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乖宝儿约了等他起床后陪他去故宫,但是早上我要先陪朋友去练球;懒得衣服鞋子换来换去,就这么去叠泉了。
半挥杆的标准位置是左臂平行于地面,杆头指向天空;也就是说上杆过程中左臂应该与目标线平行,杆身的延长线与目标线相交;半挥杆没有什么重心转移,练习它的目的就是体会转胯加速和释放的感觉。
按照这个标准,可见我以前上杆是有多大;我之前的四分之三挥杆,差不多就应该是我的全挥杆才对。
我的发力次序,部位,方式不能变,手腕形态是边上杆边立腕,早立腕可以避免抬手过高;但是这个“早立腕”跟“刻意立腕”是有很大不同的,我现在所指的“早立腕”,是挥杆过程中双手腕完全放松状态下自然形成的。身边有很多朋友喜欢左手腕完全锁死,这种的手打球比较多,所以也不太可能感受到什么是“完全释放”,多数是靠打球打得多培养出来的手感,而一旦“手生”,所谓的“手感”也就不在了。
之前我还有一个做得不好的地方,那就是当我挥杆幅度小了的时候,我的加速也小了(我从全挥改到四分之三挥,再改到半挥);半挥杆没有多少上下转换的时间,如果不及时加速,杆就掉下去了,也无法做到所谓的“延迟释放”了;也就是说,如果不从一开始就迅速加速,在击球的时候速度是上不去的。
练习半挥杆从切杆开始,切杆不必追求距离,从某方面讲正好拿掉了纠缠我们久久的“击球意识”,更多的是去专注自己动作完成与否;而动作完成得好,结果自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这些就是半挥杆练习的重点,不知道某些同学看明白了没有,没明白的地方再问我好了;如果真想改动作,那么什么时候该干什么就得干什么,该练半挥杆就练半挥杆,放弃所谓的距离也只是暂时的,基本功一定要扎实,共勉。
S杆的半挥杆练习
七号铁的全挥杆练习
长裙和凉鞋并没有妨碍到我什么,后面还打了两杆一号木,收杆也很稳;之前穿高根鞋练过球,也穿人字拖练过球;打位垫还好,也不追求距离,真草打的话还是老老实实穿球鞋比较好,尤其打一号木,避免受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