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分楚豫,气压嵩衡”

标签:
杂谈 |
http://s9/middle/66eb23c7t986e6c6d1d48&690
“青分楚豫,气压嵩衡”
——解读鸡公山区的自然密码
天造地设的地形条件
早在25亿年前,鸡公山所在的大别山和桐柏山区是一片汪洋大海。经过长期的地质运动,地处华北与扬子两大板块碰撞的主缝合带——秦岭到桐柏到大别造山带上,在华北与扬子两大板块聚合碰撞的大背景下,形成了桐柏—商城断裂带构造遗迹,显露了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俯冲、碰撞、板内隆起造山的完整过程,形成太白顶、鸡公山、金刚台等珍稀的板块运动地质遗迹。其显著的特征表现在,区内奇峰竞秀,层峦叠嶂,沟壑纵横,溪瀑众多,气象万千。自西向东,形成一条绵亘千里的天然屏障。
鸡公山恰恰处于大别山和桐柏山的衔接地带,桐柏山、大别山呈北西-南东走向,而鸡公山山体却呈近南北走向,两侧峡谷深平,似两条通风走廊,一年四季,风生风息,加上正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形成得天独厚的避暑条件。这里全年最高温度 32℃,年平均气温12.1℃,夏季平均气温22.7℃,三伏盛夏,午前如春,午后如秋,夜如初冬。这是鸡公山能够成为避暑胜地的先决条件,难怪刘景向发出“三伏炎蒸人欲死,清凉到此顿疑仙”慨叹!
由于地形的作用,鸡公山区多风多雾,年平均雾日156.3天,占全年日数的42.7%。特别是雨过天晴之后,常常是云蒸霞蔚,云海与佛光、雾淞、雨淞、霞光、异国花草、奇峰怪石、瀑布流泉一起构成鸡公山独特的八大自然景观,使鸡公山获得“云中公园”的美誉。
历史成就的资源异禀
历史上,药圣李时珍是否真的到过鸡公山区采药,我们无从考证,不过,鸡公山区优良的植被条件得益于上世纪初平汉铁路的修建。平汉铁路自1906年建成全线通车以来,每年需要大量的用于铁路铺设枕木和电杆。北洋政府交通部计划自筹供应,于1918年决定成立京汉铁路局造林事务所,调韩安充任所长,与英国植物学家波尔登一起,在河南确山黄山坡和信阳鸡公山带收购荒山数万亩,开辟苗圃25处,每处面积200亩,选择适宜作枕木、电杆用的树种,大量育苗造林,开创了中国营造护路林之先河。由于鸡公山很快发展成为洋人云集的避暑胜地,客观上也确保了近百年来,即使是“文革”时期,鸡公山的森林植被没有受到大的破坏。同时,也引种了大量的各类花木,对于改善鸡公山植被结构大有裨益,反映了鸡公山区对于植物引种的适宜性。为此,鸡公山又被称为“北树南迁,南树北移”的种植基地。
1988年,鸡公山就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亚热带森林植被过渡类型及珍稀野生动植物。根据自然保护区的资料显示,鸡公山植被属于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华中植物区系范围,以亚热带植物成分为主,兼有暖温带的成分。植被地带性表现出典型的由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地带向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过渡的特征,是多种区系成分的交汇带。区内森林茂密、生物资源丰富,为河南省最丰富的区域之一,植物共计251科、915属、2260种。其中中草药达600多种,被誉为“天然中草药园”。
在多种野生动物类型中,鸡公山区的鸟类资源尤为丰富。该区处于我国南北候鸟迁徒的通道上,是重要的停歇觅食地和栖息繁衍地,鸟类种类众多。其东侧的董寨鸟类国家级自然区已经确定的有17目44科127属293种,被称作“鸟类天堂”。
南北交汇的气候作用,使得鸡公山区的植被繁茂,覆盖率高达90%以上。根据河南省林科院2009年的测量数据,鸡公山波尔登森林公园内的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最高可达22万个,堪称“天然氧吧”。
修建于1956年的南湾水库和1970年的九里水库分别位于鸡公山西北、东南两侧,不仅自然风光优美,对于调节鸡公山区的局部气候发挥了重要作用。
将自然进行到底
鸡公山优美的自然风光和适宜的人居环境离不开大自然的贡献,而鸡公山历史上从来都不缺乏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英雄。如林业家、中国近现代林业的先驱韩安、英国植物学家波尔登和“文革”期间誓死护林的林业工作者、鸡公山林场场长邱明远等,然而,四十余年矢志不渝研究鸡公山植物的傅诒谋却是鸡公山人应当永远学习的榜样。
1916年出生于湖北大悟的傅诒谋自幼在鸡公山上学, 1939年考入国立东北大学文学院,毕业后任教。1977年10月,因病退休。1956年开始,将鸡公山分为20多片,依时令不同定期定片考察,只要有3天以上假期必赴鸡公山研判植物,考查、采集植物标本,鉴别植物类型,前后共45年。1984年—2001年,制作腊叶植物标本3000余份,内含160余科、550余属、750余种。并撰写《鸡公山药植志》,手稿达2667页,117万字。2009年10月,傅诒谋因病去世前,将手稿捐给了鸡公山。
傅诒谋未刊的《鸡公山药植志》手稿是其四十余年的研究成果,更是一种乐于奉献的精神表达,对于现时的鸡公山人,理应转化为一种将自然进行到底的精神力量,自觉投身于鸡公山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行动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