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球之我见-No Touch~(八)

(2014-07-09 14:34:04)
标签:

高尔夫

原创

notouch

nt

    前面专门把关于水障碍处理问题写得很详细了,特地再配上图解;然后又是小范围讨论,有球友跟贴里写到:“光看规则书比较枯燥也一下理解不了这么清楚。看过好几遍规则也是经常遇到问题就傻眼,只知道问球童。下次我就知道80码不舒服我上120码的舒服地抛球去”。


    我私信里答复他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答应送他一本书。


    然后某球友在我们的回复中跟贴道:“那可不随意,三点成一线。”。


    我回复:“不全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为后面写(八)会提到,就懒得再重复打字了。


    之前那位强调如何抛球的情有可原,他才学球一年光景,平日里也没有太多时间下场打球,对于规则的理解实在有限,有同组的问问球友们,自己打球就问问球僮(他认为球僮至少比他懂得多,至少球僮是被培训过的。);前面所说的正面水障碍3种处理方法和侧面水障碍的5种处理方法,他可以依照自己具体情况来判断和选择哪条适用自己;实在拿不定主意他可以按“罚杆+原地重打”,不会有太大问题。实在不行还可以打开心快乐球,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好了,只要大原则不违背。


    某球友这句“三点连一线”我就得拿出来说一下了,你所说的“三点连一线”指什么?你说具体到一个球场你下水的那个入水点、跟你击球点和果岭你能画出直线来吗?球场上那些水塘有几个是规则的?而且有几个球是正正的对着果岭下水的?你当是在靶场练射击吗?


    再就是你之后所写的那篇博文,一边声称自己遵守规则,一边又挪动打痕里的球“在旁边抛球”;你翻翻规则去,打痕里的球哪个不是原地打?你动这个球是要罚两杆的!再就是你所说的“我们平常OB、遗失、黄桩都是按照打两个+1杆即到前面打第6杆的方式”,我没明白6杆是怎么来的;也没必要讨论这些个,稍微懂点规则的都会觉得这种算法好笑~


    我们打球不确定的时候哪个不是先打暂定?之前已经说过,规则里面就没有“OB前面罚两杆、补球”一说,初始球遗失后必须依照规则27-1接受“一杆加距离”;如果你按照“球遗失区域附近罚两杆并抛球打”,那么你还要因为违反了这条规则而受到另外两杆的处罚(规则20-7c),比洞赛为负;比赛的话球员违规严重又没有按照20-7c来纠正你的错误,那就等着被DQ好了。


    你们这些个已经触犯规则了,怎么能还坚持说自己是在“按照规则打球”???


    话又说回来,又不是正式比赛;你们这帮人想怎么打都可以,那是你们的事,千万别拿规则说事。


    我觉得这位球友也是比较喜欢高尔夫的,不过还是得好好学习学习规则,然后要多下场打球,在实战中体会高尔夫规则的种种才对。不能整天对着电视看比赛,完了刷一堆大多也不外乎是某某球员叫什么、成绩多少,这些在于我来看相当于比赛报分员了。


    建议以后就是看比赛也要着重于看球员们的攻略、出现问题的处理方式,然后可以找一个自己喜欢的球员看看人家挥杆动作、节奏什么的~


    回归正题,继续写我的NT。这个被我们球友叫做“侬它“、“弄它吃”的No Touch是什么?“No”是啥意思小孩子都知道,“Touch”一词在英文里是“触摸”、“接触”、“联系(比如Keep in touch)”的意思;在高尔夫语言里面NT就是叫你“别动球”的意思;你首先别动这个球,其它再说。走下果岭到你下一洞开球之间,你的球你随便摸好了;不过只要是从Tee台开完球了,你就得别随便动你这球,管你是在球道还是沙坑还是长草区。说了那么多关于水障碍的问题,别以为就它容易引起争论;一场球打下来还是会出现很多问题,因为这些个问题是一系列的。


    关于练球:你比如说吧,球道上、果岭边有的人一杆没打好又练一个球,那你练完了我们练不练啊?你也别练,咱们一视同仁,减少这种争议;大家都别争,都守规矩,公平起见!


