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爱心树童书
爱心树童书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838
  • 关注人气:2,96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养育知识】培养健康口味的宝宝,从孕期做起——摘自《母子健康》

(2014-01-14 10:00:53)
标签:

陈鲁

母子健康

宝宝口味

科学养育

育儿

分类: 专家导读

培养健康口味的宝宝,从孕期做起

编辑|lulu   |陈鲁

【养育知识】培养健康口味的宝宝,从孕期做起——摘自《母子健康》

1.胎宝宝能感受、记忆各种口味呢

研究证明,如果孕妇吃了含有大蒜油的颗粒,一个小时后抽出的羊水味道会比没有吃这种颗粒的孕妇的羊水气味浓重,并且散发出大蒜味道。超声波观察胎儿的活动发现胎儿会吞食母亲的羊水。怀孕三四个月后,胎儿的闻觉、味觉系统已经能用了,4个月开始能尝出羊水的味道啦。

出生头几天的婴儿,如果母亲的乳房一只沾有子宫羊水的味道,一只是母体的自然味道,更多新生儿会选择前者。为什么呢?因为胎儿能闻出、尝出“习惯了”的羊水的味道。但再过几天,当婴儿习惯了母乳自然的气味,就不会选择沾有羊水味道的乳房了。(但是,如果一只乳房被洗干净没有了母体自然气味而另一只乳房有母体自然气味,更多新生儿会选择后者哺乳。)

 

2.你在吃什么味道,你的胎宝宝也在跟着你品尝

    有不少实验证明,哺乳期母亲如果进食胡萝卜、大蒜、香草等口味的食物,母乳中也含有这种口味。记得某天我给两三个月大的女儿喂奶的时候,突然发现她的嘴中流出蓝黑色的液体,我大惊失色,定睛一看,竟然是母奶成了蓝黑色。再一想,自己当天早些时候吃了不少蓝莓。想想真是神奇,除了口味,就连食物的颜色都能进入妈妈的奶水之中!

 

3.孕期、哺乳初期母亲进胎儿、儿口味有影响

    美国城。46位在怀孕期最后三个月的妈妈们被随机分成三

第一被指示未来连续三周、每周四天喝300mL卜汁。宝宝出生后的两个月哺乳期中,再连续三周、每周四天喝300毫升泉水。我们就叫这组“胡萝卜汁+水”组。第二组和第一组正好相反。孕期的三周喝水,哺乳期的三周喝胡萝卜汁。我们就叫这组“水+胡萝卜汁”组。第三组呢,孕期三周、哺乳期三周都是喝水。我们就叫这组“水+水”组。在规定的时间段外,她们可以随意喝水和别的饮料。但是,三组妈妈都不能额外吃胡萝卜或者喝胡萝卜汁。

宝宝们5个多月的时候,妈妈们带宝宝来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一次让妈妈为宝宝用白水泡的米糊,另一次让妈妈喂宝宝胡萝卜汁泡米糊。宝宝吃了多少米糊被精确称重。妈妈被要求填表表示宝宝喜欢米糊的程度。全部过程宝宝的面部表情特写被录像。

结果是,孕期或者哺乳期妈妈喝胡萝卜汁的那组宝宝,相比妈妈只喝水的那组宝宝,当吃胡萝卜汁泡的米糊时,表现出较少的负面表情,妈妈们也觉得他们更喜欢吃这种口味,宝宝吃的量也大。科学家也在别的哺乳动物比如猪、兔子等发现了这个相关性。

 

4.后胎儿、婴儿期口味的发展

胎儿、婴儿早期习得的口味喜好宝宝再大些能保持吗?让我们来看另外一个研究。

102名四五岁的宝宝参与研究。在婴儿期,他们当中25%的人喝普通牛奶配方奶,25%喝豆基配方奶,50%喝蛋白水解配方奶。三种配方奶口味各不相同。普通牛奶配方略甜酸,豆基配方奶更偏酸,蛋白水解奶则有浓重的酸苦的味道。研究人员让这些学龄前儿童品尝三种苹果汁。一种是超酸柠檬口味的,一种是加了柚皮素的超苦口味的,一种是正常苹果汁。结果,婴儿期喝蛋白水解配方奶的儿童相较另外两组儿童更喜欢超酸口味苹果汁。而婴儿期喝豆基配方奶的儿童更喜欢喝带苦味的苹果汁。

那宝宝再大些呢?初步证据显示很可能。有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的宝宝如果在婴儿和儿童期喝过某种口味“怪异”的特殊配方蛋白水解奶,青春期时,为了配合治疗他们大多能不费力就再次喝这种奶。

蛋白水解配方奶一般是当宝宝对普通配方奶过敏后医生才推荐喝的。研究也发现,如果是宝宝在5个月前开始喝这种奶,最容易接受。

 

