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爱心树乡愁外公的旅程育儿 |
分类: 专家导读 |
临近年关,办公室里的思乡情结越发严重起来,关于乡愁这个复杂又有点沉重的话题,自然成了大家讨论的热点。是不是该给孩子讲讲乡愁呢?同事介绍了一本书中的一段文字,觉得不错,分享给大家。
20世纪50年代,慕尼黑,一群小男孩在伊萨河畔玩耍,依格拉兹却穿着白衬衫和熨烫得很整齐的短裤,一直默默地坐在一边。男孩们喊道:“依格拉兹,你怎么不过来一块玩儿?”
依格拉兹闷闷不乐地回答:“我要去米尼(亚德里亚海边的港口城市)。”
——慕尼黑晚报评论员,希格•撒缪尔
乡愁是一种最深沉的痛苦。尽管是和父母、兄弟姐妹们一起出游,可是有的孩子仍像受到什么刺激似的闷闷不乐,精神萎靡,睡觉、吃饭都提不起精神。原来他想家了,想念家中的小刺猬,想念自己小碗李的玉米麦片,怀念家门前每天呼啸而过的公交车,怀念躺在自己小床上的舒适。
思乡,也许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痛苦,是需要体会的经验,也许是成长中必然的经历。
一个14岁的瑞士女孩认真地说:“如果缺乏这种体验,就很难理解其他的孩子。”她说得有道理,正式乡愁使我们更加体会到家的感觉,更加懂得了生活习惯所包含的意义。
在如今这样一个流动性很大的社会里,思乡的情绪常常会伴随着我们,这是忠实与归属的必然代价。但是,没有港湾就没有起航。孩子的生活既需要多方面的视角,同事也需要自己的定位;既需要时间的延续,也需要空间的统一。建立时间观,是为了使孩子能够理解世界历史的连续性,懂的没有历史也就没有未来的道理。建立空间观,则是为了帮助孩子理解全球是一个一体化的空间,找不到时空的归属感的人也不会有责任感。
总之,我们要尊重孩子的乡愁,不要嘲笑他们,也不要试图改变他们。一个被思乡情绪困扰的孩子,尽管心灵上十分软弱,但这种软弱更体现出他们对故乡的强烈感情。
当一个孩子尝过乡愁滋味再回到家乡时,他对家乡的理解便不同了。孩子已经换了一种眼光来看它,内心似乎拉开了一点距离,原来司空见惯的事情变得亲切起来。就这样,他在思想上为下一次分别、有力或者搬迁做好了精神准备。海蒂的故事大概就是一个很经典的例子。
还有鲁宾逊漂流的经验:我们为旅游写单的东西一定要节省使用,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及时地买到,需要带上足够的储备,这也是在培养孩子们的生存经验。所以日本有一句谚语:“爱孩子,就送他去旅游吧。”
你和孩子一起观察过变色龙吗?这个小动物一旦接到外界的警告信号,就像变魔术一样,马上变换自己的颜色。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它还是原来的自己!我们不妨想一想,狗狗搬家后是如何适应新窝的?花草换盆后又是怎样存活下来的呢?
……
孩子们既需要有深厚的乡情,也需要漂泊的游历。
最后,书中建议说:
让每个孩子都知道什么是乡愁。
给每个孩子提供一次克服乡愁的机会,如幼儿园的集体郊游或是一次旅行。
……
——节选自《小脑袋,大世界》北京出版社
你和孩子一起观察过变色龙吗?这个小动物一旦接到外界的警告信号,就像变魔术一样,马上变换自己的颜色。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它还是原来的自己!我们不妨想一想,狗狗搬家后是如何适应新窝的?花草换盆后又是怎样存活下来的呢?
……
孩子们既需要有深厚的乡情,也需要漂泊的游历。
最后,书中建议说:
让每个孩子都知道什么是乡愁。
给每个孩子提供一次克服乡愁的机会,如幼儿园的集体郊游或是一次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