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企业文化,合规反腐,强化合规 |
从撰写合规报告入手强化企业合规经营
王志乐
大约十几年前,在一些MBA的课程中企业主要责任还被确定为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强调企业经济责任的同时,也在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企业责任是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责任在内的一个不可分割的全面的责任体系。
最近10多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公司强化企业责任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从强化经济、社会和环境在内的企业全面责任,到强化合规反腐的企业全球责任,全球公司的责任理念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全球企业界这一新的发展趋势对我国企业是一个新的挑战。
我们认为,中国企业,特别是走向世界对外投资的中国企业,应当适应这一新潮流,不断强化企业全面的和全球的责任。撰写合规反腐报告则是强化企业合规经营的抓手。
1,全球公司强化企业责任的新趋势
最近几年跨国公司强化企业责任的趋势出现了新的动向,强化合规经营成为跨国公司发展的新趋势。
2008年底西门子公司因商业贿赂问题以14亿美元与美国和德国有关执法部门和解。这一事件是全球企业合规反腐的里程碑。通过调查和研究跨国公司在华经营中存在的合规问题,我们于2009年底撰写了《合规——企业的首要责任》一书。从那以来,全球企业合规反腐又有了新的发展。
最近两年,美英等发达国家以及联合国、OECD等国际组织正在全球范围加大企业合规反腐的力度。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设立了第十项原则专家组,每年开会推进全球企业合规反腐。OECD理事会于2009年12月26日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打击国际商业交往中贿赂外国官员的建议》;2010年2月18日,通过了《内控、道德与合规最佳行为指南》;2011年5月底,又推出新修订版OECD《跨国公司行为准则》,此次最重要的修改就是强化供应链合规管理。
美国1977年就制定了《反海外腐败法》(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以下简称FCPA)。近两年来通过创新执法理论和执法手段,美国有关当局强化了查处力度。2011年7月1日英国开始实施《反贿赂法》。法案将与贿赂有关的罪名分为三类:一般贿赂犯罪(包括受贿罪与行贿罪)、贿赂外国公职人员罪、商业组织防止贿赂失职罪。其中防止贿赂失职罪是一个新创造,体现了从重处理到重预防的执法理念的转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跨国公司进一步加强了合规反腐的措施。
商业腐败案和解以来,西门子公司进一步完善了商业行为准则,为整个合规体系提供了框架。超过20万员工完成了合规培训。其最高执行委员会(managing board)内新设立负责法律与合规事务的委员;建立强大的合规团队,目前全球拥有650名全职合规专员,而过去仅有不到100名兼职人员。合规成为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体系一项不可或缺的考核因素。西门子修订和增加了许多合规政策,涵盖了银行账户统一管理、现金控制、礼品和接待、并购交易中的反腐败、捐赠与赞助等等方面。
2010年以来,我们对十余家跨国公司全球总部、20余家跨国公司在华总部和十多家中国企业进行访问调查,了解这些企业在合规反腐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现在许多跨国公司都建立了合规管理体系。在公司治理方面,不少跨国公司与CEO和CFO平行地设立了CCO( Chief Compliance Officer,首席合规官)一职,CCO通常具有很高的级别和独立性,有的进入董事会,有的直接从属于董事长,专门负责预防、监督和处理企业违规行为和事件。
跨国公司强化企业的责任经历了一个不断提升的发展过程。过去,跨国公司强调“股东价值最大化”是企业首要目标。2000年联合国推出全球契约,从那以来,跨国公司普遍强化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在内的全面责任。从2008年以来,以西门子案为标志,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强化以合规反腐为重点的全球责任。
美国反海外腐败法(FCPA)、OECD不断修订的跨国公司行为准则以及2004年全球契约增加反对商业腐败的第十项原则等法律法规和指引,都是规范企业在海外的经营行为。因此,我们可以把近年来强化合规反腐视为企业全球的责任。从过去的股东责任,到全面责任,再到全球责任,反映了全球企业在责任理念方面的提升。
2,中国企业面临合规风险的挑战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还处于早期阶段。刚刚进入市场竞争的一些中国企业往往按照早期市场经济的规则参与市场竞争。唯利是图、不正当竞争等市场经济早期的做法往往被一些企业管理者理解为市场竞争的规则。 90年代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在中国普及和更新的时期。当时,股东价值最大化等企业价值趋向为众多企业所接受。应当肯定的是,重视股东价值是中国企业一大进步。
