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球之我见-观看比赛(四)

(2014-07-15 11:35:18)
标签:

高尔夫

原创

       苏格兰公开赛是欧巡赛的一站,是在英国公开赛的前一站;今年女子公开赛的场子也是这周英国公开赛要打的场子,两个场子很相似:气候相当、球场的天气近似:都是球道窄、桶状沙坑、长茅草,果岭硬,球道也硬;见不到什么水,但是长草跟沙坑都很难缠。这两个球场就是所谓的林克斯风格(国内类似这样的球场就是山东的海阳旭宝),就像练球一样,适应场地;所以很多大牌他们排名积分够的都会选择来打这个比赛,原因就在于这个;去年米克尔森就是拿完了苏格兰公开赛之后又拿了英国公开赛的冠军。


         苏格兰公开赛在皇家阿伯丁高尔夫俱乐部(ROYAL ABERDEEN GOLF CLUB)举行,是苏格兰最好的球场之一;阿伯丁球场的球道穿过沙丘之间平缓的山谷往外延伸之后再返回起点,途中可以看到阿伯丁湾。


         之后的男子英国公开赛就是在女子公开赛的这个场地打(Royal Birkdale Golf Club-皇家伯克戴尔),都是苏格兰的场地,也是高尔夫故乡。这种林克斯的球场难度还是相当大的,主要貌似简单,没有那么多水;实际进了长草、沙坑都很恐怖;四大赛里英国公开赛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美国公开赛;不但球道窄,距离长,还水多,球场相当复杂。  

    

          林克斯球场靠的就是球道窄、沙坑、长草来惩罚。同样是英格兰选手,维斯特伍德,两天打下来加三出局了,跟他同组的罗斯负五;所以说同是本地球手不一定见得能够打好本地球场,这个跟个人的状态有直接关系。


          这里的长草极难缠,头三轮里就有球员球进了长草过去击球,杆也通过了,草也铲断了一堆,一杆打完了球还在长草里头,可见真的很难对付。


           再就是经常可以看到大量果岭外的推击,因为果岭和球道比较硬;不要笑话人家在果岭外几十码推球,细心的话你能注意到很多球员都瞄着果岭前面作落球点,让自己的球滚上果岭。


         北京冬天打球也采取这种策略攻果岭多,果岭太硬了,一杆打上果岭它会蹦出果岭,所以我们都故意瞄短了果岭前打。


        果岭硬是保证它速度快,果岭做得太软,上去后很容易停球,那这果岭就不达标了。这在咱们打球的球场挺多,它是为了保护这个草;因为它铺沙不够,达不到那个硬度。往往达到这个硬度,像加州水郡敢把草剪那么短,果岭压那么快,草还不死,那是这负责种草的人的本事。中国大部分场子不敢把果岭弄那么快,你果岭速度是快了,你是体验了,果岭压它两回草就该死了。再一种果岭上好停球的就是果岭上草比较长,打上去比较黏球,推起来也比较费劲。


        在大多球场会有水泥路,会有抛球;苏格兰这种林克斯球场没有水泥路,都是那种很窄、没有草、踏出来的甬道(羊肠小道);在这里就不能按裸土移球(普通球场有些也不让,这就是当地适用规则的区别了)一说,必须打的,因为它也是球场的一部分。


        像这种的必须打就得考验基本功了,你一旦打不好就麻烦了;头三轮里面就有球员在这种甬道上一杆打疵了,本来需要打三、四十码,结果就打了十码,打进前面长草里了。


         所以不要强调说是路就可以免罚抛球,你得看是什么情况;像苏格兰这种林克斯球场里的小甬道就得必须打,因为它是球场的一部分。人家都打了,除非你宣布不可打罚一杆再打。


       平时我们去的练习场大多只是打位垫,比赛的时候练习场都是真草的,为了保证球员的触球感;大概击球区也会先设定在靠前一些,之后一天再往后挪那么几码,因为你打过之后这一片基本都是打痕了;发球台的Tee Mark也是一样,也会往后挪那么几码。

高球之我见-观看比赛(四)
看看这个三杆洞发球台上,已经挖得坑坑洼洼了。


        再就是我们平时打球后的打痕球僮会立即补上沙,正式比赛只能把草皮捡回去盖回打痕上,不允许补沙,之后由组委会统一补沙。


        像苏格兰公开赛这种大赛事除了有工作人员会盯你的大概落球点,也会有很多热心观众帮球员们找球,这大大的节省了时间;咱们平时打球没人在旁边看球,只能自己和球僮、球友们一起找了。

高球之我见-观看比赛(四)
草坪上看球的球迷们



        这几天的比赛因为有事所以看得断断续续,然后把男子赛和女子赛穿插着看;头两天里苏格兰公开赛看的多一点,第一轮里厄尼在一个果岭边切球离洞不到一码,结果一杆推过去第二洞错过一个小鸟球。罗斯在第13洞果岭外一个短切杆把球且在了洞边,拿下一只鸟。老将佛度一出门就打了个加二,第16洞佛度没能抓下小鸟球,他把右线抓小了点;回推又没进,又吞了一个Bogey

高球之我见-观看比赛(四)
高球之我见-观看比赛(四)
 佛度把鸟推成了鸡
高球之我见-观看比赛(四)


