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徽省明光市第二中学大事记

(2010-04-09 15:35:20)
标签:

教育

第二中学

校报

副校长

范循青

分类: 二中大事

明光市第二中学大事记

范循青收集 

    明光市第二中学开办于1970年,校址在县城北郊龙庙山下(原嘉山师范,后为嘉中分部旧址)。开办时招7个初一班,连同嘉中分部两个班共9个班,450名学生,定名为“嘉山县五七中学”,首任校革委会主任刘鹤云(兼任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刘学彬、教革组长程柏龄。教师有杨金铭、孙家齐、冯希成等十余名。开办伊始,校院空旷,一片荒芜。当时正值贯彻:“五七指示”开展“学工、学农”活动,学校组织师生铺路、平地,在校园种植粮食作物,到工厂参加劳动。社会上对五七中学曾一度流传过“常见学生扛大锨、不见学生背书包”的顺口溜。

    1971年,增设高中一年级一个班50人(二年制)。1973年春,首届高中毕业生全部下放到农村插队。1974年春,县教育局拨款新建一幢办公室13间;1975年秋又在校院东侧新建了一幢教室13间;1976年夏又在东边建起了一幢教师宿舍14间;解决了扩班、办公室及部分教师的住房问题。

    1975年,调任马广立人校革委会副主任,高中增设到4个班,连同初中10个班共14个班,学生813人,教职工48人。同年在魏岗公社建立劳动分校,学生轮流去分校劳动,名为实行教学改革,实是冲击了正常教学秩序。

1977年,调姚高山任党支部书记。为维护学校正常秩序,解决周围社队侵占校园的纠纷,学校领导奔走呼吁,请求县领导出面处理。在县教委的重视下,终于划定了校址界限,并由县局拨款6万元筑起周长为1644米、高2.5米的青石围墙。

    1978年,县调梁援南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程柏龄为副校长。经上级批准,校名改为“嘉山县第二中学”,是年,学校已扩展到20个班(其中高中6个班),学生1321人(其中高中504人)。在此期间,新建了一幢教室13间、十余间学生宿舍和两幢教师宿舍。

    1982年,学校发展到22个班(其中高中8个班)学生1376人(其中高中497人)。是年,上级决定将高中部改为职业高中,先确定一个高一班为职业班(电工班、二年制),进行试点。1983年,又招收了三年制的电工和财会两个职业班,1984年又续招了两个职业班。

    1984年春,县委重新调整了领导班子,程柏龄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李亨忠为副校长,杨铭金为副校长兼教导主任。1985年秋,调倪世和任校长,增补时先礼为副校长,程柏龄任党支部书记。1982年后,二中负担着职业中学和普通初中的两种教育任务。

     多年来,二中从正反两方面吸取经验教训,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1978年春,高二学生叶并提前参加高考,被录取在重点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同年夏,文、理两科又有6名学生考取大专院校。1979年高考中,有十名学生被录取大、中专(其中七名大专)。1980年高考录取十名(其中大专七名),还有七名历届毕业生在部队考取了军事院校。尔后,由于师资变动和新生入学分数线偏低等原因,几届高考、中考人数不断下降。但绝大部分教师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地对待自己的工作。1984年暑假后,学校加强教学工作领导,进一步健全岗位责任制,有力地推动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年底,县举行学科竞赛中,初三化学、数学两科分别获得个人第二名和第三名。1985年3月,高财会班学生陈莉在《语文报》举办的“我们这个年龄”征文竞赛中获得三等奖,开创了二中学生在全国学科竞赛中获奖的先例。

    明光二中在开展体育工作方面,尤见成效,在一无场地,二无器材的情况下师生自己动手先后平整了一个300米环形跑道和田径场,两个篮球场,三个排球场;自制了一副单杠、两幅双杠及杠铃、哑铃等多种体育活动器材。自1972年后,坚持每年春秋二季举行两次全校性的运动会,沿袭下来,成为制度。1979年以来,在体育教师姚加林、张乐祥等辅导带领下,组织了男女排球队、田径队,正常开展业余体育活动。男排先后多次参加省内比赛,取得很好的成绩。数年来先后为滁州地区业余体校、省体工队输送男女排球、足球、田径、技巧运动员64名,为部队团以上单位输送6名体育骨干,为高等院校体育专业输送3名大学生。

    1985年2月9日,为庆祝嘉山二中荣获国家体委、教育部授予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在县体育馆召开了表彰大会,省、地、县体委、省、地、县教育厅、局,县委等机关领导都到会祝贺。会上,领导同志宣读了国家体委授予“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单位”的决定,并颁发奖金3000元。同时,地区体委、地、县教育局各奖励1000元,县体委还奖励一些体育器材。

