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及其教养方案

(2011-10-18 22:36:24)
标签:

0到3岁

教养

身心发展

育儿

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及其教养方案

一、新生儿(01个月)  1

感知与运动

认知与语言

情感与社会性

教养要点提示

玩具及游戏

有很强的吮吸、拱头和握拳的本能反应•常常会很用力地踢脚和四肢活动•俯卧时尝试着要抬起头来。

 

本能反应: 

吮吸、 

觅食、

眨眼、

怀抱、

抓握、

惊跳

 

第四周出现了听觉的条件反射

无意识地对一两种味道有不同反应•眼睛能注视红球,但持续的时间很短•喜注视人脸•有不同的哭声。对说话声很敏感,尤其对高音很敏感。

 

哭声的原因:

内在的需要

外在的刺激

疾病的哭声

当看见人的面部时活动减少•哭吵时听到母亲的呼唤声能安静•对孩子讲话或抱着时表现安静,当抱着时,孩子表现独特的有特征性的姿势(如紧紧的蜷曲像一个小猫)

 

孩子逐渐和母亲“眼睛”的对话(人际交往的一种需要)

面带微笑、多抚触与搂抱

重点介绍抚触

 

提供视听觉刺激

有声音的、会动的玩具、距离1530厘米

黑白图片(同心圆 、棋盘、条纹等)

 

游戏:小眼睛找猫咪 

(发展保保视觉和眼珠的运动能力)左右移动玩具,颜色要鲜艳的玩具

 

 

感知与运动

认知与语言

情感与社会性

教养要点提示

玩具及游戏

感知与运动:新生儿时的生理反射开始消失•听力较前灵敏•直立位头可转动自如•头可随看到的物品或听到的声音转动180°•俯卧时抬头45°•仰卧位能变为侧卧位•手指已放开,用手摸东西,能拉扯衣服•能将两手可碰在一起 

手眼协调动作的发展:1、动作混乱阶段2、无意抚摸阶段(被子、或者妈妈的衣服等)3、无意抓握阶段(34个月的时候,铃铛响了是无意的碰撞,)4、手眼不协调的抓握(看到东西去拿不一定准确地拿到)5、手眼协调的抓握(45个月以后)

认知与语言:能立刻注意到大玩具,并追随着人的走动•开始将声音和形象联系起来,试图找出声音的来源•对成人逗引有反应,会发出“咕咕”声,而且会发aoe音•注视自己的手•能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及同一人带有不同情感的语调 

 

 

 

情感与社会性:眼睛逗引时出现动嘴巴、伸舌头、微笑和摆动身体等情绪反应•能忍受喂奶的短时间停顿•看见最主要看护者的脸会笑•自发微笑迎人,见人手足舞动表示欢乐,笑出声•哭的时间减少,哭声分化

 

多进行户外活动,培养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

翻身的练习(仰卧位能变为侧卧位•)

便于抓握的,有声音的,色

彩鲜艳的。

 

手铃  健身器  

游戏:抬头游戏(训练宝宝的头部,锻炼颈部的肌肉,训练能用上臂支撑身体的能力。)镜子

平衡游戏:宝宝坐在毯子上爸爸妈妈轻轻的摇动

二、2-3个月  2

感知与运动

认知与语言

情感与社会性

教养要点提示

玩具及游戏

感知与运动:靠坐稳,独坐时身体稍前倾•俯卧抬头90°能抬胸,双臂支撑会翻身至仰卧,不久又会做反向动作•扶腋下能站直,扶他(她)站起时,能在短时间内自己支撑•双手能拿起面前玩具,能把玩具放入口中•玩具从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时仍稍显笨拙•会将拳头放在嘴里,喜欢把东西往嘴里塞•会撕纸•玩手、扒脚 

 

认知与语言:会用很长的时间来审视物体和图形•开始辨认生熟人•会寻找东西,如手中玩具掉了,他(她)会用目光找寻它•咿呀作语,开始发辅音,如dnmb•看见熟人、玩具能发出愉悦的声音•叫他名字会转头看 

 

情感与社会性会:对着镜子中的像微笑、发音,会伸手试拍自己的镜像•随着看护者情绪的变化而变化自己的情绪•看到看护者时伸出两手举起期望抱他(她)•能辨别陌生人,见陌生人盯看、躲避、哭等•开始怕羞,会害羞转开脸和身体•高兴时大笑•当将其独处或别人拿走他的小玩具时会表示反对•会用哭声、面部表情和姿势动作与人沟通

认生的开始:认生事儿童认识能力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变化吗一方面明显的表现了感知辨别和记忆能力的发展,区分生人和熟人,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儿童情绪和人际关系发展上的重大变化/

练习:能抬胸,双臂支撑会翻身至仰卧,不久又会做反向动作•

会自己拿奶瓶喝奶了。要满足独立的需要。

安全依恋

无顾虑的依恋(离开时稍有抗议,见面时很安静)

回避型依恋(离开时不睬,回来时也不睬)

反抗型依恋(离开时伤心、见面时攻击性、伤心)

举例

继续抚触

练习坐

游戏:藏猫猫、找妈妈

家中的画像:(发展宝宝的视觉和语言理解能力,为宝宝的早期阅读打下基础)这是。。。

三、4-6个月  3

 

四、7-9个月  4

感知与运动

认知与语言

情感与社会性

教养要点提示

玩具及游戏

感知与运动:独坐自如,自己坐起来躺下去•扶双腕能站,站立时腰、髋、膝关节能伸直•自己会四肢撑起爬•用拇指、食指对指取物•能拨弄桌上的小东西(大米花、葡萄干等)•将物换手•有意识地摇东西(如拨浪鼓、小铃等),双手拿两物对敲 