    关于下水:有时候球友球下水了,说又打一个,结果又下水了;这情况很正常,这就是球友;然后人家觉得不好,又提出来去特设Tee。正式比赛的时候这种情况是要被DQ的,咱们自己打球就没必要按这个来较真了吧?人家已经动作变形了,就是一个接一个下水了,你还凑什么热闹?安慰安慰人家“去前面补吧”,这过份吗?所以大家平时大多情况下只能打人情球了,挺好。


     讲规则就是有讲规则的难,人情是一关;关于规则这一讲起来就没完了,球道上、障碍区、果岭上,到处是问题;平时我们打球大多是以球会友、锻炼身体为主,如果我们在各细微地方都跟球友较劲的话,球友首先认为你不尊重他,你凭什么当我老师啊?你老教我,你老指责我不对?很快朋友就没得做了!


    所以说探讨规则的情况下,大家先说好了,学习规则首先有个公平环境下,大家都别动这个球,别下爪(瞎拿);该打暂定的打暂定去,该重打的重打,该按规则抛球的抛球,该罚杆的罚杆去。打球前先约定好了,我们就不用在这方面太争论了;否则我要在这补球,你不让我在这里补;你说的怎么就是对的,我说的怎么不是对的,吵个没完。吵不吵,争不争?据理力争。原地打,解决了这个问题;你们都别争,原地打去,这回你这样处理,下回我这也这样处理;标准是一样的嘛,这就有个相对公平环境了。


    关于发球台;架好Tee了,一试挥不小心把这球给打出去了;有人就说了;我看我杆头过没过Tee Mark,没过Tee Mark的不算;问题是你有录像吗?你怎么知道没过?这一下杆还能收得住吗?这杆头能不过吗?以前我自己也有试挥杆时不小心碰到球,球就滚出去那么几码或者十几码;那也算一杆,我多打了一杆就是了。我现在的习惯是退后至少球半码,或者先试挥好了再架Tee放上球;球道也一样,离球远点儿。


    这要是在正规比赛,会有裁判会认定这个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击球。比如你说你无意识击球,这球就是从Tee上滚下来了(因为很多人在试挥的时候会挨着这个球挥杆,这是人家的习惯);不是说不允许这种情况,咱还是尊重规则的。不过这种球就出现的最大争议问题就是:你说你没意识,我认为你就是有意识。你说你是试挥杆,那我说你一般的就试挥两下,你已经试过两下了,这第三下把球碰掉的。不管你任何情况,你的对手都会可能提出跟你相反的意见。


    曾经有球友在Tee台上试挥时不小心把球从Tee上蹭下去了,问题这球还咕咚下了Tee台前面的水;人家说是无意识击球,同组的球友就不同意这说法,认为应该算一杆,而且还必须是算下水。咱平时打打球也就算了,重打就重打一个呗;人家还挂着杆呢,牵扯到自己的利益;两边都坚持自己的说法,最后闹了个不欢而散。遇上这种较真的,你们这球还打不打了?没法打!


    再就是“猫一杆”(Mulligan)。之前只是指非正式比赛中最后一击失败后附加的一击,到了一个叫大卫的这个有钱又打球烂的人这里就变成了“潜规则”,每次他打坏一杆就要求重打一个;后来站Tee台上我们也经常听见有人问:可不可以猫一杆?居然还真有人一场打下来要求猫几次,几乎洞洞都要猫;你说偶尔开坏了一两杆我们也不会说你,洞洞猫就有点过了吧啊?虽然不是正式比赛,至少尊重下你同组球友们点儿吧?你妹的,跟你打球累死了~


    关于空挥:有时候空挥了,球痕打了一大美金,球在原地都没碰着;这也算一杆,因为你是在有意识击球;这种情况大家在打球时大概都遇过,有几个不是这杆不算的?


    关于辨识球:按规则要示意同组,表明自己的意图,做标识再拿起来辨别是不是自己的球,然后放回去尽量恢复原态;平时有几个人这么做了?大多不都是走过去拿起来看一下再放下,不是自己的再走开?


     关于“踩踩族”:无论你球打到哪了,走过去只要觉得你球旁边有东西妨碍到你击球了,你上去就给它一通踩,踩到球后面甚至球周围“一片平坦”,;球跟架在Tee上一样,你当然好打了。这种人去了沙坑也会习惯性踩踩,尤其站在沙坑里一只脚比另一只脚高的时候;往往高的那只脚使劲在那跺沙坑,直到跺到自己站平了为止!


