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几句关于《小房子》的题外话(阿甲)

(2010-04-22 10:19:20)
标签:

育儿

分类: 专家导读

    前几天见到《小房子》了,特别开心。一来是翻译了一年多的书,差不多与《勇气》一起译完的,终于见面了;二来这本书做得实在是非常漂亮,在印制上几乎无可挑剔。翻开这本书,不知怎么有一种十分怀旧的感觉,这是这本书本身的气质,也多少有些个人的缘份在里面。

    在我翻译或者参与前期整理、策划的图画书中,这是一本最让我喜欢的书,它的名字很小——小房子嘛,但故事很大气,讲的是从乡村到城市的沧桑变迁,风格柔美却不做作,语言直白到小孩子都能听懂,但情感非常含蓄,不动声色,娓娓道来。在不断的重复、展开中,故事竟然能推向激动人心的最高潮。最后合上书本时,久久回味。第一次读给筱音听时,我们都特别投入,读完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这本书台湾也有一个很成熟的译本,由“小大读书会”的掌门人林真美翻译。另一本《石头汤》也有很成熟的译本,是台湾儿童文学界的泰斗之一马景贤老先生的译本。我好像一上来就要挑最难对付的事情来做,有点自不量力的味道:)

    不过林真美的译本虽然读起来很顺,但多少也有一点缺憾,可能她主要是从日文版转译的,少了一点东西又多了一点东西,有点译写的味道。特别是原文在排列上有一种建筑上的美感,对照起来,台湾的译文显得有点碎了。但不管怎么样,我还是打醒十二分精神来做了这件事。我玩了一个文字游戏,要求自己,尽可能译文每一行都能接近原文的长度。这多少会使人读起来没有那么的顺畅(什么事都会有损失吧),但排出版来却非常好看,跟原版很接近,这也有赖于编辑的悉心努力。

    总之,虽然有点王婆的嫌疑,但这本书的简体中文版实在很想夸一夸,除了译文还可以商榷一下,其它的要素确实已经接近完美了——漂亮的书衣、雅致的精装封面(好像是剪纸的图案)、内页的用纸、排版、印刷、装帧……让人爱不释手,都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原作的味道。

    但我要非常遗憾地告诉大家,译文有一处明显不妥之处,就是第37页的第9行“当小房子看到绿色青青,听到鸟儿歌唱,”,英文原文是“when the Little House saw the green grass, and heard the birds singing, ”显然,这里至少应该翻译成“绿草青青”。我看到之后,非常难受,仔细查了原始的译稿,发现哪一次的译稿都是“绿色青青”,可能是最初的键误,然后一直成为盲点,从头到尾都没有发现,真是奇怪。这一次编辑小姐过于信任我了。我感到非常非常抱歉!希望下一版中能来得及改正过来。

    另外,这本书的原画其实也有一点瑕疵。画家维吉尼亚·李·伯顿可能当时没有留意,在北半球看月亮,新月开口向左,残月开口向右,很好记的,残月就是“C”型,在南半球正好相反。但是这本书的第4页和最后一页画到新月、残月时,都正好反过来了。如果是南半球的读者倒也没什么,北半球的读者就需要特别留意一下。所以这本书的最后一页,我也新月这个词隐去了,本来是“一弯新月升起来”,我改成了“弯弯的月亮升起来”。主要是编辑不愿意让图上的月亮改成反向,这种选择也是合理的,著名的瑕疵也不妨保留下来。

    世事无完美。但我还想再说一遍,非常非常喜欢《小房子》这本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小房子
后一篇:石头汤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