    二中校貌也大为改观,在宽敞的校园里,贯穿一条柏油路,两条水泥路。一幢幢教室中间夹着花圃、苗圃。省教育厅长朱仇美和原生教育厅领导明克诚、丁丁曾先后到校视察工作,对二中的探索改革精神和校容变化表示赞许。1985年县评定该校为文明学校。

   1997年上级决定学校普教与职教分流,原校址保留职业高中,普通高中部迁址与原嘉山县初级中学合并,定名为明光市第二中学。校长杜开华,副校长王吉、杜国祥、王玉美。教导主任朱开富,总务副主任陈章明,1998年1月教育局调教研室英语教研员范循青到校任总务主任。

   1998年8月,张志祥由管店中学调二中任校长,副校长为王吉。教导主任李全胜,总务主任范循青。

   2000年明光市教育系统推行机构改革,班子调整为张志祥为校长,王吉、范循青为副校长;教导主任李全胜,办公室主任蒋素珍,王吉兼总务主任。

   2005年5月,学校被评为滁州市示范高中;

   2005年3月,校报《今日校园》参加省第二届校报评比,范循青被评为省十佳优秀编辑。

   2005年6月,王吉任校长,张志祥任总支书记,范循青任副校长;

   2005年9月13日,著名英语教学学者、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先生到我校讲学,学校全体师生在操场参加了活动。

   2005年南京大学吴斌教授到我校举办讲座,主题是:关注孩子学习心理,让孩子掌握快速有效学习方法。

   2005年11月30日,学校滁州市级英语课题《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的研究》结题;

   2005年11月,我校省级语文课题《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课程资源开发与研究》开题;

   2005年12月23日,学校号召全校师生为患白血病的孙皖同学捐款。

   2006年1月10日,学校号召为患白血病的高三年级学生龚静同学捐款。

   2006年6月,明光二中由于长期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探索新时期的办学思路,确立了“德育为首、教学为主、以人为本、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思想,经过不断的努力,德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被滁州市授予“德育工作甲等学校标兵”。

    2007年2月16日,市委副书记林昌友等一行领导到我校召开全体领导班子会议,会上宣布了市委关于原三中校长万锡树同志调我校任校长决定。林昌友书记在会议上作了讲话,鼓励全体师生要继续团结协作,拼搏进去,在以万锡树同志为首的校委会领导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开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新局面。

    2006年3月14日,以两办主任韩庆学为首的滁州市教育局开学工作检查组一行在我市教育局长赵祥同志的陪同下到我校检查,检查组对我校开学的师生到校、收费、各类计划制定、教师备课等方面工作做了检查。检查工作结束后,韩主任充分肯定了我校的开学工作,希望全体教职员工继续努力工作,把学校办的更好。

2006年11月19日,我校召开了第二届职代会,选举了新一届工会委员会,并出台了部分学校的管理制度。

     2007年3月30日, 我校50余名女教师集体到河南洛阳旅游观光, 这一活动是有工会组织的,他们游览了白马寺、龙门石窟、少林寺等地,观看了名闻遐迩的洛阳牡丹和洛阳市的夜景。4月1日我校50余名女教师结束了河南之旅满载而归。

     2007年3月29日下午,滁州市收费专项检查组到我校检查收费工作,检查组由教育局、物价局、财政局、新闻出版署等部门组成,检查组在我校检查期间,查看了票据,召开座谈会,对学生进行随机调查,听取校领导汇报。

     检查结束后,检查组认为我校严格执行收费标准,并对我校的卫生、校容校貌等方面做了较高的评价。

    2007年4月14日, 我校初中部领导班子一行八人在副校长范循青的带领下,到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参加了为期四天,由中国教育服务中心教育发展事业部与北京中教服教育发展中心精心设计、隆重推出的“全国初中教育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研讨会”。参会的同志除了听报告,参加公开课外,还和学校的同学们进行了近距离接触,了解了全国知名初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另外,还对校园建设,校园文化,学校餐饮等方面做了了解和调研。

    2007年中考,我校再创辉煌,计197名同学达省重点中学分数线。至此我校中考达省重点线人数连续7年以绝对优势居明光市第一。

    2007年8月我校聘请2名菲律宾教师到我校进行英语教学。

    2007年10月,在胡忠老师的辅导下,我校高中部姚轶群、严北同学在第二十四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荣获省三等奖。

    2007年10月我校参加明光市中学田径运动会,获高中组第二名,集体舞一等奖。

    2007年11月26日,我校获得滁州市2006-2007学年度“安广”杯全省中小学生安全知识大赛组织奖。

    2007年11月15日,根据市教研室统一安排,我校今天上午举行了九年级教学开放日活动,来自明光市各校近两百名教师参加了今天的教学活动,我校刘传明、孙玉芳、徐国防、欧明莉、杨昌文、陈远宝、桑蓉庆共十名教师开设了示范公开课,其中刘传明和孙玉芳老师用在多媒体教师运用课件进行了教学,其他教师均采用了传统和现代教学方式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公开课结束后,参会教师根据学科分为六个组分别进行了交流研讨,大家就目前学校实际和教学状况开展了讨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007年11月10日,明光二中偕同市局教研室、明光中学共同迎来了省专家鉴定组来我校参加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在自制教具中深透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结题鉴定会。

