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船舶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中心是由政府搭桥、依托高校的技术和人才优势、为船舶行业和地方经济服务的省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平台积极推广以数字造船、精度造船为方向的现代造船技术,面向造船企业和社会开展船舶先进制造技术和成果研究开发,整合社会技术资源、并使船舶企业有效利用社会技术资源,已成为船舶中小企业开展成果培育、技术推广、成果转化的孵化中心、培养专门技术人才、培训专门技能的中心。
近年来,平台通过产学研联合,购置了一流的硬件设备与工作软件,与江苏科技大学联合共享使用国际先进的相关船舶设计和结构分析等系统,是国内拥有船舶计算机集成设计制造软件系统最齐全的科技机构。利用其资源和技术优势,平台向广大船舶中小企业提供了“企业工作室”这种新的服务模式。通过设立“企业工作室”,一方面不断提高船舶先进设计制造技术推广面和效果,帮助船舶企业建立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队伍,另一方面不断提高平台的自身的创新能力,使中心的技术水平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在企业工作室中,各企业都派驻人员在此工作,短则3、5个月,长则一两年至数年。各企业之间相对隔离,以保护企业的技术秘密。中心员工、教师、船舶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组成的技术队伍,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协商、共同努力解决问题,共同完成项目。在此过程中,平台协助企业建立船舶设计的企业标准和现代造船模式、优化船舶企业生产流程,为船舶企业培训数字化船舶设计的团队和专业骨干技术人员。平台员工在与船舶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工作中,了解船舶企业和行业的技术动态、技术前沿及技术课题需求,推广技术中心的先进造船技术和理念,创新的欲望和能力不断提升。在这样的切切实实的产学研的合作模式中,平台、学校、船舶企业真正达到了共赢,将船舶的设计制造技术和船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推向新高。
三年来,“企业工作室”
共为企业培养工程技术人员1528人次;服务企业遍及江苏、浙江、上海、山东、安徽、重庆共93家,其中平台内建立长期而稳定的服务、合作关系的企业工作室8家,近70余人长期在平台工作,在省内、国内船舶行业中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企业工作室的建立有效提升了平台服务江苏省造船企业的能力,加快了技术辐射和转移,平台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成果、生产设计标准及工程规范化管理很快成功应用于浙江欧华造船有限公司、江苏大洋造船集团、南通明德重工有限公司等企业,使这些企业的主流产品制造技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同时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本,有力地促进了企业技术水平的进步,成为推动船舶制造业中小企业腾飞的加速器。
(来源:江苏省科技条件管理中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