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志伟老师的博客
李志伟老师的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419
  • 关注人气:15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2011-03-06 19:55:03)
分类: 课题研究

《基于岭南文化培养高素质现代人》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一、研究工作主要进展

1.积极筹备和顺利召开开题论证会。

自2009年9月我校申报的特色高中专项课题通过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立项以来,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开题准备、课题研究、校本课程开设等到工作,相继印发了《佛山一中特色学校研究专项课题资料》、《关于弘扬岭南文化推进佛山特色文化名城建设的调研报告》、《佛山历史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等课题相关资料给全校老师阅读学习。

课题主持人毛雨初校长多次召开课题研讨会议;教学副校长曹泽华在全校教职工会议上做了两次专题讲座:《为创建特色学校而奋斗》(2009年12月2日)、《立足本土,面向世界, 培养高素质现代人才》(2010年1月3日)。

课题组于2009年12月组织教师代表参观考察广州岭南印象园,了解岭南传统文化。并邀请了佛山市电视台编导杨河源老师(原佛山图书馆副馆长)一起参与岭南文化座谈会,探讨岭南文化的内涵。

2010年1月10日,在佛山市石门中学狮山校区顺利召开了开题报告会。与会专家有教育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谈松华研究员、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文喆研究员、人教社副总编吕达研究员、南京大学博导黄健荣教授;中山大学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导冯增俊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博导谢少华教授等。

2.布置研究任务,开展研究工作

2010年1月22日,主管学校科研工作的教学处给各部门、各学科及相关教师下发了校本课程和子课题研究任务通知,要求校本课程负责人和子课题主持人在本学期开展研究工作。校本课程在学期末及寒假期间撰写课程简介、课程标准,条件成熟、通过学校审查的校本课程于下学期开设。各部门和各学科子课题在2010年2月底前提交了具体子课题研究方案,并开展研究工作。

3.新学年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带动学校特色高中建设工作

2010年8月,佛山一中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为指导,制定了新学年工作计划,着力推行特色高中建设。

《纲要》明确提出“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开展高中办学模式多样化试验,开发特色课程”,《佛山一中2010-2011学年度工作计划》将“加强特色高中建设,完善校本课程体系”列入了总纲,提出“以国家级课题《基于岭南文化培养高素质现代人》为教育教学工作重点,研究和建设培养学生‘强烈的家国情怀、顽强的生存能力、睿智的经济头脑、健康的生活情趣’的特色高中课程体系。”

新学年开学第一周即召开了特色高中建设和课题研究会议。会议由毛雨初校长主持,全体科组长、备课组长、子课题主持人共四十多人参加。毛校长对学校工作计划和特色高中建设规划做了详细解读,并对本学期课题研究工作做了具体部署。

根据《纲要》提出的“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提高课程的选择性,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佛山一中教学处制定了《2010-2011学年度校本课程计划》。

2010年9月,在各部门、各学科提交的子课题研究项目的基础上,高一、高二级全面开设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各种学生社团雨后春笋般成立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佛山一中校本课程的开设遵循高中课改的基本理念和《纲要》所明确提出的“选择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尽可能满足每位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由同学们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自主报名,打破行政班,实施灵活的走班制,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同学们参与热情高,报名非常踊跃。

佛山一中以社团活动、体艺节、科技节、学农学军活动等为载体,努力将学生培养为“具有世界眼光、中国灵魂、岭南文化底蕴”的高素质现代人。本学期学生自主成立的社团共三十余个,其中影响力较大的社团有:民乐社、新粤社和模拟联合国等。

我校民乐社的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多次被评为优秀社团,其办社宗旨是:让同学们在悠扬的琴声中体验到我国民族艺术的精髓。民乐社多次在佛山市和禅城区的活动中获奖。

新粤社则是在学校开展岭南文化课题研究的背景下新成立的学生社团,其宗旨是:给你一份粤剧的零距离体验,让你收获表演的无极限快感,在属于你我的舞台上张扬自我、演绎个性,传承粤剧文化,越是民族是,才越是世界的。新粤社的成立得到了佛山市禅城区文化馆原馆长黎嘉凌女士的大力支持,活动开展有声有色。