进入新世纪以来,当跨国公司在中国推进包括社会和环境在内的全面责任时,在中央政府的推动下,中国企业很快地接受和认同了这一国际潮流。2006年以来,许多公司纷纷出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报告或者企业责任报告。2011年沪深两市有531家上市公司披露社会责任报告,120家中央企业中有57家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通过撰写社会、环境责任报告,中国企业强化了企业的全面责任。
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强化企业社会环境责任的基础上正在加大合规反腐的力度。强化合规经营已经成为全球企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包括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内的中国企业面临着严峻的合规风险挑战。
不少跨国公司在华企业商业腐败的丑行被揭露出来。按照美国证交会网站披露的资料,迄今按照反海外腐败法被处罚或和解的跨国公司一共有70余家,其中三分之一在中国涉案。中国有关机构也揭露和打击了一些在华涉案的外资企业。2009年媒体披露力拓公司在华高管收受中国企业贿赂。力拓案是一个典型的跨国公司在华腐败案。
值得注意的是,力拓案固然暴露了国际著名跨国公司面临的严重腐败问题,同时也暴露了中国一些企业受制于“潜规则”而行贿的问题。有媒体根据力拓案的公开庭审资料,披露了一份多达20家、涉嫌向力拓原员工行贿的中国企业名单。力拓案显然不是孤案。从媒体披露的大量资料看,在高速公路建设、房地产建设和医药采购等领域是商业贿赂的重灾区。一些民营企业或国有企业被揭露从事了商业贿赂。中国企业在强化负责任的商业行为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随着中国企业走向海外,一些中国企业合规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在海外被暴露出来。
据媒体报道,中国航油新加坡公司总裁因涉嫌违规经营于2006年3月被新加坡初等法院判决,服刑4年零3个月,同时遭罚款33万新元。该总裁所涉及的罪名包括:发布虚假业绩、违背上市公司董事职责、没有向交易所披露巨额亏损、欺骗德国银行和进行局内人交易等。这是中国公司因违规经营在海外被处罚的一个著名案例。
最近世界银行发布因涉嫌欺诈和贿赂而在一定时期内被禁止承接世界银行资助项目的企业名单(包括其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公司),我国被列入这个黑名单的有12家企业。被列入这个名单在全球竞争中显然处于非常被动和不利的地位。
随着对外投资增加,我国企业在海外面临的合规风险正在逼近。今年4月以来,中国在美国上市的几十家企业更是集体遭遇不断升级的诚信危机。据报道,已经有20多家在美上市企业被停牌或退市。
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员工屡屡成为当地政治和武装冲突的人质,使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风险陡升。有的地区虽然没有发生人员被劫持事件,但是由于当地矛盾激化,中国企业投资项目被迫停止。例如缅甸密松大坝项目在2011年9月底停建。在高风险地区进行经营活动, 任何规模的企业都会面临诸多难以解决的困境。虽然存在挑战,但许多困难可以通过早期的积极举措得以化解。企业在这样的地区开展经营必须特别强调负责任的商业行为,应当特别加强合规经营反对商业腐败。
3,通过强化合规经营化解合规风险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已经从过去主要是硬件竞争上升到软件的竞争,从过去主要是技术、产品的竞争上升到公司责任理念以及公司道德水准的竞争。先进的公司责任理念成为企业制胜的不可或缺的软竞争力。我国企业应该适应全球企业竞争的新局面,通过强化责任增强软竞争力。我们应当借助跨国公司强化公司责任的潮流强化我国企业的公司责任,提升我国企业的软竞争力。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合规反腐已经成为全球化中企业面临的共同风险。我们应该顺应全球潮流,借鉴国外企业和国际组织的经验强化中国企业的合规经营。其中,走出去在海外投资经营的企业在强化合规经营化解合规风险方面面临特别严峻的挑战。
2001年12月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企业积极走出去,在全球范围开展投资和经营。截至2012年8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超过4300亿美元,境外企业近2万家,分布在全球180个国家(地区),形成海外资产近1.6万亿美元。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走出去"的行列中,中国企业在境外的各种经济活动越来越活跃,影响日益扩大,国际社会对中国企业的关注度也进一步提高。国际组织要求中国企业承担社会和环境责任,要求中国企业合规经营。
国外跨国公司早期对外投资往往不承担社会和环境责任,甚至前不久一些国家还默许跨国公司在国外承接项目时通过中介提供贿赂。我国企业刚刚开展对外投资,人家就要求我们承担全面的责任,要求我们严格的合规经营。这些要求或指责确实令人感觉不公平。但是经济全球化潮流推动下,国际组织以及各个国家都按照全球最高标准要求后来者。在这种情况下抱怨是没有用的,只能以强化企业责任和合规经营来应对新挑战。
