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参与平台的有心人

(2010-06-21 10:35:03)
标签:

研发平台

华东科技

服务平台

有心人

谢天培

上海市

杂谈

分类: 平台人生

作者:杨文展    来源: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网站(www.sgst.cn

 

    如果把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比作是一座桥的话,毫无疑问,桥的两端就是用户和资源拥有者。而要考察这座“桥”架得好不好、牢靠不牢靠、畅通程度如何,就必须看在两端之间的流动、流量,再拉上几个过客询问他们的真实感受。于是,藉着采访研发平台5周年之机,记者从平台那张数不胜数的服务依托单位名单中划拉了一个——上海诗丹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选择诗丹德可以说是刻意的,因为在平台的记录中,诗丹德公司和它的总经理谢天培最早的身份是平台的用户,时过境迁之后,如今的诗丹德已经成为了加盟平台的子系统——“中药标准化服务平台”。


    从客人变成主人,从需要别人帮助到帮助别人,如此180?的大转身让记者颇感兴趣:诗丹德和谢天培是怎么转的?为什么会转?中间的心路历程又是怎样?

 

    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来到了位于上海张江药谷基地的诗丹德总部,听谢天培为我们讲述他与平台之间的情缘。

“创业难,难在起步”

    看上去温儒尔雅的谢天培并不像他自己说的那样“骨子里是不安分的”,但听了他讲述自己10年创业史之后,记者相信了他的不安分——安分的人是无法葆有一次又一次的创业热情的。

 

    2000年,已经读了博士、成为高校教授的谢天培“觉得自己像个功夫修炼到家的高手,可以下山去干大事了”,于是毅然下海,成为创业的弄潮儿。只是很不幸,一下水就被呛到了,事情一件也没做成,却把所有的积蓄都花光了。初尝失败苦涩的谢天培没有放弃,坚持到云开月明,随后的几件事情都做得比较成功,渐渐又有了好日子。

 

    可放着好日子没过几天,谢天培又从已经成熟的公司里退了出来,创建了诗丹德生物技术公司,专事中药标准品的研发和经营。

 

    不安分的创业之旅让谢天培在收获成功喜悦的同时,也尝遍艰难和辛酸,他坦言,开始时最难,一边是什么都要花钱,另一边却没有营收进来,一不小心很容易就陷入困境当中。“这时候最宝贵的就是资金,尤其是我做中药标准品的研发,在生物医药领域属于高端产品技术,更是要烧钱的。”

 

    “最麻烦的就是研发设备和检测仪器。我们要做出自己想要的产品,就必须用到一些高、尖、精的纯化设备,还有一些先进的检测仪器。如果要购置这些东西,最基本的也得花一两百万元。这对启动资金也不过百万的我来说,是不现实的。而且,就算是有钱,买来了这些设备仪器,我没人也还是不行,因为这些东西都需要专业的人员来操作——然而,没有这些东西的话,我的项目又无法进行下去。”

 

    “我想也许几乎所有的创业者在起步阶段都遇到过这样的处境——这个钱不花好像不行,花么又承受不起。这个时候,一旦创业者处置不当,就很可能跟我第一次创业一样,耗干了那么点可怜的启动资金,东西却还是没有做出来。这个时候,谁能帮我们节省下这笔费用,谁就给了我们最大最及时的帮助。”

 

“平台给我们的帮助,真的是非常大”

 

    就在谢天培陷入两难境地之时,他幸运地发现了在同一幢楼里张江药谷平台。这一次偶遇,一下给谢天培和他的诗丹德推开了那扇通往成功的窗。

 

    “张江药谷平台是上海市公共研发服务平台的子平台之一,由上海市科委、张江高科集团等5家单位联合组建,投资了1000多万,购置了相当齐全的仪器设备,面向广大中小企业提供公共服务。而这恰恰是我们那时候最需要的。”

 

