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气,从绘本里长大

标签:
育儿 |
“如果你问我孩子的勇气从哪里来,我会说,孩子的勇气来自于他获得的爱和对自己的了解。”
——高贵芦苇
对于正在成长的孩子,什么品格赋予他们面对未来可能经历的各种未知与磨砺呢?是勇气。勇气是成长的“正能量”,从孩童时期获得的勇气帮助他们迈出成长中的各种“第一步”,也在孩子心里储存足够的能量,不管他们遇到生活中的难题,还是生命中必须经历的焦灼、困惑与选择,都始终怀有热情和希望。然而勇气也并非“匹夫之勇”,理智的判断和情感上向上的力量同样重要,这种判断就是对自我的认识,正如绘本大师李欧·李奥尼在《时间的书》中所写,“唯有知道自己是谁的人,才能以宽容之心进行社会性的活动。”
孩子的勇气从哪里来?当然,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习惯、处事方式直接影响孩子对勇气的认知和态度,除了“身教”,优秀的绘本也能帮助家长向孩子“言传”勇气的内涵。孩子的意识形成是从具体到抽象的,“勇气”这个词语或许很难理解,但那些真真切切的小故事、精彩的图画、勇敢的主人公,更直观、也更形象地表达“勇气”这个词的一切。
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希望图画书里的小勇士们能带给孩子同样的勇气和成长的力量。
《勇气》:孩子的第一本勇气之书
作
出
什么是勇气?
勇气,是你第一次骑自行车不用安全轮;
勇气,是你有两块糖,却能留一块到明天;
勇气,是刚搬到新地方,你大方地说:“嗨,我的名字叫韦恩,你们呢?”
勇气,是和别人吵架后你先去讲和;
勇气,是寄情人卡给你暗恋的她,还签上你自己的真名……
《第一次上街买东西》:第一次,勇气之旅
作
出
对一个五岁的孩子来说,“第一次”独自上街去买东西,那可是个伟大的探险啊。虽然只是去离家不远的街口小店,可对小主人公美依来说充满着一桩接一桩的冒险事件……当孩子们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也仿佛和主人公一起经历了这些冒险。林明子敏锐地把握住儿童的心理特点,害羞、胆小、委屈——当小美依顺利完成妈妈布置的任务,也获得了下一次面对“第一次”的勇气。而林明子一贯柔和的笔触更让整个画面充满了甜美和温馨。
《勇敢的艾琳》:历经磨难,体验成长,收获勇气
作
出
勇敢的艾琳为了帮妈妈把做好的晚会礼服送到公爵夫人手里,毅然走进风雪中。面对狂暴的暴风雪,艾琳无畏地前行,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走,背对着雪倒退着走,之后摔倒、脚扭伤、迷路;而同时,她的内心也在经历着选择、犹豫、彷徨、恐慌和挣扎……故事的结尾是圆满的,艾琳最终将礼服送到了公爵夫人手里,并被安全送回到她与妈妈所拥有的那个温馨的家。坚定的信念总可以战胜一切,她勇斗狂风,克服重重障碍,圆满完成了她的使命。相信所有读过这本书的孩子们,都会为艾琳的勇敢和坚持发出欢呼。
《小黑鱼》:勇气与协作的经典之作
作
出
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就在于它的意蕴之丰富,历经几十年的时光依然能让读者从书中获得新的收获。
《第五个》:黑暗与未知背后的勇气之力
作
出
孩子是伴随着许多恐惧感长大的。一定有孩子怕黑,也一定有孩子怕看医生。可是,把这两个元素结合在一起的绘本《第五个》却是一部格外温暖的作品。黑乎乎的玩具诊所里坐着五个小伙伴——没有翅膀的小企鹅,少了个轱辘的小鸭子,打了绷带的毛绒熊,发条坏了的青蛙和折断了鼻子的小木偶。他们面对着一扇紧闭的大门,紧张不安。“门开了,出来一个/进去一个/还剩一个”。在书的最后一页,医生叔叔终于出现了,而小木偶一声“你好”让孩子先前的恐惧一扫而光,温暖的灯光、和蔼的医生,原来门的后面也不可怕嘛!
《魔奇魔奇树》:因爱激发的勇气,熠熠生辉
作
出
豆太是个非常胆小的孩子,他最怕黑漆漆的夜晚,因为,他和爷爷住的小屋旁边,有一棵可怕的“魔奇魔奇树”。可是,有天晚上爷爷病了,为了下山帮爷爷请医生,豆太终于鼓起了勇气……这本创作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绘本,因其包含着深厚的爱,以及永远值得称颂的勇气,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而当勇气是因爱激发,就更加显得可贵。豆太为了救爷爷奋勇奔跑的情景,以及那幅明亮的魔奇魔奇树的璀璨画面,无论何时来看都一样令人震撼。彭懿说,“这种最朴素的情感,是人类永远也不会消失的情感。”也愿每个孩子都能像豆太一样,充满爱与勇气。
《高空走索人》:追求梦想与心灵自由的勇气之书
作
出
本书的主人公菲利普•帕特历史上最伟大的高空钢丝杂技演员,他的梦想是到纽约世贸双子星大楼的楼顶间进行高空走索。400多米的高空,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他想尽种种办法,最终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好几次,大楼之间的风刮来,菲利普随着风微微摇动。
他感觉,那是大楼在呼吸。
他不害怕,
他觉得宁静、快乐,而且无比自由。”
这是一颗勇敢自由的心在纵情歌唱……《高空走索人》不仅可以告诉孩子们何为勇敢,也更能为他们带来开阔自由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