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孝道对联(生前死后---丧葬文化)15副

(2013-12-09 07:47:58)
标签:

中华孝道

孝道碑林

人生“后事”

丧葬文化

陈思奋

分类: 民俗对联

孝道对联生前死后---丧葬文化15副

1.生前死后---丧葬文化

不知死(义),

安晓生(仁)。

       福州高秋霖撰句

高秋霖(福建省楹联学会副会长、福建省通俗文艺研究会诗联书法专业委员会主任、福建华严艺文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是一个复合概念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又有相应的制度礼仪。《孝经》指出:子曰: “孝子之事亲也,则致其则致其,病则致其则致其,祭则致其,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因此,儒家的孝道人生“后事”--“丧葬文化”看得很重,在丧葬时,须克尽各种礼仪。否则,则被视为不能尽孝

http://s2/mw690/001SQvxugy6EQJZgv6Nd1&690

    (左起)高秋霖 郭道鉴(福州折枝诗“诗钟”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2.临终-弥留:

含英恍世故,

落叶养天真。

3.安排后事:遗留与遗憾

叶落方知根本分,

枝荣竞闹孽梢花。

4.辞世

依依坠地,地谛营营赤子;

幂幂归天,天添帙帙评书。

5.堪舆相地:

武步盘天枢,相形因势自然乎?体验风生气派!

文心聆地籁,寻脉撼龙科学否?情融水调歌头!

6.丧葬礼乐:

出神入化,眷眷安魂曲;

返朴归真,亲亲大自然。

7.送葬

起身辞世事,

托体共山阿。

8.安葬

殷殷迎结局,销魂去也,放手新生代;

翼翼送形骸,返本来焉,安身大自然。

9.入土安冢

自然乎?采风撒野趣;

科学否?化雨信天游。

10.墓地 风水

化境销魂,生气乘风发;

锺灵毓秀,绿音蕴水兴。

http://s3/mw690/001SQvxugy6EQLPt7eW22&690 中国国家书画院副院长、著名书画家陈思奋教授 创建世界中华孝道联谊会,举办中华孝道折枝诗活动;开展“中华孝道”诗词、对联,及其书法、金石作品征稿;组织“中华孝道”碑林筹委会。倡导孝道,弘扬美德、壮我中华!

11.“孝道”折枝

廉国运风情录,

义人心气象台。

福州 高秋霖2013.12.09.

【孝廉】1.孝,指孝悌者;廉,清廉之士。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始於汉代,在东汉尤为求仕者必由之途,后往往合为一科。亦指被推选的士人。《汉书·武帝纪》:“ 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國舉孝廉各一人。” 颜师古 注:“謂善事父母者謂清潔有廉隅者。”   葛洪《抱朴子·审举》:“夫選用失於上,則牧守非其人矣;貢舉輕於下,則秀孝不得賢矣。故時人語曰:‘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别居。’”《旧唐书·杨绾传》:“望請依古制,縣令察孝廉,審知其鄉閭有孝友信義廉恥之行,加以經業,才堪策試者,以孝廉爲名,薦之於州。” 宋  周煇《清波杂志》卷三:“俾鄉人舉其孝廉。孝者,當兵火擾攘之際,供母養無缺;廉者,雖在窮約,人或賙之,有所不受。”《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原來漢朝取士之法,不比今時。他不以科目取士,惟憑州郡選舉。雖則有博學宏詞、賢良方正等科,惟以孝廉爲重。孝者,孝弟;廉者,廉潔。孝則忠君,廉則愛民。但是舉了孝廉,便得出身做官。” 清  戴名世《刘光禄墨卷序》:“以孝廉舉者,既舉而不可不孝不廉也。”2.  清两代对举人的称呼。《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次年鄉試,便高中了孝廉;轉年會試又聯捷了進士,歷升了内閣學士。”《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七回:“沿海的房艙本來甚少,都被那位何孝廉定去了。” 张友鹤 校注:“﹝孝廉﹞舉人的别稱。”

【道義】1.道德义理。《易·繫辞上》:“成性存存,道義之門。” 汉  荀悦《汉纪·高祖纪一》:“夫立典有五志焉:一曰達道義,二曰彰法式,三曰通古今,四曰著功勳,五曰表賢能。” 唐  李山甫《酬刘书记一二知己见寄》诗:“自喜幽棲僻,唯慚道義虧。” 明  冯梦龙《梦磊记·寓传讹信》:“他與我道義文章非泛有。” 老舍《四世同堂》八二:“因为山川的阻隔与交通的不便,使他们显着散漫,可是文化的历史与传统的道义把他们拴到一处:他们都是中国人,也自傲是中国人。”2.阐明义理。《史记·太史公自序》:“《書》以道事,《詩》以達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義。”3.学说和主张的宗旨所在。  裴铏《传奇·高昱》:“各談本教道義,理極精微。”4.谓一同修道的义友。 南朝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一:“ 周 家本事俗神,姨舅及道義咸恐是俗神所假,或謂欲染邪氣,亟相蹙問。” 南朝   陶弘景《冥通记》卷一:“親屬道義,齎其上果,要往看之。” 清  黄生《义府·冥通记》:“道義,謂同事道法之義友。”5.道德和正义。  李贽《与周贵卿书》:“僕與先公正所謂道義之交者。”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狐惩淫》:“客謝曰:‘我與若夫道義交,不敢爲此獸行。’” 沙汀《困兽记》二五:“这就是没有爱情的结婚的结果啦!一点道义上的保障没有。”

http://s16/mw690/001SQvxugy6EQLW3Nj90f&690            (左)释照清(长乐普济寺螺州华严寺住持)(右)陈思奋教授

 【附1】

《孝经》感应章第十六

12.立身修心慎行

先生野性缘情,听《聊斋志异》,胡言规矩真邪恶;

后学文明礼法,看《拍案惊奇》,悖论方圆假善良。

【附2】

《孝经》谏诤章第十五:“父有争子,则身不陷於不义”

13.信访

聆天籁杂音乎?眷眷黎玄,和谐、国策风情网;

步地文通韵也!殷殷造化,信访、民生气象台。

14.律师:

公平称、称盘星,权衡左右;

石敢当、当法码,律度沉浮。

15.法医

法眼鬼工,解剖刀、解剖孳息,让死魂灵说话。

佛心神验,裁鉴笔、裁鉴果因,为幽狱气伸冤。

【附3

《孝经》丧亲章第十八:

子曰: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哀,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陈其□簋而哀戚之。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厝之。为之宗庙,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时思之。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