    2005年5月,该课题经省教科所规划办正式批准立项。其中初中阶段课题内容由明光二中承担。填补了明光二中无省级重点教课研课题的空白。两年多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指导下,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课题活动历经准备选项、实施、总结等阶段。是明光二中06届初三1、2、班,07届初二1、4、11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完成5个小课题计12单元,教师撰写教学论文8篇,学生小论文约300篇,制作教具30余套件,课件50余件,完成研究性学习报告8篇。积累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提出了一些有关课程改革,教材改进的好建议,提升了教师的理论水平,丰富了教研经验,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促进了学生整体科学思维的发展,掌握了一定的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技能,明显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结题鉴定会上,受省教科所专家鉴定组组长,滁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曹太飞对本课题给予高度评价:“校本培训旨在通过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完成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在诸多校本培训的方式、项目中,课题研究无疑是效率最高,综合效益最好的途经。教师选择的教育科研专题,都是紧扣教育教学任务和目标,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惑、疑难、焦点问题中选出来的,最能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为实际服务的科研指导思想,如科研选题原则。《在自制教具过程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这一科研专题,就是把传统的教学手段——自制教具,和科学前沿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相互渗透、相互结合,解决实际教学用具紧张,学习方法呆板、枯燥、等理论和实际脱节的问题的,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是很好的尝试和探索,并且经两年的努力取得了明星成效,总结出了较为系统和完善的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指导和推广经值。

专家组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前提下,对存在的不足给予了点评并提出了建议。此次课题初审鉴定的顺利通过,既是对课题组成员两年来在各级领导支持下辛勤工作所取得成果的肯定,也是对明光二中整体教科研水平的促进,明光二中的校本、教研氛围更加浓厚了。我们将本着以研促教,以研兴校的思路和原则,继续努力,争取更多、更好的科研成绩,为明光二中的持续稳定发展锦上添花。

    2007年11月,明光市教育督导室对我校办学水平评估,我校获优秀等次;

    2007年12月,我校阚乃兰、解大东、胡忠、戴庆汝、沈娟老师参加滁州市第三届教坛新星评选榜上有名,且沈娟老师力克群雄将参加省教坛新星的评选。

    2007年12月:在2007年爱国主义读书活动中,我校荣获省活动先进学校光荣称号,倪明芬荣获个人特等奖。另有多名同学获奖。

    2008年2月2日,我校召开退休教师团拜会,万锡树校长、范循青副校长、蒋素珍副校长、吴峰副校长,工会主席汪祖权、办公室主任张建军、办公室副主任华军出席了团拜会,万锡树校长在团拜会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向退休教师汇报了学校近期的各方面情况和取得的成绩,并向退休教师表示新春的问候。

   2008年2月28日,我校召开了2008年高考百日冲刺动员会,会议在3号楼5楼会议室设主会场,高中相关班级为分会场。会议由蒋素珍副校长主持,范循青副校长宣读高三年级期末奖学金获得者名单,吴峰副校长颁发奖金。会议上,学生代表,高三(1)班的吴杰同学在大会上发言,教师代表王明胜发言,他们的发言充满了激情,博得了与会同学的一阵阵掌声。

     校长万锡树最后做了重要讲话,他分析了我校高三年级的期末考试情况,总结了上学期高三年级的工作,对新的学期提出了要求。

    2008年3月13日,由我校郏德林、张敏、周如婷三位老师组成的代表队代表教育系统参加明光市2008年“中国人寿杯”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知识竞赛获团体第三名。

    2008年4月4日下午,我校召开了初三年级836名学生的家长会,会议由副蒋素珍校长主持,政教处主人倪明芬、副校长范偱青分别在大会上作了讲话。本次初三家长会的主要目的是对家长们如何在中考前扮演好为人父母的角色,科学的安排好孩子们的休息时间,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等方面进行辅导。

     大会结束后,各位家长又到各自孩子的班级,由班主任对孩子在学校的近期情况进行逐一的介绍,同时各位家长也对学校以及班级工作献计献策。

     2008年5月;倪红艳同志荣获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

     2008年6月12日星期四:市直党工委到校考查高三桑长茹、马婉君两同学,以及孙权凤、倪四维同志入党积极分子转预备党员事宜,还有戴庆汝同志拟任第四支部党支部书记事宜。