模拟联合国(Model United Nations),简称模联(MUN),原是一项大学生参加的模拟国际会议交流活动,随着普通高中社团活动的普及,高中学校也出现了模联社团。佛山一中的模联在市内及省内小有名气,2010年暑期应邀赴上海参加了复旦大学主办的“复旦大学国际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2010”,并取得优异成绩(详见下文)。

4.召开阶段总结会,表彰肯定前期工作

2010年11月30日,召开了课题研究阶段总结会。会上信息技术科甘丰老师介绍了子课题“《岭南风情画——用动漫讲述佛山的故事》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进展。毛雨初校长和曹泽华副校长分别做了专题发言,李志伟副主任介绍了课题研究现状及今后工作计划。

二、阶段性成果

从筹备、申报、开题到全面开展课题研究及特色学校建设工作,一年多来,在全校教师的积极参与下,课题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效。

1.立足本土,初步形成了一批具岭南文化特色、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的校本课程(详见下文)。

2.一批子课题项目研究逐步深入。

总课题立项以来,相关部门、各学科和部分教师子围绕岭南文化、特色学校及校本课程建设等主题申报了子课题项目。

信息技术科甘丰老师主持的“《岭南风情画——用动漫讲述佛山的故事》校本课程的开发”进展顺利,在2009年底确定了课程目标和评价标准,自主开发的校本教材《“岭南风情画”——用动漫讲述佛山的故事》第一稿已经正式定稿,并在今年9月开始进行应用教学。从开课至今的学生反馈来看,本课程的课程定位和内容安排符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学生参与积极,反映良好。

地理科李志伟老师主持的“地理主题活动的设计、实施与过程性评价研究”课题,在2010级高一年级全面铺开,以地理主题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并在活动中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在过程性评价中实现评价目标的多元化。本学期已完成高中地理必修1模块的主题活动方案设计,全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已完成一项主题活动,各小组均提交了作品或活动报告。

艺术科陈杰梅老师主持的“岭南特色校本课程《粤剧欣赏》研究”,在上学期的基础上,本学期有了进一步的拓展,在指导新粤社的同时,通过对校本课程《粤剧欣赏》的开发研究,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而且向学生推广广东独有的地方音乐文化,弘扬本土民族文化,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学生作品集《梨园撷英》正交由教学处紧张组稿和编辑中,预计于明年初印刷。

以上三项子课题经学校推荐,于2010年11月申报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项目。

3.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张扬个性发展特长。

本学期高一、高二级与西藏部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相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走在一起,每周三第8节的社团活动时间,全校呈现一片生机勃勃、热闹而有序的社团活动场景。

本学期民乐社表演荣获禅城区一等奖、佛山市银奖。

暑假期间在上海复旦大学举办的“复旦大学国际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2010”中,政治科潘彩珍、李要鹏老师指导的佛山一中模联在活动中表现优异,受到大会主席团的一致好评。其中,高三(18)班刘俊宇和高二(11)班邝嘉麒同学表现尤为突出,刘俊宇同学在联合国发展计划署上勇夺最佳风格奖,邝嘉麒同学则在欧洲峰会上勇夺杰出代表奖。

政治科组丁挥、田蕾、谭永怡老师与高校志愿者共同指导的“经济管理智慧”小组参加了2010年12月25日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举行的“2010JA《经济学》中学生商业挑战赛”广东赛区的比赛。共有来自华南师大附中、广东省实验中学、执信中学、广雅中学、佛山一中等到名校的14支参赛队,我校代表队夺得一等奖(一等奖共两队,另一获奖队来自华附)。两支一等奖队伍将代表广东参加“全球商业挑战赛”。

4.积极与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管理处和“普通高中特色学校研究专项课题”秘书处联系,参与相关课题交流活动。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管理处和“普通高中特色学校研究专项课题”秘书处在今年出版了三期《科研简报》,我校李志伟副主任撰写的两篇文章分别发表在第1期和第3期。

