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对联(生前死后---丧葬文化)15副

标签:
中华孝道孝道碑林人生“后事”丧葬文化陈思奋 |
分类: 民俗对联 |
孝道对联(生前死后---丧葬文化)15副
1.生前死后---丧葬文化
不知死(义),
安晓生(仁)。
高秋霖(福建省楹联学会副会长、福建省通俗文艺研究会诗联书法专业委员会主任、福建华严艺文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是一个复合概念,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又有相应的制度礼仪。《孝经》指出:子曰: “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因此,儒家的孝道,把人生“后事”--即“丧葬文化”看得很重,在丧葬时,须克尽各种礼仪。否则,则被视为不能尽孝
http://s2/mw690/001SQvxugy6EQJZgv6Nd1&690
含英恍世故,
落叶养天真。
3.安排后事:遗留与遗憾
叶落方知根本分,
枝荣竞闹孽梢花。
4.辞世
依依坠地,地谛营营赤子;
幂幂归天,天添帙帙评书。
5.堪舆相地:
武步盘天枢,相形因势自然乎?体验风生气派!
文心聆地籁,寻脉撼龙科学否?情融水调歌头!
6.丧葬礼乐:
出神入化,眷眷安魂曲;
返朴归真,亲亲大自然。
7.送葬
起身辞世事,
托体共山阿。
8.安葬
殷殷迎结局,销魂去也,放手新生代;
翼翼送形骸,返本来焉,安身大自然。
9.入土安冢
自然乎?采风撒野趣;
科学否?化雨信天游。
10.墓地 风水
化境销魂,生气乘风发;
锺灵毓秀,绿音蕴水兴。
http://s3/mw690/001SQvxugy6EQLPt7eW22&690
11.“孝道”折枝
孝廉国运风情录,
道义人心气象台。
福州 高秋霖2013.12.09.
【孝廉】1.孝,指孝悌者;廉,清廉之士。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始於汉代,在东汉尤为求仕者必由之途,后往往合为一科。亦指被推选的士人。《汉书·武帝纪》:“
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國舉孝廉各一人。” 颜师古 注:“孝謂善事父母者,廉謂清潔有廉隅者。” 晋
【道義】1.道德义理。《易·繫辞上》:“成性存存,道義之門。”
汉
http://s16/mw690/001SQvxugy6EQLW3Nj90f&690
《孝经》感应章第十六
12.立身修心慎行:
先生野性缘情,听《聊斋志异》,胡言规矩真邪恶;
后学文明礼法,看《拍案惊奇》,悖论方圆假善良。
【附2】
《孝经》谏诤章第十五:“父有争子,则身不陷於不义”
13.信访
聆天籁杂音乎?眷眷黎玄,和谐、国策风情网;
步地文通韵也!殷殷造化,信访、民生气象台。
14.律师:
公平称、称盘星,权衡左右;
石敢当、当法码,律度沉浮。
15.法医
法眼鬼工,解剖刀、解剖孳息,让死魂灵说话。
佛心神验,裁鉴笔、裁鉴果因,为幽狱气伸冤。
【附3】
《孝经》丧亲章第十八:
子曰: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哀,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陈其□簋而哀戚之。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厝之。为之宗庙,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时思之。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