2008年6月16日:我校高三全体老师在蒋素珍校长带领下到云南旅游。

     2008年6月18日星期三:我校收到安徽省校报校刊联谊会的通知,我校校报《今日校园》获得安徽省第三届校报校刊评比获得一等奖,冯卫东同志获得最佳支持奖。

     2008年高考我校应届文化课本科达线:文科19,理科19,计38人;历届本科达线36人;总计74人。

     2008年9月我校初中班班级数36个,每年级12个;高中班班级数48个,其中高一年级16个,高二年级17个班,高三年级16个班(其中7班即艺术班分散到其他各班,不单独开班)。全校实际共84个教学班。

     2008年的高一年级分为2个部分,1到8班由余华安负责,9到16班由马荣超负责。全年级设一个卫星班,4 个实验班。卫星班班主任由余华安担任,实验班班主任由马荣超、唐玉亭、王松、张义权担任。

     2009年5月,造价197万的塑胶操场竣工并投入使用,我校第一次承接了中考体育加试任务。

     2009年7月,原高一两个部调整为一个部,年级主任马荣超,文理班各8个。

     2009年7月,我校高三毕业班老师到香港澳门等地旅游,初三毕业班老师到北京、内蒙古等地旅游。

     2009年8月,解大东老师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中学物理教学技能竞赛荣获二等奖。

     2009年我校高考纯应届达本科线125人,中考达省重点线239人,均为历史记录最高。

     2009年我校校报《今日校园》参加省第四次校报评比,《八面来风》栏目获优秀栏目奖。季晓佳获优秀编辑奖。

     2009年我校校报《今日校园》参加全国第四届中小学校内报刊评比或一等奖,范循青被评为最佳编辑一等奖。

      2010年4月19日至21日,明光二中、定远二中、凤阳二中三校联谊,开展班主任工作研讨交流会。三校互派发言人。

    2010年高考,我校应届本科达线102人,历届达线57人,完成率86.1.位居全市同类学校第一;中考达省示范高中分数线227人,连续十年以绝对优势稳居全市第一,且周新怡同学以762分(文化科724分)的优异成绩成为滁州市中考状元。

    2010年7月,郏德林老师获得2010年全国中小学说课电视展示活动二等奖。

    2010年8月,市政府决定撤并明光四中,原四中在职教师36人,退休教师9人,借调教师2人调入我校;校长杨学勇到我校任副校长,徐加东副校长到我校任教研室副主任。

    2009-2010学年度,明光二中教研教学工作部分成果:

一、校级优秀教案:郑家章、王忠海、孙明对、张勇英、金菲菲、丁云波、徐敏、刘英丽、陆开军、冯英英、张艳、王永莉、杨东虎、陈文静、包明明、王松、李文娟、曹凤仙、李勇、顾维民、丁亚敏、田玉龙;

二、优质课评比:郏德林:滁州市政治学科优质课评比高中组一等奖;2010年全国中小学说课电视展示活动二等奖

三、论文评选:1、明光市中小学英语教育叙事评比:张新国一等奖,姚制丽、詹华艳、罗世纪二等奖;徐家军、高素云三等奖;2、明光市中学地理课件、中学历史教学设计及教学案例评比:刘成、沫涛静二等奖,徐云三等奖;陆开军一等奖,余振东二等奖,高峰三等奖。

    2010年10月,我校《今日校园》报参加全国第五届校内报刊评选获得特等奖。市中学生体育运动会上,我校初中代表队荣获冠军。

    2011年,我校中高考达本科线203人,其中文化课达本科线175人,超过教育局下达的指标60人,高考指标完成率174%;中考成绩,670分以上294人,700以上163人,全市前十名均在我校,他们是:

苏雪涵同学荣获全市中考状元,总分758;

孙光明同学中考总分757,全市第二名;

胡子然同学中考总分756,全市第三名;

刘粟一同学中考总分754,全市并列第四名;

张翔同学中考总分754,全市第并列第四名;

张果同学中考总分754,全市第并列四名;

沈小康同学中考总分753,全市第七名;

高亚威同学中考总分752,全市第并列第八名;

胡本婷同学中考总分752,全市并列第八名;

王岩同学中考总分752,全市并列第八名.

    2011年9月26日,市委组织部葛科长、教育局王吉局长等一行到校宣布,刘继伟同志担任我校党总支书记。

    2011年9月,教导处副主任余华安同志调市教研室任副主任。

    2011年9月14日,华军同志由校长办公室副主任提拔为校长助理。

    2013年7月8日,市委组织部葛弢副部长、教育局李昌义局长等一行到校宣布,王文亭同志担任明光二中校长。

    2013年,我校教学班103个,其中高中部48个,初中部55个,为我校建校以来班级最多。

 

    2013年12月3日,由于年龄的原因,范循青同志不再担任副校长,李全胜同志不再担任教导主任,鲁平杰同志不再担任总务副主任职务。以上三位同志均已超过57周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