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论文评选总结与反思

(2011-03-02 14:56:18)
分类: 教学反思

2010年度的教师教学论文评选于去年底结束。以下是对该次所提交论文评选的总结与反思。

一、热点话题:教育叙事、有效教学、岭南文化与校本课程

1.教育叙事

现在中小学教育科研中,兴起了一股教育叙事的热潮。

教育叙事——简言之即讲有关教育的故事,就是对那些富有价值的教育事件和具有意义的教学活动的描述与揭示。

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很多很多,尤其讲关于教育的故事,是中学老师的优势。历史科莫春香老师就为我们讲了“一张照片”的故事。情节虽说不上惊险刺激,却也有跌宕起伏,尤其其中蕴含了较为深刻的教育意义,也是我们日常教育教学中容易忽略的一项教育内容——人际交往和法制观念。

莫老师讲的故事是《一张照片引出的法制课》,由学生在宿舍中的人际交往矛盾引发的网络“侵权”开始,触发了莫老师召开法制课主题班会的灵感。这种从身边的生活实例出发,关注学生的生存状况,关切学生的法制素养与人际沟通,在进行有效的班会法制教育之后,还采取了了相应的后续措施,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2.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目前较为流行的课堂教学方式,也是佛山市教研室重点推介的课改方式。

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二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

生物科黄广慧撰写的《从预设与生成的角度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感性体验到理性分析,阐释课堂的预设与生成的有效性,有很强的实践价值。

3.岭南文化与校本课程

我校承担的国家级课题《基于岭南文化培养高素质现代人》,已于2010年初召开开题论证会,各部门各学科开展研究工作已一年有余。其中,在高一年级广泛开设了岭南文化校本课程,如信息技术科甘丰老师开设的《岭南风情画——用动漫讲述佛山的故事》、历史科开设的《岭南文化姓氏考》、地理科开设的《岭南建筑文化》、生物科谭根林主任开设的《岭南花卉》等,吸引了很多学生的参与。在开设这些课程的过程中,由于没有现成教材,老师们花费了很多业余时间搜集资料,编写讲义,制作课件。

地理科组张小虹老师为上好《岭南建筑文化》,在暑假收集了大量资料,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了论文《岭南文化开心学——关于高中地理开设岭南文化拓展课程的设想》。该文密切结合学校课题与校本课程实际,深入研究,借鉴央视“开心学国学”栏目,提出“岭南文化开心学”的思路和教学设计,寓教于乐,有推广价值。

希望各学科在围绕“基于岭南文化培养高素质现代人”课题研究和特色高中建设的需要,进一步研究开发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培养“具有强烈家国情怀、顽强生存能力、睿智经济头脑、健康生活情趣”的富于岭南文化底蕴的高素质现代人。

二、佳作点评

1.一等奖论文点评

历史科莫春香老师撰写的《一张照片引出的法制课》:从身边鲜活的案例入手,从小事到大节,由感性关注因势利导上升至理性教育。是个教育的有心人,更是教育的有力者。建议文字更精炼些。

生物科黄广慧老师撰写的《从预设与生成的角度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注学生主体,环环相扣,引人入胜,情景展现真实,探究预设与生成有理有据。

化学科王飞老师撰写的《化学教学中的科学探究》:研究意识浓,行文规范,主题突出,阐述了化学学科科学探究式教学含义、实施策略,有指导意义。有理论高度,命题大,立意高,但实践方面还可加强。

地理科张小虹老师撰写的《岭南文化开心学——关于高中地理开设岭南文化拓展课程的设想》:结合学科元素,有效渗透岭南文化的优秀特质,观点新,对基于岭南文化校本课程的开设有现实指导意义。但语言还需锤炼。

历史科庞玉姬老师撰写的《新课程下开展高中历史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学生一同走入现代社会是每个教育者必须面临的课题,庞老师在这方面做了有益探索,大胆进行双语教学尝试,有课例分析和教学反思,并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双语教学需求。部分副词使用需斟酌,调查问卷还可深入分析。

数学科祁润祥老师撰写的《例谈高中数学自编原创题技巧》:高考试题改编再用,从实践中提炼命题方法,有推广和实用价值,既有利于高三备考学生复习,又利于教师专业发展。还可以进一步探讨改编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这样改等。

2.其他获奖论文的亮点:

化学科宋子登老师从备战高考到研究高考,撰写的《2010年广东高考理综化学主观题的探讨》,体现了从教书匠到研究者的转变。许荣喜老师从小处着眼,探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对“度”的调控》:选择好“角度”,安排好“密度”,控制好“难度”,处理好“引申度”。

历史科朱亚红老师将佛山一中历史教学传统与现代教学理念结合,《追求教育教学风格的和谐之美》。黄永强老师能全方位观照影响高考的各种因素,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激励学生。

生物科李穗红老师的《“技能训练”之“解释数据”的教学探索》,教材分析到位,叙述有条理,层次分明。

数学科黄泳如老师以《生而为赢》,教会学生学会承担、学会坚持、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和调整心态,班级管理见成效。

体育科刘滨老师的《浅谈利用排球选项教学提高高中女生体育兴趣》以调查数据说明排球教学的有效性。

信息技术科陈永君老师的《〈信息技术(选修3)网络技术同步学习网站〉创作文档》,详细介绍了网格技术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与内容。