三、主要创新点

1. 提炼了岭南文化的四大特质作为课题研究的立足点。

我校课题组认为,“高素质现代人”是指综合素质全面,具有现代思想和行为习惯的人。 “高素质现代人”是全国高中学校可以追求的目标,但拥有岭南文化的“高素质现代人”却是广东学校“独有”的。即“高素质现代人”是共性,拥有“岭南文化”是 “个性”。

我校课题研究的立足点在于寻找“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京都文化”、“海派文化”、“荆楚文化”等地域文化的不同。我们认为,“不同性”才有可能有“唯一性”。具有地域特征的“唯一性”,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研究它,才会独树一帜,才会有领先性。因此,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才是最好的。

因此,我校课题组根据人才培养的方向,针对岭南文化属性中的多样性,经过寻找筛选、分析研究,抽取了其中的四大特质作为我校课题研究的立足点。

特质1:强烈的家国情怀。其内涵用十六字概括:责任感强,思想活跃,开放兼容,世界眼光。

特质2:顽强的生存能力。其内涵用十六字概括:拼搏进取,创新灵活,勇于实践,敢为人先。

特质3:睿智的经济头脑。其内涵用十六字概括:创造财富,务实致用,高瞻远瞩,市场意识。

特质4:健康的生活情趣。其内涵用十六字概括:积极向上,雅俗共赏,谦和平淡,平等意识。

2.构建了具有岭南文化的特色校本课程框架,开发并应用了数十门特色校本课程。

各学科在2010年上半年申报了本学科具有岭南文化的特色校本课程,形成了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时安排、评价等课程框架。以下是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级参与人数较多、较受学生欢迎的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而且这些课程与高考无直接关系,充分让学生得到个性化发展。

学科

课程名称

培养特质

英语

让世界了解佛山――用英语讲述佛山的故事

家国情怀、生活情趣

语文

禅城人家说禅诗

生活情趣

数学

生活中的数学

经济头脑、生活情趣

趣味数学

经济头脑、生活情趣

化学

化学与生活

生活情趣

生物

岭南花卉

生活情趣

政治

经济管理智慧――JA经济学

经济头脑、生存能力

历史

岭南历史文化之姓氏探源

家国情怀、生活情趣、生存能力

地理

岭南建筑文化的研究

生存能力、家国情怀

信息技术

“岭南风情画”——用动漫讲述佛山的故事

家国情怀、生活情趣

美术

佛山民间艺术

家国情怀、生活情趣

音乐

粤剧、粤曲欣赏

家国情怀、生活情趣

心理

心灵成长活动课程

生存能力、生活情趣

 

四、存在问题

1.尚未形成完整的高素质现代人评价体系

课题研究中虽确定了“具有岭南文化的高素质现代人”的标准,即应具备四项基本特质:“强烈的家国情怀、顽强的生存能力、睿智的经济头脑、健康的生活情趣”,但如何评价学生达到了这一标准,没有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

2.岭南文化与高素质现代人之间的关系等理论探讨不够深入

目前对基于岭南文化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及社团活动的开展做了较多的实践工作,但对岭南文化与高素质现代人之间的关系的理论探讨不够深入,缺乏先进理念的指导。

3.探索高中与高校课程相衔接的特色课程的研究工作进展缓慢。

目前只有“岭南风情画——用动漫讲述佛山的故事”校本课程与高校动漫专业课程有一定联系。                                                                                            

五、下一步计划

1.总课题组研究落实特色学校发展规划、课程建设规划,完善《基于岭南文化培养高素质现代人》的理论体系的架构。

2. 加快岭南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完善《基于岭南文化培养高素质现代人》的校本课程体系的架构。各学科加快岭南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3. 完善《基于岭南文化培养高素质现代人》的评价体系的架构。

六、可预期成果

1.佛山一中建设特色高中学校发展规划。

2.具有岭南文化的特色校本课程教材系列。

3.具有岭南文化的特色校本课程与项目案例集。

4.具有岭南文化的特色校本课程精品课例集。

5.具有岭南文化的特色社团活动案例集。

                                  执笔:李志伟
                                       2010.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