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绘本里的老故事

标签:
育儿 |
在我们还没听说过“绘本”这个词的年代,无数中国孩子都是读着版本各异的《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长大的。后来,我们接触了绘本,在绘本里竟然又遇到了那些熟悉的情节和人物,心里不由得涌起丝丝感动和惊喜。经典的童话和民间故事给了绘本作者不竭的创作灵感,而这些故事经过漫长岁月的打磨,也会通过新作者的再演绎和新读者的再阅读,不断地焕发出新光彩。
《狼和七只小羊》
原著:[德]格林兄弟
绘:[瑞士]菲利克斯·霍夫曼
这个故事在全世界都家喻户晓,在中国也不例外。但有可能你压根就不知道它其实来自《格林童话》。
《狼和七只小羊》是《格林童话》中最经典的作品之一,也是瑞士画家菲利克斯·霍夫曼为了安慰生病的女儿,创作的第一本绘本。一经推出便荣获该年度德国儿童优秀插画奖,并荣登美国《号角图书》年度好书榜。书中运用了大量的木黄色、灰绿色和红棕色,营造出古朴的质感,仿佛让人置身于几百年前的乡野之中,立刻感受到这是一个古老的故事。
《莉斯贝特·茨威尔格世界名著绘本》
原著:[丹麦]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德]格林兄弟等
绘:[奥]莉斯贝特·茨威尔格
莉斯贝特·
《鞋匠和10个小精灵》
原著:[德]格林兄弟
绘:[日]林水穗
画家林水穗在谈到创作这部作品的初衷时是这样说的:“《两个神秘的小鞋匠》是格林童话中一个温馨的小故事,想必大家已经十分熟悉。早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就听过这个故事,并且深深地喜欢上了它。但是那时候,我的脑子里有很多关于这个故事的问题:小精灵是怎么认识老爷爷和老奶奶的?为什么要帮助他们?小精灵们为什么能把鞋子做得那么漂亮?
今天,当我为孩子们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更希望孩子们能了解:老爷爷和老奶奶得到了小精灵们的帮助,是因为他们怀有一颗乐善好施、懂得感恩的心。即使自己过着清贫的生活,也愿意将食物分享给其他需要的人。这样的人将会更容易感到幸福和顺心。”
分享和感恩就是快乐的秘方,读到这本书的孩子一定都能成长为快乐的人。
《风铃草姑娘》
原著:源头已不可考,这个故事拥有一个太多人书写过的母题,在意大利、法国和德国出现过多个版本,最著名的是《格林童话》中的《莴苣姑娘》(又译《长发姑娘》)
作者:[美]保罗·欧·泽林斯基
绘:[美]保罗·欧·泽林斯基
著名绘本大师泽林斯基在详细考察的基础上,撷取各个文本的精华,将美丽的风铃草作为长发姑娘的象征,用自己独特的视角重新阐释了这一古老的故事。书中的画面闪耀着温暖而柔和的金色光泽,人物形象立体丰满,构图均衡和谐,散发出典雅的韵味,让人想起拉斐尔、伦勃朗等文艺复兴大师的名画。作者凭借对人性的深刻把握,用细腻的笔触展现出了人物最为微妙的心理活动,将图像与文字完美地融为一体,使本书成为了童话绘本的典范之作。
本书是凯迪克金奖获奖作品。
《拔萝卜》
原著:[俄]阿·托尔斯泰
译写:[日]内田莉莎子
绘:[日]佐藤忠良
拔萝卜,拔萝卜
嗨吆嗨吆,拔萝卜,嗨吆嗨吆,拔不动,
老太婆,快快来,快来帮我们拔萝卜。
这是中国孩子非常熟悉的一首童谣,1957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拔萝卜》动画片,区别只是把主角从老爷爷换成了小兔子。
其实这是一个来自俄罗斯的故事。在儿童之友出品的绘本《拔萝卜》中,画家佐藤忠良非常好地把握了这一特点:人物是典型的斯拉夫相貌,连服饰都精准地还原了套鞋、头巾和毛外套等俄罗斯民族的传统服装。松居直先生盛赞这本书“是许多种《拔萝卜》中最好的一本。
《桃太郎》
原著:日本民间故事
改编:[日]松居直
绘:[日]赤羽末吉
不用多说,《桃太郎》不仅在日本家喻户晓,在中国也是流传最广的日本民间故事。作者松居直为日本绘本之父、福音馆书店的创办者。绘者赤羽末吉则是亚洲首位国际安徒生奖的获得者,爱心树童书出版有他的另一本作品《苏和的白马》。
松居直和赤羽末吉将桃太郎的故事改编成绘本后,赋予了它新的生命力。赤羽末吉在创作中融入了水墨画的创作手法,使得画面带有浓郁的东方气息,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该书出版后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并荣获多项日本儿童图书最高奖项。
《木匠和鬼六》
原著:日本民间故事
改编:[日]松居直
绘:[日]赤羽末吉
《木匠和鬼六》同样是松居直和赤羽末吉合作的作品,同样改编自日本的民间故事。
木匠要在水流湍急的大河上架桥,河里的鬼答应帮他,却要眼珠作为回报。桥很快就架好了,木匠不想把眼珠给鬼,鬼就又出了个难题刁难木匠,木匠又该如何应对呢?
书中极具水墨神韵的黑白页与彩页相交替,凸显了故事发展的节奏和脉络。色彩运用上也透着浓郁的民间风情,石榴红、宝石蓝、米黄、层次丰富的草绿,搭配出一种别致的韵味。
值得一提的是《木匠和鬼六》这个故事与《格林童话》中的《侏儒妖》很像,感兴趣的读者不妨对比着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