5.口味喜好——不要被基因误导

研究証明,虽然有基因引起的个体差异,新生儿的共性是喜欢甜的、香的东西,而不喜欢酸的、苦的、臭的东西。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人类吃的是野生植物和动物。野生植物中口味偏甜的,相较于口味苦涩、奇酸的更有可能是无毒的、有营养的。味道偏香的(比如烧焦的肉类)更有可能是高蛋白、高卡路里的,更能抗饿。臭的东西往往是腐败的,会致病的。人类进化过程中,有利于人类生存的特点被溶入了人类的基因。

    这种特性帮助了原始人生存,但对现代人的饮食会造成挑战。

首先,原始人虽然好甜好香,但是他们吃不到冰淇淋、糖果、饼干、蛋糕。原始人虽然不喜欢苦、酸,但是他们常常也是没有办法要多多尝试不同的野菜野果。现在的宝宝,首先不用通过对苦、酸、臭的排斥来保护自己不吃到毒物——这一关现代生活知识、大人已经替他们把了。对甜、香味的自然好感又能被花样众多的甜品来满足。而甜的、香的食物常常是多重加工过的、高糖分、高卡路里、维生素纤维含量少、甚至含有污染的。

当宝宝对甜、香的自然好感被易得的食物无限满足,宝宝就失去了很多接触苦、酸口味的机会。而宝宝排斥蔬菜的重要原因是他们不喜欢蔬菜中的苦、酸等自然口味。每一天,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两岁以下的美国儿童不进食一样蔬菜和水果,中国幼儿挑食现象也很普遍。而让人忧心的是,研究发现婴、幼儿期的蔬果摄入量会和青少年期的蔬果摄入量相关。

 

6.“多样化效应”和“八天法则”

那如何让宝宝形成吃高营养蔬果的习惯呢?前述研究告诉我们,要影响宝宝口味越小越好:胎儿、婴儿做起。那是否就要像研究中的妈妈那样持续喝很多胡萝卜汁呢?或者喂宝宝蛋白水解奶呢?不用。

科学家们提出了“多样化效应”,就是说,尽早让胎儿、婴儿接触、习惯多中多样的口味。最先是研究发现牛、马、羊、老鼠等动物如果在出生后被喂食口味多样化的食物,长大后更容易接受没有接触过的口味。意思就是“我吃过的口味多了,再多一种也没关系。”

但具体细节也有讲究。研究发现,当让宝宝接触一样新的食物的时候,如果宝宝首次表示反感,还要继续让宝宝接触这中食物,平均要连续八次让宝宝接触这重食物,宝宝就会开始接受。“接触”这个词是关键。就是说介于“看看”和“大口吃”之间,日常的说法就是“尝尝”。我们就叫这个方法“八次接触法则”吧。

在另外一项研究中,四五个月大的宝宝被随机分成了三组。第一组宝宝连续八天都吃青豆角泥,第二组宝宝连续八天每天在正餐之间(当点心)吃一种不同种的蔬菜泥(不包括青豆角泥),第三组宝宝连续八天每天在正餐时、正餐之间吃两种不同的蔬菜泥(也不包括青豆角泥)。结果发现,只吃青豆角泥的那一组宝宝,8天后能吃更多的青豆角泥,说明宝宝更能接受那种口味。但是,这组宝宝接受别的蔬菜的能力没有增强;第二组宝宝和第一组宝宝相似;第三组宝宝表现最为喜人,8天后能更大量进食八天种尝到的各种蔬菜,同时,对于没有接触过的青豆角口味,也能更好接受。还有一点窍门,就是第三组宝宝每天配的两个蔬菜,不都是新的,其中一种是宝宝已经接触过的。

这个实验的结论很重要——坚持、多样化、频繁、新旧食品同时呈现能增强宝宝对各种蔬菜的接受能力。

 

 

陈鲁说:这个话题让我想起了大禹治水。水来了,大禹的父用堵的方法,没有效果。大禹用疏的方法,成功了。宝宝健康习惯的培养,“少吃零食”、“杜垃圾食品”的建像“堵”。而用科学的方法宝宝造条件培养健康的口味就是疏了。祝愿大家有意、灵活地使用科学原理,养出一个吃蔬果的宝宝。

 

陈鲁,纽约大学认知与发展心理学博士,现任纽约市立大学李曼分校心理系副教授。曾任美国心理学会,美国儿童发展研究学会,纽约科学院,美东心理学会,日本语言科学学会会员。著有畅销书《0~6岁A+育儿法》。

 

                                    本文摘选自《母子健康》2014年2月号【科学有话说】栏目

                                    配图选自即将上市新书《我最喜欢的水果和蔬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