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选修课--文学欣赏

(2011-04-19 22:12:46)
标签:

文学欣赏

读者

期待视野

文学形象

文学作品

文化

分类: 肺腑之言
 文学欣赏是读者为了满足审美需要,在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通过想像、联想、情感、思维、再创造等心理活动,以追求理论著作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在行文方面,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尽量多分析作品,对每一观点尽量作到在具体例证分析的基础上引出结论。笔者时刻提醒自己避免两种倾向:一、过多地征引理论著作,进行冗长的理论阐述;二、陷于对具体作品的碎分析而不作理论概括。力争观点简明扼要,例证精到具体。另外,本书还讲到的欣赏角度和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即读过之后可以用具体作品的欣赏实践中去。为此,每节后面都设计了思考题和练习题。思考题是想帮助读者提高理性认识,练习题是想帮助读者通过具体“操作”,提高分析作品的能力。

文学欣赏的性质

  一、文学欣赏是一种认识过程
  二、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过程
  三、文学欣赏是一种再创造过程

文学欣赏的过程

  一、文学欣赏准备阶段
  1、文化储备 读者步入欣赏领域之前,对欣赏对象——文本,有着充分的选择自由。这种选择,既决定于接受主体的世界观和人生修养,也取决于接受主体的审美情趣、文化积淀和审美能力。
  审美情趣表现为审美偏爱、审美标准和审美理想。
  文化积淀主要指读者知解作品事、情、理所需的知识储量。
  审美能力可以理解为读者认识美、欣赏美的能力。
  2、期待视野 “期待视野”由接受理论家姚斯提出,是指欣赏之前,读者心理上对作品所抱的期待和要求,表现为文体期待、意向期待和意蕴期待3个层次。它决定着阅读的选着、重点和效果。
  问题期待即读者对文学体裁样式的期待指向。
  意向期待即读者对文学形象的期待指向。
  意蕴期待即读者对作品较为深沉的情感、意义的期待指向。
  二、文学欣赏发生阶段
  文学欣赏的发生阶段主要是指读者通过语言媒介,形成欣赏注意,进而感知文学形象的阶段,即“言”、“象”阶段。
  欣赏注意
  把欣赏活动作为一个动力过程,其发动伊始就要注重“欣赏注意”的形成。
  感知形象
  文学创作是一个创造形象的过程,而文学欣赏则是一个在现形象的过程。
  三、文学欣赏发展阶段
  文学欣赏的高级阶段是对意蕴的深入把握,其间伴随着两种心理现象——联想、想象的展开和情感反应的持续。
  1、联想与想象
  联想是把两种事物联系在一起的想象。
  广义的想象包括初级形态的联想和高级形态的联想。狭义的想象是指大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又可分为再现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
  2、情感反应
  共鸣和净化是两种常见的情感反应,是文学欣赏高潮来临的重要标志。
  共鸣是一种心灵感应现象。通常有两种类型:一是欣赏文学作品时,读者的思想感情与作者的思想感情相互沟通,交流融会,并同忧同喜。二是欣赏同一部作品时,不同的读者产生的心理趋同。
  净化是共鸣的进一步发展,是指读者通过欣赏活动,实现去除杂念、提升人格、趋向崇高的自我教育过程。
  四、文学欣赏延留阶段
  延留是读者对文学作品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为主的飞跃,是欣赏活动的最高境界。
  延留的表现之一是回味;另一种表现是溶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选修课
后一篇:短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