    谢天培深情地回忆说,药谷平台在他那个最艰难的起步时刻,“真是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省了我们很多事儿,我们只需要把要测东西送过去,接下来就等着拿报告就行了。最重要的是,省了我们宝贵的流动资金,这样的话我所有的钱就能用在刀口上,专注产品开发。有了产品,产生销售,这样的话就有了现金流,企业也就活了。”

 

    “而且,更令我们欣喜的是,我们这边用药谷平台的仪器设备,政府那边还给我们返回一个30%的政策补贴。好比说我这次用平台设备作检测付了1000元钱,政府回头会补给我300元。这一点真的是让我很感动。”

 

    有了药谷平台的帮助,近水楼台的诗丹德很快就快速成长起来,不到两年时间,公司规模扩大数倍,研发出来的中药标准品种类迅速膨胀,大大超出了国家现行《药典》所收录的品种范围。一个白手起家的小企业,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底气足了,在业内也小有名气了。

 

“我们也做起了平台在做的事情”

 

    随着诗丹德的中药标准品越做越多、越做越好,经营范围也开始逐渐地拓展起来。谢天培告诉记者,“由于我们生产的中药标准品,就是用来给药品生产企业做测试的,就好比量东西的标尺,所以,一些经常用我们产品的客户就提出,能不能由我们来帮他们做测试,他们也不用买完尺子回去自己量,可能花了钱、费了事还未必量得好,干脆就让生产尺子的我们帮他们来量。于是我们开始承接一些中药原料和中间体的检测业务。后来又进一步为客户进行不合格产品的工艺技术改进服务,并对合格产品在我们企业的客户平台上予以发布,让更多的人了解。”

 

    慢慢地,谢天培发现,为客户提供检测服务和解决方案“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牢牢地抓住客户,让我们生产的标准品销路不愁,而且还能直接带来收益”,于是“越做越顺手,越做越扎劲,也越来越觉得这中间的客户需要和社会价值实在多”。

 

    正巧于此际,上海市公共研发服务平台的何海林副主任来诗丹德做调研,“何主任本来是把我们作为他们子平台的老用户,想来了解使用和反馈的情况,用流行的话讲,叫‘送服务上门’”。

 

    “来了之后一交流,才知道原来我们已经不仅仅是平台的用户,也做起了‘为我们提供服务’的平台所做的事儿,只不过我们的范围仅限于熟悉的专业客户中间。而研发平台在中药标准品和化学中间体检测方面也恰恰是空白,于是,双方一拍即合,诗丹德就这样成为了平台的加盟单位之一。”

 

    谢天培坦言,从原先受益于平台的用户单位,到如今成为平台的一员,诗丹德的这一转身,是他自己一开始想不到的。“这一方面是我们自己的发展壮大,有能力来做这样一件事情,而且更是我们的业务的自然延伸;另一方面,研发平台‘不拘一格网罗各种资源为社会开放、共享、服务’的理念,给了我们参与平台的机会,这个机会真的非常难得。”

 

“有心,才能在平台中如鱼得水”

 

    之所以觉得加盟研发平台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是因为在谢天培看来,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是政府的平台,“能成为这个平台的一员,对我们来讲自然是件好事。比如,最直接的一点,加入平台后给我们诗丹德的知名度上了一个台阶,让我们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得到了一种公信力的保障。”

 

    “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平台这个越来越壮大、资源来越丰富的网络中,伴随着我们有心的参与和运用,不仅自己也如鱼得水,而且与平台本身、客户乃至政府实现了经济和社会价值的共赢。”

 

    《华东科技》:加盟平台之后给诗丹德带来了哪些新的东西?

 

    谢天培:加入平台之后,我们发现,随着平台集聚的资源越来越广,队伍越来越壮大,同志越来越多,我们只要有心,就完全能把自身和平台的功能都发挥到极致,带来新的价值。

 

    举个例子,我们现在接的很多业务单子,常常找研发平台中其他的子平台来共同做。因为现在客户交来的一个活儿,多半会在一个主要问题外牵涉到其他方面。这个时候,我们只需要做自己擅长的,另外一些附加的东西,就拿到其他的子平台,用擅长的资源来做。这恰恰就是因为我加盟了平台之后,知道在整个平台资源中哪些地方做哪块业务更好。

 

    我们现在比较多地跟张江药谷平台合作,因为离得近,几乎是天天都有活儿要交到那边去做。而事实上平台有70多个子系统,这里面可以辗转腾挪的空间大得让我们来不及去想象。

 

    《华东科技》:但未必所有的子平台都会像你这样去想、去做?

