探索各种途径寻求服务上的新突破。其中,标准定制服务就是SIS近年开展的增值服务,指的是向一些对标准信息及时性要求较高的用户提供标准信息定期定题传送服务。这种主动、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大大提高了企业获取标准信息的效率。

除了在服务内容和形式上挖潜之外,SIS也不断在服务渠道上进行多方位的拓展,与上海研发公共服平台的合作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次尝试。在王院长看来,SIS的优势在服务内容的权威和全面,而研发平台的优势在于新颖的服务手段和广泛的用户面。这样一来,双方的结合就是天衣无缝了,在研发平台的科技文献系统里,由SIS提供内容的标准服务尽管才出炉不久,但已深受广大用户的好评。而通过研发平台的推广与合作开展的培训等活动,更多的用户也对SIS有了了解、提升了广大中小企业的标准意识。这样的合作丰富了研发平台的服务内容,拓展了SIS的用户群体,提升了企业获取权威标准的效率,多赢局面已然成为现实。

在将来,SIS将更加针对企业需求,发挥自身优势,更好的做好面向企业及各类机构的标准服务,为提升国内整体的标准意识、营造城市更好的科技创新氛围不懈努力。

 

机构简介:

上海市标准化研究院(Shanghai Institute of Standardization,简称SIS)是集标准化科研、服务和应用于一体的公益性科研机构,主办《质量与标准化》杂志。上海市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和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上海分中心也设在SIS。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是SIS的主管部门。

W020110307263393635007.jpg

SIS依托系统规划的标准馆藏体系和信息化服务手段,提供国内外各类标准文献资源公共服务。SIS在信息分类编码与基础标准化、公共服务与管理标准化等领域设立5个专业研究所,开展标准研制、培训、成果应用转化等工作,已初步形成标准研发集聚效应。SIS负责上海市组织机构代码赋码管理、上海市商品条码注册等管理以及技术应用推广,负责质量与标准化专业传媒宣传等工作。SIS还承担着会展业、现代物流和项目管理等领域的全国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和分委员会秘书处工作。多年来,SIS先后完成科研项目数百项,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奖”、中国标准创新奖等一系列科技成果奖30多项,起草国家和地方标准30余项,并连续3届获评上海市文明单位。 SIS在未来的发展中,将坚持以公益性服务为基础,以创新和科学发展为导向,以专业化品牌建设为核心,围绕科技、人才两大战略,致力于建设成为国内有影响的“质量与标准化软科学研究与服务基地”,为社会、企业和政府需求提供技术支撑,发挥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持续技术保障作用。

注:本文与《华东科技》杂志共同采访,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撰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