        佛度这一轮打出了73杆,高于标准杆两杆;可惜的是两轮之后他出局了,同时出局的大牌还有维斯特伍德。



第一天跟他佛度同组的意大利小将Matteo MANASSERO打得不错,他在第一轮里交出了69杆的成绩。

高球之我见-观看比赛(四)
高球之我见-观看比赛(四)
高球之我见-观看比赛(四)
沙坑球救得不错哈


         第一天的小麦发挥很好,负七单独领先;还在第13洞顺风情况下把球开上了果岭,那时候前面一组还在果岭上推球呢。第二天就有些不在状态了,居然打了78杆;第三天又打出68杆,典型的猫一天狗一天。高球之我见-观看比赛(四)高球之我见-观看比赛(四)



         跟他同组的DONNALDSON发挥不够理想,第一轮加三了,精彩球是在第18洞左侧沙坑里直接切球进洞,拿下一只漂亮的小鸟球,算是表演了一回; JAIDEE的一号木好炫,是橙色的;球打得满场乱飞,老看他在救球回球道,一脸的不开心。


        罗斯表现不俗,维斯特伍德也是各种挣扎和郁闷。


高球之我见-观看比赛(四)

高球之我见-观看比赛(四)

高球之我见-观看比赛(四)

        看很多球员在长草和沙坑折腾,感觉男子球员的长草处理比女子球员要好一些;这种桶状沙坑实在恐怖,有些桶状沙坑特别深,人下去了球道上根本看不到,得杆面全部打开,高举高送,否则你球别想出来,上海滨海林克斯就是这样的;再就是北京金门那种的沙坑,张一大嘴巴,沙坑前沿特别高,有时候你不能往前面硬攻,改往两边或者往回打比较好。  

高球之我见-观看比赛(四)
高球之我见-观看比赛(四)
高球之我见-观看比赛(四)

JAIDEE沙坑救球,不幸被坑沿反弹回来打去了这个沙坑左沿边长草。高球之我见-观看比赛(四)高球之我见-观看比赛(四)

     杜彼森(Victor Dubuisson)在11洞的三杆洞开球去了果岭前左边沙坑,他的球处理得非常干净,把球救上了果岭。

高球之我见-观看比赛(四)

高球之我见-观看比赛(四)

高球之我见-观看比赛(四)
高球之我见-观看比赛(四)
高球之我见-观看比赛(四)




      在第18洞也就是最后一洞,Rickie FOWLER打大了,球去了果岭后面看台旁边的栅栏边;在旁边的抛球区抛球再切上果岭,成功保帕。
高球之我见-观看比赛(四)
高球之我见-观看比赛(四)
高球之我见-观看比赛(四)
高球之我见-观看比赛(四)
高球之我见-观看比赛(四)

FOWLER这一杆救得不错,成功保帕;最后以71杆结束第一轮。

高球之我见-观看比赛(四)
高球之我见-观看比赛(四)
高球之我见-观看比赛(四)
高球之我见-观看比赛(四)
高球之我见-观看比赛(四)
DONALDSON在最后一洞把球直接从沙坑切进洞了,拿下一只鸟,总成绩加三。

          下面这个是球员们推完一杆后的经典动作,哈哈
高球之我见-观看比赛(四)
 看看看看,就差那么一点点也算一杆。我们叫这个叫做“死在手术台上了”。
高球之我见-观看比赛(四)

         脾气大的BJORN开球特别好,受到两个解说不断夸赞;就是开完球后有时候球没打好自己气得满脸通红,看起来特别特别生气,也是一个不隐藏自己的球员,很有个性。

         他在最后一洞攻果岭的时候把球打去了果岭右后的油毡布路边,然后在裁判的监督下按照规则免罚抛球,Mark、量杆、再Makr、再量杆;开始准备拿Tee做mark,发现Tee 容易滚动,马上换了Mark,毫不含糊。
高球之我见-观看比赛(四)
高球之我见-观看比赛(四)
高球之我见-观看比赛(四)
高球之我见-观看比赛(四)
高球之我见-观看比赛(四)
高球之我见-观看比赛(四)
高球之我见-观看比赛(四)
高球之我见-观看比赛(四)
高球之我见-观看比赛(四)
高球之我见-观看比赛(四)

高球之我见-观看比赛(四)
高球之我见-观看比赛(四)
高球之我见-观看比赛(四)

他还有一次动用裁判,他的球打进了长草,旁边有一堆摄像机专用线;也是叫了裁判,由裁判现场跟组委会沟通后再击球。
高球之我见-观看比赛(四)
高球之我见-观看比赛(四)
高球之我见-观看比赛(四)
高球之我见-观看比赛(四)

高球之我见-观看比赛(四)
 

         还有沙坑里叫来裁判“摸脉搏”判定小动物是否死亡以判断是否可以把它移走的,之前有一届女子赛事沙坑里因为下雨后爬满了蚯蚓,那个看起来恐怖多了。

高球之我见-观看比赛(四)

高球之我见-观看比赛(四)

高球之我见-观看比赛(四)
       “摸脉搏”判定生死,哈哈!

        现场情况复杂,连这种大赛事现场裁判都有拿不准的要及时跟组委会沟通;有时候会遇上特殊情况不好马上裁定,组委会裁判们也会搬出一堆书一堆之前案例来讨论然后再做出判罚。平日里我们打球上哪找那么专业的高级裁判去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