 

     谢天培:的确,回过头来讲,这样做是不容易的,首先你主观上要愿意这么做,因为做这些事情可能费事费力又赚不到什么钱,一般企业是不愿意的。

 

     但是如果看得长远些,你帮客户把问题考虑周到、把事情做到极致后,客户就会被你牢牢抓住,自然也为你自己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根基。想想看,你不仅帮人家做了你擅长的,而且还帮着他找到擅长的资源解决了其他问题,看着你的付出,人家后面还遇到事情的话不来找你还能找谁?一定是这样的!

 

    所以,参与平台并不仅仅是挂个牌子,有人找来就接待一下,而是要充分去利用整个平台里的资源,这样才能让平台发挥更大的作用,产生更多的价值,而这些作用、价值越多,你自己从中得到的好处也会越来越多,这是一种良性的互动。

 

    《华东科技》:做一个有心的平台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加盟单位?

 

    谢天培:对。我非常愿意在平台中成为这样一个积极分子,利用自己的专业能力把分散在各处的资源都有机地串联起来,让平台的养分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华东科技》:这样一来会不会给自己的主业造成影响?

 

     谢天培:不会。看上去好像是要多耗费你的精力,影响你做好自己的事情,但其实你这样做,只会节省你的成本、投入,而且还会衍生出新的价值增长点。

 

    其实道理很简单,你是平台里的一员,平台那么多资源对你来说就是近水楼台,而你要做的,只是有心地去把他们通过一块来做某一件事情串在一起,并不需要你多付出多少。

 

    但产生的价值就不一般了,客户会对你更加信任,平台之间互动会更加密切,你自己也会有更加多的客户和订单——这些会为你带来更加多的收益、利润。

 

    《华东科技》:你一直在强调价值,那么我想问一个问题,你觉得你从原先平台用户转身成为现在的平台中提供服务的一方,是看到了其间有利可图,想进来逐一把利呢,还是更多地出于对平台给你带来价值的感恩之心?

 

     谢天培:我无法简单地是出于逐利还是感恩,但可以肯定的是,我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并没有刻意想去怎样。

 

     首先一点,在开始创业的时候我得到了平台的好处,省了大笔资金、得到了优质服务,这一经历对我真的很宝贵。但这个时候即便我报答平台,也没这个能力。到后来我发展了,具备了一定的能力,这时我就非常愿意像平台当时帮助我一样给别人提供帮助,因为我自己得到帮助,觉得很实在,那么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种实在也反馈给别人。这可以说是报恩。但同时,我们又是在利用平台资源的去做这些事儿,而且这些事还能给我们带来实在的收益。

 

     对我而言,在感恩的同时又有利可图,对平台和平台中的资源而言,在被利用的同时又能收获价值,这是多么美的一件事呢?

 

    《华东科技》:最后,你对平台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样的愿景?希望平台将来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谢天培:说实在的,尽管我开始的时候从平台当中得到了实惠,但仍避免不了担心,我总觉得这件事情真的很难做,怕坚持不下去。因为资源体制条块分割,人与人之间也不乏门户之见,要把这些整合起来,并长久持续下去,我是很担心的。但现在我已经彻底没有这种担心了——这是一种质的改变。我用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尽管这件事情难度大,但越做越有味道。所以,我希望别人也可以像我们这样做,大家都来做,整个平台的活力就起来了,有了活力也就有了空间、希望、未来。

 

     希望平台未来会是一个又很多人用,还有很多人参与的一个社会上最大的孵化器,尽管它没有物理上的空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