其实,我国政府部门已经开始行动。2012年4月9日,商务部牵头,中央外宣办、外交部、发展改革委、国资委、国家预防腐败局、全国工商联等7部委联合发布《中国境外企业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这个文件的宗旨在于为鼓励和支持我国企业更好地适应实施"走出去"战略面临的新形势,内凝核心价值、外塑良好形象,在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和建设和谐世界中发挥更大作用,实现企业在境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这个文件把坚持合法合规作为中国境外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文件指出,严格遵守驻在国和地区的法律法规,是境外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境外企业要认真研究和熟悉当地法律法规,做到依法求生存,依法求发展。严格履行合同规定,主动依法纳税,自觉保护劳工合法权利,认真执行环境法规,确保国际化经营合法、合规。坚持公平竞争,坚决抵制商业贿赂,严格禁止向当地公职人员、国际组织官员和关联企业相关人员行贿,不得借助围标、串标等违法手段谋取商业利益。
这个文件发布后,商务部已经把推进企业合规经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据商务部网站报道,2012年5月2日至10日,驻部纪检组组长王和民带领商务部财务司、合作司、欧洲司同志组成工作组,赴俄罗斯、黑龙江等地,就“走出去”企业合规经营问题进行调研。实地考察了托姆斯克木材工贸合作区等,走访了20余家中资企业。
4,把合规反腐报告作为强化合规经营的抓手
任何一项工作的推进都需要有一个着力点,或者称为抓手。强化合规经营也需要这样一个抓手。总结国内外公司的经验,我们发现,撰写合规反腐报告就是企业强化合规经营的一个重要抓手。这里所说的合规反腐报告可以是与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并行的独立报告,也可以是公司年报、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中的一个部分。
撰写合规反腐报告有助于企业推进合规反腐。公司撰写合规反腐报告就必须就公司在合规反腐方面的政策、做法和存在问题进行全面的回顾和展望,实际上就会对每个部门和员工进行一次合规反腐的教育。每年一次的报告内容更新将促进公司越来越重视合规反腐问题。
发布合规反腐报告有助于企业增加在合规反腐方面的透明度。在强化合规反腐的今天,规范经营的企业往往选择合规的企业合作。发布合规反腐报告有助于供应商和客户了解公司合规反腐的状况,从而有利于公司对外合作。发布报告也有助于社区和大众了解公司合规反腐的政策与决心,从而增加对公司的信任。
发布合规反腐报告有助于行政当局了解公司已经着手“防止贿赂”,即使个别员工因合规被处罚也可以有效保护公司的形象,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
正因为如此,近年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积极推进企业撰写和发布合规反腐报告。2009年12月,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和透明国际联手制定了《反腐败第十项原则报告指引》。这个指引根据众多跨国公司的经验,提出了企业撰写合规反腐报告的框架。
指引把报告的框架分为承诺与政策、实施和监测三个部分,每个部分提出若干要素。考虑到企业撰写报告有一个发展和提高的过程,指引把报告要素分为基本报告要素(最需要报告的内容)和理想的报告要素(即更完善更高标准的要素)。
2009年全球契约组织做了一项很有意义的研究工作。他们对2008年进入财富杂志全球500大公司排名的500家企业的合规反腐报告情况进行了整理归纳。这次归纳主要依据这500家企业的年报、可持续发展报告、社会责任报告以及作为全球契约组织成员每年交给联合国秘书长的报告。研究者把500大公司在这些报告里涉及合规反腐的内容摘录出来,客观地加以介绍,使人们了解这些公司如何理解合规反腐,如何强化合规反腐,从而推动人们关注企业的合规,不断完善合规体系,化解合规风险。
2007年有26家中国公司进入财富500大排名。根据这次研究梳理的结果,26家中国公司中仅有8家有合规反腐的报告内容。而全球500大公司中,约有75%的企业有合规反腐的报告。显然,当年中国最大的26家企业在合规反腐报告方面大大落后于全球其他企业。
去年,我研究所对2011年财富500大公司中中国公司合规反腐报告的情况进行了梳理。令人高兴的事,2011年进入全球500大公司排名的中国57家企业中,仅有8家企业没有合规反腐的报告。其他49家企业均有了合规反腐报告。
最近,我们对进入2012年财富500大公司排名的69家内地企业进行了梳理。我们发现,大多数企业均已有合规反腐的报告。其中有30多家公司合规反腐报告写得相当完备,具有很高的透明度和很高的可操作性。令人遗憾的是有15家企业在其官网和年报中没有找到有关合规反腐的政策与措施。
我们建议,中国企业,特别是走向世界的源于中国的跨国公司,从撰写合规反腐报告入手,逐步强化企业合规经营。唯如此,我们的企业才可能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做大、做强和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