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单纯不是件简单的事——《噗~噗~噗》

(2012-05-02 09:12:32)
标签:

爱心树

噗噗噗

鸟英雄

育儿

分类: 爱心树世界杰出绘本选

单纯不是件简单的事——《噗~噗~噗》

单纯不是件简单的事

 

/鸟英雄·  华(儿童美术教育者、儿童阅读推广人)

 

“从前……最最从前的从前……天上什么也没有,地上什么也没有……不知过了多久,忽然,“噗”的一声,大地上鼓起一个包包……”

如果为小朋友讲《噗~噗~噗》这本书,在诸多种演绎方式中,我个人喜欢这样的讲法,听起来很有点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创世神话的味道。原始先民有最流畅的想象和最单纯的表达,打个嗝儿就可以创造出天和地,太阳月亮可以吃进去再吐出来,鲶鱼拱一拱背可以变出山,猪婆凹一凹肚皮可以成大海……先民解释宇宙和世界的诞生,只用最简单最直接的逻辑,被文明熏染得头脑复杂的现代人,看到祖先描述那些开天辟地的伟大事件,就像描述吃喝拉撒那样简单,不免惊诧。殊不知,人类蒙昧时期的思维方式正与儿童思维完全相通。

《噗~~噗》是一本奇特的图画书,幼儿们会一把将它从书架上抓下来,大人们翻开看时则往往不知所措,“什么意思啊?”“怎么给孩子讲呢?”对于画面如此单纯,情节如此简单,文字如此之少(少到只有几个象声词)的绘本,成年人不免感到底气不足。这时候你就发现,成人的表达多么依赖文字呀语言呀情节呀图像呀这些东西,一旦失去这些“拐棍”,就变得不会走路。孩子是靠直感看世界的,不需要拐棍,甚至不需要走路,“嗖”的一声直接抵达目的地。难怪儿童会对这本书热捧,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元永定正的大胆,成年人能做到如此地道的儿童性实属不易。

对于几个月到一两岁的幼童,世界上有两件事特别有吸引力,一是吃,一是拉。进食和排泄既能带来快感,也能带来成就感。《噗~~噗》的故事线集中在这两件事上,“拉”的动作由“吐”代替,依然是强调一进一出。吃进去再吐出来,肚子里发生了什么事?令孩子猜想,勾起他们的好奇心。

另一种吸引孩子眼睛的对比是大和小。“噗~噗~”几声拱出地面的大家伙一口吃掉小家伙,吐出一个小球,翕然变成顶天立地的大球,“砰”地一声炸成碎片。忽大忽小自由转换带来的神奇感,让孩子们大呼过瘾。

不得不感叹日文中象声词的丰富,其数量远多于现代汉语,使得这本经典绘本的翻译很有挑战性。日语象声词能够表现大家伙愣头愣脑的生长状态,小家伙伶俐跃动的生长状态,闻其声,辨其性,鲜活生动。一个简单的吹气声,也会因情绪不同力道不同而配以相应的象声词。从空寂无有,到热闹饱满;从悠然缓慢,到激烈迅疾,几乎一切状态和情绪都有相应的音效配合。我们在传译的过程中难免有所损失,但不妨回想幼儿牙牙学语时自造的词语和声音,会惊喜地发现两者有极大的相似度。

这本看似随便画出的绘本,其实有着严谨的章法。仅从色彩方面举例,冷色和暖色会随着情节推进和情绪变化而交互使用。像一开始空无一物的寂静,使用完全冷静的蓝色调,随后出现的“鼓包儿”,随着翻页开始逐渐变黄,进而橙黄,进而红色,这是情绪的升级。直到这个红头红脑的大家伙一口吞掉绿油油的小家伙,让读者见识到它的霸道。然后呢……吃饱的大家伙由红转黄,再转蓝紫,是它平静下来的表示。但是它随口吐出的小“泡泡”,却“嗤嗤嗤”地涨大,红里透黄,火爆的程度可见一斑。当它涨到极点砰然爆裂,画面到达高潮。高潮之后,四散飞去掉碎片带走能量,画面由暖色转入冷色,回到开篇时的原点,一切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然后呢……“噗~~噗”,新的一轮生长即将开始了。

当成年人习惯了在阅读时寻找中心思想,习惯了欣赏具象的造型和跌宕的情节,面对单纯难免不知所措。要知道单纯不光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为孩子做图书,要时刻记得单纯的眼睛喜欢看单纯的表达,《噗~~噗》就是用再单纯不过的手法,描绘了一个再单纯不过的故事,那我们就用再单纯不过的心态,读给再单纯不过的孩子们听吧——我想这就足够了。

适读年龄:1-3岁

            单纯不是件简单的事——《噗~噗~噗》

            单纯不是件简单的事——《噗~噗~噗》

                 单纯不是件简单的事——《噗~噗~噗》

                单纯不是件简单的事——《噗~噗~噗》

                单纯不是件简单的事——《噗~噗~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