    其实非要跺脚的话有一个地方你可以相对于来说“随便跺”,就是在发球台上;规则13-2 “允许球员在发球区的地面制造或消除不平整状态”,所以喜欢跺脚的“踩踩族”请尽量在发球台踩个够,除此之外就别乱踩了。还有就是“工程队”的同学也可以在Tee台上拔上一把草,不过记得拔完了往上扬,至少在内行看来你是在测试风向。


     关于树:很多球友球打到树旁边了就站那试挥,管你树叶子有没有打下来(有没有涉及“预期挥杆区域是否得到改善”);你打球的话上杆过程中触到树枝树叶没关系,只要你完成了此次击球;(规则13-2指出:“球员不得改善其预期站位或挥杆区域,但击球或为击球而使向后方运动并且完成了该次击球时除外”。)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球员为了击球而上杆并且完成了这一次击球的话,它上杆过程中造成的对击球环境的改善就不会违反规则;至于你试挥使劲打下来树叶、打断小树枝,你自己想干嘛你自己心里最清楚了。。。。。。


     再一种就是干脆让球僮把影响自己的树枝拉开的,好让自己挥杆不受影响;你这也叫体验“出状况”?严重违规好吧?!!实在不好打你把球移出来不就好了,不就罚一杆的事?


    关于沙坑球:规则里是不允许触沙的,哪怕你击球上杆过程中(我之前那篇“浅谈DQ~”里就有沙坑里涉及违规而DQ的球员);岂止沙不能碰,前段时候某球员被DQ不就因为在沙坑里捡了石子嘛(那种大比赛的球场沙坑里居然会“有很多石子”,让人匪夷所思。);国内球场的维护确实参差不齐,某球友不是拍到了沙坑里打出一截废弃塑料水管吗?有些沙坑里头一堆树叶、长草,有小石块也会捡,自己打着玩我干嘛要跟自己的杆过不去,打坏了球场赔我吗?!


    关于不可移动妨碍物:规则里禁止球员通过移动、弯曲或折断任何生长物或固定物来改善其击球环境。这里的固定物包括不可移动妨碍物和标定界外的物体(如栅栏、OB桩),球场里面有些树底下有支撑架,这些支撑架是不允许挪的;按规则你应该抛球,挪动树支架的话要被罚两杆(比洞赛的话该洞负)。码数桩可以挪,打完了你这一杆你在给它插回去;OB桩不要去碰,你要是拔了OB桩,哪怕你打这一杆之前你又把它插回去了,你还是违反了规则,是要被罚杆的。


    关于果岭上:踩不踩推击线先不说,反正有些人是把果岭围着踩一圈;还有围着旗杆踩一圈的,看多了去了。再说这个练推杆,你同组的先推球,推完了你推;你正推球呢,人家在你旁边(本果岭)就练开了;礼貌先搁一边不说,比杆赛的话,这就罚杆了;离开果岭站下一洞Tee台人家把球一开出去,你可以告诉他他被DQ了,你已经输了。有一种情况是自己推完球了,在不妨碍别人的情况下,你可以复推一遍,而且是在本洞,这是比洞赛;比洞赛是不记杆的。比杆赛的话你这么干了,你这么一练我就罚你两杆;只要是你在下一洞一开球出去了,你就被DQ了,我要举报你,上个洞果岭上练球了,直接宣布你被DQ。那我们平时打球,懂点礼貌的知道不在你球和洞之间踩,或者人家还知道跨一步过去;人家不懂的,有几个不是在果岭溜达来溜达去,后面看完看前面?


    关于不可打之球: 规则28,“除非球在水障碍区内,否则球员可以在球场上的任何地方认为他的球不可打。球员是唯一能够决定他的球是否为不可打之球的人。”。


    也就是说,不好打的地方你可以宣布不可打;宣布不可打之后的处理方法是接受罚一杆,然后按相关规则抛球、打球;违反规则的,比洞赛为负,比杆赛要被罚两杆。


    只要你觉得你这球还可以打,不愿意接受被罚一杆,那你就去打;去水里站着打球自然是要脱鞋子卷裤腿了,像瑞典球员斯藤森那样脱到就剩一条内内的执着与勇气不是谁都有的~


     且不说我们自己也在长草里打过球,在水边打过球,站小山坡上打过球,树桩边上打球,树林子里打球;国际比赛里那么多精彩救球呢,各种体位~


高球之我见-No <wbr>Touch~(八)

高球之我见-No <wbr>Touch~(八)

 

高球之我见-No <wbr>Touch~(八)

高球之我见-No <wbr>Touch~(八)

现在看来在沙坑里救球是最简单的“救球”了~


高球之我见-No <wbr>Touch~(八)
 

高球之我见-No <wbr>Touch~(八)

 

高球之我见-No <wbr>Touch~(八)

其次是长草救球,遇到那种长头发丝的长草也是一个头两个大~


高球之我见-No <wbr>Touch~(八)


高球之我见-No <wbr>Touch~(八)
高球之我见-No <wbr>Touch~(八)