英语科黄宇红老师的《高中英语作业的有效设计》,提出了作业有效设计的原则:趣味性和实效性、层次性和多样性、灵活性和创造性。曹媛老师的《北师大版教材口语教学实例探讨——如何合理有效的开展口语教学》,是口语公开课的教学反思,体现了语言的本质功能——口语服务交际。聂晓兰老师的《高中英语课前五分钟口语训练的尝试》,以生为本,关注学情,问话时政,让每个学生都有开口的机会。黄宁老师的《在英语阅读理解中善用语境线索进行词义猜测》,指导学生掌握词义猜测的方法。沈文莉老师的《Learn to Write by Reading like a Writer》,从篇到句,由点及面,写作指导细致得法。

语文科李存仁老师的《文道统一,主体发展——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科组必须具有的理念》,古今中外,旁征博引,探讨科组建设理念和途径。苏立媛老师的《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系列训练的行动研究》,进行了两轮写作训练,研究角度有意义。李丹丹老师的《课堂“活”水源于教》,思想灵活、语言灵活,造就生动有效的课堂。李群老师的《“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主题班会行动研究——模拟全国人大活动》,新颖的班会课,关注自我与社会,培养学生参政议政的现代公民意识。

政治科叶志辉老师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谈谈以经验为取向的生命化课程理念》,人性化、极具挑战性的课题。谭永怡老师的《初探教学实践中“一分钟试卷法”的应用》,小切口,行之有效的反思与学习方法。李琦萍老师的《通过团体心理训练培养重点高中新生的适应能力》,依靠团体力量进行心理能力的训练,希望能付诸实践,期望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存在问题与建议

本年度上交论文总体质量高于去年,但通览所有论文,我们发现仍存在一些问题。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标题大,但论述不够深入。

有的论文标题很大,但作为中学老师,鲜有作出大文章的。如《化学教学中的科学探究》,这种文章难度很大,要求有很高的业务素养和研究能力,中学教师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好在王飞老师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加上个人扎实的基本功,完成了这篇文章并且质量不错。不过,该文理论探讨较深入,但实践方面较为薄弱。

(2)主标题与副标题欠合理。

副标题应是进一步说明主标题,但部分论文所拟主副标题欠合理。

(3)文不切题或详略不当。

正文没有围绕主题展开阐述,或详略不当,主题不突出。

(4)行文格式不规范。

譬如, 正文前所列摘要和关键词,应是摘要在前,关键词在后,有一篇论文恰好相反。再有,新的段落没有空格等。

(5)标点不规范。

如出现“(一)、”等。

(6)有错别字。

如“寥寥无几”写成“聊聊无几”;“主体发展”写成“主题发展”。这多半是拼音输入法惹的祸。还有部分老师的“的”“地”“得”混用。

(7)语句不通。

2.建议

(1)写写“教育叙事”的文章——源于实践,有话可说。

对自己的做过的事、在自己身边发生的事,人们总有自己的看法。因此,中学老师写“教育故事”再适合不过。

教育叙事,是教育主体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其实质是通过讲述教育故事,体悟教育真谛的一种研究方法。非为讲故事而讲故事,而是通过教育叙事展开对现象的思索,对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将客观的过程、真实的体验、主观的阐释有机融为一体的一种教育经验的发现和揭示过程。

教育叙事的特点主要有:

①叙述事例必须是已经发生的、真实的;

②叙事要以人物及其所感所想为主线;

③故事情节应该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④教育叙事应令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⑤获得教育理论或教育信念的方式的归纳;

⑥叙事目的不是自我陶醉,而是与众人分享。

教育叙事的四要素是:

①教育思想;

②教育主题;

③教育情节;

④教育反思。

(2)标题细斟酌。

好的文章标题能一下子吸引大家的“眼球”。正所谓好产品需要一个好名字,“美的”就是一个好名字,“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让人一下就记住了。一个好的标题,能让人一看,就想继续读下去。如《一张照片引出的法制课》、《岭南文化开心学——关于高中地理开设岭南文化拓展课程的设想》、《从预设与生成的角度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生而为赢》等,都是好的标题。

(3)围绕主题,突出中心。

不需要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

(4)反复修改,提升品质。

一句老话,“文章是改出来的”。

另外,有的文章主题突出,语句通顺,文采斐然,然而,出现那么几个错别字,就象是漂亮脸蛋上多了几颗麻子,看了不是滋味。有人认为“瑕不掩瑜”,但高考作文中错别字是要扣分的。多修改,至少可以减少几颗“麻子”。

(5)研究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有效课堂的构建。

国家级课题《基于岭南文化培养高素质现代人》的研究与实践是目前学校教育科研的重点,也是我校建设特色高中的重要途径。其中一项主要研究任务是建立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老师们可结合学科特点,研究多种方式,或渗透、或拓展,建立本学科与岭南文化相融合的校本课程。

有效教学则仍是当前我市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提高我校课堂教学质量的保障。希望老师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有效教学的方式方法及途径。

总之,留心生活,细心观察,关注课堂,关注学生,每个老师都能写出好的文章。

 

执笔:李志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