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洲文佛寺·天王殿弥勒佛

标签:
泗洲文佛寺天王殿弥勒佛知足脩長樂和平種福緣 |
分类: 楼堂宇观对联 |
泗洲文佛寺·天王殿弥勒佛
http://s6/mw690/001SQvxugy6T1wErHut75&690坦懷含笑,知足脩長樂
釋口有容,和平種福緣
坦怀含笑,知足脩长乐
释口有容,和平种福缘
高秋霖敬撰 董家樵敬書
【天王殿】天王殿是佛教寺院中的基本殿堂,大殿正面端坐着面露喜悦、袒胸露腹的大肚弥勒佛像,左右两侧分别塑有四大天王站像,在弥勒佛的身后设有手持金刚杵的韦驮将军像。
在我国民间,即使对佛教一无所知的人们也都知道阿弥陀佛这个名字,有人常听到“南无阿弥陀佛”这句话,便错以为阿弥陀佛就是释迦牟尼佛,其实他们是各自不同的两尊佛。
【弥勒佛】弥勒佛在我国民间流传极为广泛,也许是他那欣喜和气、无忧无虑的神态格外惹人亲近喜爱,所以他的知名度在佛、菩萨中是数一数二的。弥勒佛即是“竖三世佛”(过去、现在、未来)中的未来佛。
据佛经所载,弥勒其名为“阿逸多”,意思是无能胜。他本是古印度一位仁慈的国王,后来皈依释迦牟尼,成为其弟子,却先于佛祖圆寂。上升到兜率天宫做候补佛位的大菩萨(兜率即知足常乐的意思),按照大乘佛教的说法,弥勒将在释迦牟尼佛逝世后的56亿7千万年之后,顶替释迦牟尼教化解脱众生的苦难。
我们现在所常见到的弥勒佛像是被完全汉化了的,他的形象源自于五代梁朝时期的一位名叫契此的和尚。
契此,号长汀子,生年不详,卒于公元917年,在浙江奉化岳林寺出家。
契此慈眉善目,身体肥胖,面目常露喜悦之相,他言语无恒,寝卧随处,异于常人,经常柱着拐杖背着布袋入市行乞化缘,劝化人们信佛,其示人凶吉祸福,每每应验,人们称之为“布袋和尚”。
后梁贞明三年(公元917年)契此和尚在岳林寺东廊的磐石上圆寂,他临终时留有遗偈,自称为弥勒佛的化身,其偈曰:
“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总不识”。
于是,人们便以为他就是弥勒降世的化身,并以他的形象做为弥勒佛的原身塑像广设于丛林寺庙之中,由于其笑口常开,人们也称其为“皆大欢喜”。
【释口】住口,停口。《红楼梦》第三回:“
雨村 一面打恭,谢不释口,一面又问。” 清
【坦怀】1.开诚相见;敞开胸怀。《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宣和七年》:“朝廷虑其交恶,命蔡靖
代 度 。 靖 至,坦怀待之。” 郭沫若《十批判书·韩非子的批判》:“ 韩非 在
先秦诸子中为最后起,他的思想中摄收有各家的成分,无论是作为亲人而坦怀地顺受,或作为敌人而无情地逆击。” 2.谓胸怀坦荡。
南朝
【含笑】1.面带笑容。
南朝
【有容】有所包含;宽宏大量。《书·君陈》:“有容德乃大。”
孔 传:“有所包容,德乃为大。”清
【知足】谓自知满足,不作过分的企求。《老子》:“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汉
【和平】1.和谐;和睦;和而平之。
汉
【脩長】长远。《史记·秦始皇本纪》:“皇帝休烈,平一宇内,德惠脩長。” 司马贞 索隐:“脩亦長也。”《文选·班固<幽通赋>》:“道脩長而世短兮,夐冥默而不周。” 李善注:“言天道長遠。”
【弘長】光大发扬。
南朝
【弘長】弘大长远。《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
士元 弘長,雅性内融。” 李周翰 注:“弘,大;長,遠也。言其思慮大遠也。” 南朝
【長樂】1.永久快乐。《韩非子·功名》:“以尊主御忠臣,則長樂生而功名成。”
汉
【長樂】长乐市是福建省会福州的门户,名取自《诗经》“长安久乐”之义。拥有空海陆三轴交通,国内屈指可数的空海“两港”城市,属国家颁布的开放县(市)之一。长乐太平港是郑和七下西洋开洋地,贡茶方山露芽与贡盐产地。中国著名侨乡,侨胞分布世界各地,也是台胞祖地。根据2006年统计海外侨胞30多万。历史文化经济聚为一身的长乐市,“海滨邹鲁、文献名邦”、“华侨之乡、民营企业雄厚”的称誉。当地人的民营集群企业纺织、轧钢、食品、建材与机电分布全国各地,其中最为出名的是纺织,被誉为福建“草根工业”的发源地。2013年,拥有各类纺织企业1053家,是全国最大的化纤类混纺纱生产基地和民用长丝切片类生产基地;开办民营厂人数在全国各省约有20余万人。长乐市工业总产值位居福州五区八县第一位。
【种福】犹积福。《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不但你夫人千载流传,连老都管也种福不浅了。”《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要知只他那善善恶恶的性情,心直口快,排难解纷,救人之急,便是种福的根本。”
【福缘】1.受福的缘分;福分。《前汉书平话》卷上:“
高皇 赞 陈豨 一絶诗云……料尔福缘名分薄,何能端坐镇方隅?”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