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则字谜故事
(2011-01-05 17:43:27)
标签:
苏轼秦观字谜赌博私塾浑笑话杂谈 |
分类: 说文解字 |
第一个故事,据传宋代大文豪苏轼,一次曾问好友秦观(字少游):“少游年轻有为,风流俊雅,可否有意中人?”,秦观赧然一笑,口中吟道:“园中花,化为灰,夕阳一点已西坠,相思泪,心已碎,空听马蹄归,秋日灿红萤火飞”,
苏轼略一深思,就猜到了这诗是一个字谜:
“园中花,化为灰”,空余“草”;
“夕阳一点已西坠,相思泪,心已碎,空听马蹄归”,“夕”坠去“一点”,“思”字碎去“心”,“马”(繁体)字的底部(足、蹄部位)为“灬”,合为繁体字的“鱼”;
“秋日灿红萤火飞”,萤火飞则天已晚,秋日去“火”余“禾”;
这样,“草”字头与“鱼”的繁体字加“禾”字拼合为 “蘇”(“苏”的繁体字)。
苏轼明白了,秦少游的心上人是自己的妹妹苏小妹。于是,大开绿灯,撮合了一段美妙姻缘。
第二个故事,传说古时有个做父亲的,得知“独苗”染上赌博祸水,独具匠心写了一首诗:“贝者是人不是人,因为今贝起祸根;有朝一日分贝了,到头成为贝戎人。”
嗜赌成癖的独子看罢,百思不得其解,为父的便一一点破劝戒:
“贝者”为“赌,赌乃万恶之源,人一旦染上了赌博的恶习,就会丧失理智,六亲不认,最后变得不像个人了。
“今贝”为“贪”,参与赌博者,皆因贪念而起,
“分贝”为“贫”,十赌九输,赌徒们最后的下场几乎都是一贫如洗。
“贝戎”为“贼”,因为赌输了,铤而走险,或偷东摸西,或打家劫舍,最终沦落为贼。
由此可知,赌、贪、贫、贼便是每个赌徒的必由之路。儿子理解后幡然悔改。
第三个故事,说一小儿有母无父,私塾先生问其姓名,无以为答。儿归家,哭诉其母,母沉吟良久,方道:“昔日曾有三个相好,一姓高,一姓李,一姓陈,儿之父,必为其中一人”。
小儿如实回先生,先生捻须片刻,提笔书写三字“郭春海”,道:“此乃吾与汝起之姓名”,小儿跪拜:“谢先生给学生赐名”。
小儿退后,师母不解,问先生,名为何意,先生笑答:
有三人与其母通,不知何人为父,可取“高”者之头,“李”者之脚,“陈”者之半身,合则“郭”字。
而“春”字拆解,为“三人日”。
至于“海”字拆解,即为精血“每人一滴”矣。
以上三则故事,第一个是文坛诗话,第二个是民间流传,第三个应该是文人墨客自编的浑笑话。
其实,几个字谜,全是玩的拆字解字的文字游戏,由此可知,中国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样一个字,站在不同的角度,会有千变万化的说法,这方面,街头卖艺的算命先生是其中的高手。
但是,像以上三则既有文化内涵、又风趣幽默的字谜故事,则是不多见的,这也成为其流传甚广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