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爱心树童书
爱心树童书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475
  • 关注人气:2,96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你,本来的样子

(2014-03-05 14:43:24)
标签:

爱心树

小熊可可

唐·弗里曼

温情

依恋

育儿

分类: 爱心树世界杰出绘本选

爱你,本来的样子

    那晚,书店即将打烊。

壮儿正将看过的书逐一收回书筐,并转手递给我一本:“妈妈,我想买这本”。接过书,巧了,恰是我也很喜欢的一本。虽然价格不菲,还是决定帮他买下。惯性地,我开始检视书籍有无残次。不巧的是:精装硬壳的封面,上、下端各有一处因运输捆绑而勒出的扎眼的宽宽的凹痕。

“换一本吧,”我将书递还给壮儿,“封面勒坏了。”

壮儿接过书看了看,随即把书抱在怀里,淡淡地说:“不了,就这本吧,有印子也没关系。我拿到是这样,它就是我的书了,总会有人拿到的。”边说,边拖起书筐把手向收银台走去,留给我一个略显瘦小但坚定的背影。

我愣在原处回味着儿子的话,半晌无语。脑中穿越一般浮现出唐•弗里曼笔下《小熊可可》一书:书中穿着绿色灯芯绒裤子、掉了一粒纽扣的小熊可可,女孩丽莎和她的母亲。

《小熊可可》的故事诞生于45年前,同样发生在商场中。现在,它终于来到了我们的面前。请大家且随着我的文字,一同重温……

         故事的开局,聚焦在大商场的玩具柜台,始自玩具们对 “被带回家” 如出一辙的期盼。

玩具们拥有同样柔软的身体、讨喜的表情,同在期待着有人能带他们回家。小熊可可,也位列其中。随着镜头拉远,画面左下一隅的玩具柜与商场庞大空间的内景对比,在文字之外呈现着:渺小的可可,不过是大商场万千待选的商品之一。

一天清晨,女孩丽莎的出现带来了希望。但丽莎的妈妈并没有像可可一样读到丽莎眼中的期待,“今天已经花了太多钱”、“他看起来不怎么新”、“掉了一颗纽扣”,仅三个理性、堂皇却又略显牵强的理由,便阻断了小熊可可与丽莎彼此间情感的连接。分别时,可可与丽莎以相同的不舍对望,而妈妈早已身心向外。

可可听到妈妈提及:遗失的扣子——扣子,成为实现“被带回家”这个愿望至关重要的因素。“今天晚上我就要去找找看”的念头,结束了引人入胜的开局,在悬念中将故事带入第二幕。

夜晚降临,小熊可可爬下玩具柜,意外地由滚梯带入家居展厅。“我早就想爬山啦!”、“我好像一直就想住在一个宫殿里。”读着文字,我们也读到小熊可可内心的种种愿望。那个瞬间,似乎他已然不仅是一只玩具熊,他已走出故事,真实地步入我们的生活。

在床垫上,小熊可可意外发现了自己要找的“纽扣”。理性提醒我们:那并不是纽扣,但感性却使我们希望可以助他一臂之力将其摘下。“纽扣”脱落时引发的翻滚与撞击声引来值班的警卫,也终结了小熊可可为自己所努力尝试的探险之旅。看到可可释然地在玩具柜里安睡,书外,我们这一颗悬着的心也得以暂时放下。

但,悬念依旧:小熊可可最终会有自己的“家”吗?

第三幕,在第二天清晨丽莎温暖的笑容中开场。

丽莎用自己存钱罐里的钱买下了小熊可可。她终于可以带他回家,甚至急切到连包装盒子都不再需要。在丽莎的房间,可可坦言道:“我一直一直就想要个家!”丽莎让可可坐在腿上,为他缝纽扣——小家伙不惜探险去找寻的纽扣。对于可可,纽扣是他的心结——当初被妈妈“拒绝”的心结;而对于丽莎,纽扣却是使可可“更舒服些”的成全。当丽莎喃喃地道出“我喜欢你本来的样子”——这份淡然,与曾经抱着带残的书走远的壮儿,何其相似?

一路阅读,我们在故事与现实间游走,在感性与理性间碰撞,在孩子的内心与成人的视角间穿越……却最终,被唐•弗里曼笔下借丽莎口中说出的这一句“爱你,本来的样子”,击中内心最柔软的一隅。

在小熊可可与丽莎紧紧的拥抱中,故事落下帷幕。

我们似乎来不及去赞叹唐•弗里曼如何出色地结构出这段故事,吸引着读者一页页停不下手地去翻看;来不及去慨叹他如深黠二十年间观看过的百老汇的每一场演出,并娴熟地将其运用到图画书故事每一幕场景的设置及安排中;来不及称赞他木刻风格般黑色线条的质感、水彩淡淡的晕染、光线色彩对比的运用及对故事气氛、人物心境的烘托;来不及品评他“即便是纯幻想题材,也要符合逻辑”的创作原则……

此刻,我们的内心:种种思绪似乎刚刚在故事中找到出口,一切都无言地、感性地沉浸其中……无论童年或者当下,与书中的小熊可可一样,书外的我们何尝不曾渴望这份来自周围,如此无任何附加条件的接纳呢?故事的魅力,正源自其本身的朴素与真挚吧。

回溯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才发现,那些看似的不经意间,常常隐藏着对成人深深的触动。远离童年、步入成年的我们,早已习惯理性地运用各种社会、人文、个人的标准计较得失、挑剔不足、苛求完美……于无形间树起一道道的屏障,隔离、阻断了那些原本同样真实存在的不完美及其与自己的连接;少了那份若是真爱,便“爱你本来的样子”的真实与接纳;少了那份因真实与接纳而成就的淡定且从容的心态,相伴前行;少了那份因淡定且从容而带来的责任与承担。

或者,那才是我们寻求的真正的内心成长。

翻开书,让我们以读书声赋予故事人物鲜活的生命,在现实与书本的故事中,感性回归:若爱,就爱你本来的样子——由当下,陪伴自己、陪伴孩子接纳生活中某处不完美的真实,累积内心的成长,步入未来的样貌……

                          

                                                                                                                                                

                                                           游走的小步点/

爱你,本来的样子

爱你,本来的样子

爱你,本来的样子

爱你,本来的样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