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之前练的,左脚再稳那么一点儿就好了;其实想做挺肚皮,重心转移下来就差那么一点点儿了。

朋友看到我这个图片,还以为是我摆拍的呢;我告诉他我没有摆拍,现在上杆到击球前还可以控制,击球到收杆我都无法控制,是杆在控制我。

昨天权哥给我发来了跟球友们讨论的一些内容,希望可以对我有所帮助;权哥说:“打球如雨天转伞,水散则力匀,始于伞把之力。再如人之散步之态,脚迈而身手相随”。权哥好学问,人看起来高大威猛,说起话来这么文绉绉,这是文武双全咩?

其实这就是我之前所说的“主动的胯,被动的肩;胯带肩,肩带肘,肘带手”。力从下面来,体会身体带着自己,而不是自己主动去干嘛。权哥觉得自己现在上身主动参与过多,练太极去了;我也觉得自己上身参与太多,尤其手。
考虑要不要做个按摩去,家里的按摩椅老闲着忘了用;那两天按摩完了脖子和双肩都酸痛,练球时想主动抬手抬肩都抬不起来。。。。。。。

现在挥速太快。再加上是钢杆身,银光一闪,啥也看不清了。。。。。。
师傅说,是这个问题;现在想看我杆身和手、身体的角度都没法看,只能看我手的大概位置了。
上杆节奏很好,但是右肘还需要多注意,这也是老毛病,需要时间改;再就是下杆时右肩没有跟过来,手先下来了。
我的下一个练习重点是手保持在身前。
师傅得知我要去打球了,叫我在现阶段动作不变的基础上去打打木杆,因为木杆对节奏感知更敏感。
于是我又练习五号木去了。
五号木整体和节奏也还好,打起来比以前轻松多了;不过身手分离太厉害,需要收着点儿打了。
还有啊,师傅要求我除了一码推以外,要开始增加长推和中长推;我的推杆垫子是三米的,师傅说可以中间的位置连续进五个,最长的连续推进两个球这么来练。
下午连续推进了56个球,然后试了下中长推和长推;中长推连续进了两个球后开始撞到木板,换长推反倒连续进了六个球,明天继续练习。
查了一下成都未来几天天气,中间几天还可以;球疯子就是球疯子,朋友跟我的意思一样,只要不是大雨我们就继续打球去了。
开始整理球包,往里面装球什么的;找出来一根长Tee,现在中长Tee应该不够打。这套新杆目前就拆了7、8号铁,8铁玩得比较多;过两天直接拖去打球,用哪根拆哪根好了。
里面那根切杆是55度的,之前一直用56度,没打过这个度数;回头试试去,看好不好用,最远能打多远。包里还有一根60度,也需要多培养感情。
铁杆的击球码数全部要重新校对,估计打两场就知道得差不多了;师傅说R的杆身应该更适合我,于是我把那根S硬度的三号木拿出来,换了另一根SR硬度的RBZ。师傅跟我讲了杆身和释放,又跟我讲了打右曲的种种原因,这些我都记下来了。
跟师傅讨论了一下要不要戴手套的事,师傅说随便我,不过右手最好不戴;我说我现在练球都没有戴,之前打球也只戴了几洞;现在这套铁杆握把很舒服、贴手,要不要戴手套到时候再看哈。
这个是我家的定心丸,万用7号木;之前打135-145码,铁杆打不动的时候都用它打,还能当切杆推杆使呢,为我立下不少功劳。如果以后说只让带一根杆打,我肯定带它。

当年大哥带我去参加比赛,拿了女子第一名;没有奖状,只有这根杆。一直以为是根杂牌杆,下午上网查了下,原来人家叫尼肯特,来自美国;嗨,尼肯特,我们重新认识一下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