只是脱鞋卷裤腿儿的~


高球之我见-No <wbr>Touch~(八)

高球之我见-No <wbr>Touch~(八)
 

高球之我见-No <wbr>Touch~(八)
脱到就剩内内的~


高球之我见-No <wbr>Touch~(八)

高球之我见-No <wbr>Touch~(八)

高球之我见-No <wbr>Touch~(八)

高球之我见-No <wbr>Touch~(八)
树边上的~


高球之我见-No <wbr>Touch~(八)

高球之我见-No <wbr>Touch~(八)

爬树上去的~


加西亚树上救球视频链接(http://sports.sina.com.cn/golf/2013-03-25/09286484374.shtml)


高球之我见-No <wbr>Touch~(八)

大石块边仍然选择打的~


高球之我见-No <wbr>Touch~(八)

高球之我见-No <wbr>Touch~(八)
这个观众也太吓人了吧?
高球之我见-No <wbr>Touch~(八)


    高尔夫规则再三强调的是“在球的现有位置打球”,也就是在球现有状态下打球;一般来说把“可移动妨碍物”和“不可移动妨碍物”弄清楚了,再弄清楚什么情况下该怎么处理、罚杆还是不罚杆、罚几杆弄清楚就好。


    正规比赛人家有详细规则限制,有裁判和一系列辅助给你提供现场解答;要求球员们也熟悉规则和正确运用规则来帮助自己脱困,犯了错误要接受惩罚。你说我就是打娱乐球,大家就是“以球会友”、“快乐高尔夫”,那就别太讲什么规则;一是球友们对于规则认知不统一,二是“人情球”不可避免,要怎么惩罚球友好?无限罚杆?DQ?不可能吧?大不了人家不打了,或是以后不跟你打了。所以平日里大家可以按互相之间说好的来,规则里面的大原则必须要遵守,这是底线!


    还是要多研究高尔夫规则,掌握规则,在球场运用正确合理的规则来帮助自己。曾经就有球友,一杆下去草皮是铲了一大块,球却埋进这块草皮里面去了;这块草皮前面还没有被铲断,算球场“生长物”,于是球友按不可移动妨碍物隔着草皮打了;问题有些球友打不出来怎么办,还可以宣布不可打-- 罚一杆 -- 抛球打嘛,干嘛非要对着那堆草被子使劲打?


    千万不要试尝自己能力之外的,比如跑小树林里救球(树林里救球被球砸树反弹回来砸伤球僮、砸死客人自己的,都是血淋淋的教训);也千万不要拿自己一知半解的当规则,那是害人害自己。


    高尔夫规则在我看来是世上最复杂的体育运动规则。高尔夫规则之所以这么复杂,就是因为高尔夫球的场地限定;同样是十八洞的球场,但适用规则就千变万化;同样是侧面水障碍,判罚起来也不一样(下水还是遗失)。正规比赛里都是按R&A来裁定,即使这样也经常出现裁判们现场翻三大本书,再结合以往的判例来裁定该怎么处理棘手问题。规则总在变,但以后细则也会变得更详细,也更加为球员考虑。


    有球友说这次锦湖除两洞外下水算出界不合理,应该多画落水补球点;问题就在这儿,如何确定球是在哪下水的?得要多少个裁判盯?又或是过去了找不到球算遗失,再跑回去重新打吗?况且人家都说了是为了简化程序、节约时间,我觉得这样挺好呀。


     No Touch(NT) 不是规则之外的规则,它是规则之内的;就像法律里面有宪法,底下又有民法、刑法等等。NT在遵守高尔夫规则内,以简化程序、减少争议、节约时间为原则;NT只是在遵守规则情况下使用规则里处理方法的其中一种,没有人去逼着你平日里打球必须按NT打;你打着玩你想抛球在哪就抛在哪好了,或者想怎么动球、怎么写成绩都行,这也是你的事。


    我们业余球员下场打球,没有专业裁判,有的只是球友、朋友甚至家人;大家以球会友、锻炼身体、开心快乐为宗旨,为彼此打出一杆好球而喝彩。找到一个兴趣相同、脾气对胃口、打球节奏一致的好球友不容易,跟人家那么斤斤计较干嘛来着?打完一场球,记住自己打得好的那几杆,记住今天这场球里球友们打出来的几个精彩球就好了。


    至于学习嘛,要学的还有很多,活到老学到老;等我们都变成一帮小老头儿小老太太了还相约一起去打球,想想就可乐,哈哈哈!


                         (The End)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