爬的出现

认知与语言:会用眼睛审视某个物体,并不厌其烦地观察其特点和变化•注意观察大人行动,模仿大人动作,如拍手•会寻找隐藏起来的东西,如拿掉玩具上的盖布•能分辨地点 •正在尝试操作探索,试图找出事物间的某种联系•能重复发出某些元音和辅音,如“Ma-MaBa-Ba”的音,但无所指•试着模仿声音,发音越来越像真正的语言•懂得几个词,如拍手、再见等 

 

情感与社会性:懂得成人面部表情,对成人说“不”有反应,受责骂不高兴时会哭•表现出喜爱家庭人员,对熟悉欢喜他(她)的成人伸出手臂要求抱•对陌生人表现出各种行为如怕羞、转过身、垂头、大哭、尖叫,拒绝玩或接受玩具,情绪不稳定,表现忧虑•喜欢玩躲猫猫一类的交际游戏,而且会笑得非常激动、投入•会注视,伸手去接触、摸另一个宝宝•喜欢照镜子•会挥手再见、招手欢迎,玩拍手游戏•当从他(她)处拿走东西时,会遭到强烈的反抗•听到表扬会高兴地重复刚才的动作

 

 

 

 

爬的训练

找东西的训练

两只抓的训练

玩具:有声音的捏的玩具(蔬菜、水果等)

游戏:宝宝学乌龟(培养宝宝爬的灵活性,发展宝宝的视觉,训练宝宝的听力。)把房中可以把过去的东西都集中在一起,妈妈在前面逗引

 

装小车:(训练宝宝的记忆能力和手指那东西的能力)准备一个箱子和宝宝平时熟悉的玩具

 

捡豆豆  坐着捡

五、10-12个月  5

感知与运动

认知与语言

情感与社会性

教养要点提示

玩具及游戏

感知与运动:会用四肢爬行,且腹部不贴地面•自己扶栏杆站起来•自己会坐下•自己扶物能蹲下取物,不会复位•独站稳,自己扶物可巡走•独走几步即扑向大人怀里•手指协调能力更好,如打开包糖的纸 

儿童发展规律。其规律是:

从整体动作到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弥散性。比如,满月的动作逐渐分化,向着局部化、准确化和专门化的方向发展。

从上部动作的下部动作。儿童最先学会抬头,然后俯撑,翻身,坐和爬,最后学会站和走。这种发展趋势可称为“首尾规律”。

从中央部分的动作到边缘部分的动作。儿童最早出现的是头的动作和躯干的动作,然后是双臂和腿部的规律的动作,最后是手的精细动作。这种动作发展趋势可称为“近远规律“,即靠近头部和躯体的部分先发展,然后是远离身体中心部位动作的发展。

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

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儿童动作发展的方向是越来越多地受心理、意识支配,动作发展的规律也服从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从无意识向有意发展的趋势。

 

 

 

认知与语言:会用手指向他(她)感兴趣的东西•故意把东西扔掉又拣起,把球滚向别人•将大圆圈套在木棍上•从杯子中取物放物(如积木、勺子),试把小丸投入瓶中•喜欢看图画•能懂得一些词语的意义,如问:“灯在哪儿呢?”会看灯,向他索要东西知道给•能按要求指向自己的耳朵、眼睛和鼻子•能说出最基本的语言,如“爸爸”、“妈妈”•出现难懂的话,自创一些词语来指称事物•用动作表示同意如(点头),或不同意如(摇头、摇手) 

 

 

 

 

 

 

情感与社会性:会模仿手势,面部有表情地发出声音•喜欢重复的游戏,例如“再见”、玩拍手游戏、躲猫猫•显示出更强的独立性,不喜欢大人搀扶和被抱着•更喜欢情感交流活动,还懂得采取不同的方式•能玩简单的游戏,惊讶时发笑•准确地表示愤怒、害怕、感情嫉妒、焦急、同情、倔犟•以哭引人注意•听从劝阻

 

 

走路的练习

手眼协调能力的培养

提供布书,培养早期阅读能力。

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游戏:塞图形

      拾物入瓶

教宝宝走路(创设良好条件,给宝宝制作一些小围栏,围栏上面放些玩具,开始由妈妈扶首双手,逐渐脱离一只手,然后是两只手,当宝宝走出几步后,用玩具进行奖励。)

五官游戏(促进宝宝对五官身体的认识,培养听指令做动作的能力。

 

 

  6

六、13-18个月  7

感知与运动

认知与语言

情感与社会性

教养要点提示

玩具及游戏

感知与运动:走得稳•自己能蹲,不扶物就能复位•扶着一手,能上下楼梯2-3级•会跑,但不稳•味觉、嗅觉更灵敏,对物品有了手感•会扔出球去,但无方向•会用23块积木垒高•能抓住一支蜡笔用来涂画•能双手端碗•会试着自己用小勺进食•模仿母亲(主要教养者)做家务,如扫地 

1— 3岁的儿童学习使用的工具有一个发展过程,大致经过四个基本阶段。

第一阶段:完全不按用具的特点支配动作。起先,他把拿到手里的物品简单地当作自己的手的延续。例如,拿匙子盛了东西送到嘴里,就象把自己的拳头送到嘴里一样。他盛了东西以后,把匙子斜着,还没有送到嘴边,大部分食物都翻洒掉了。这阶段孩子不停地改变运用物品的方式。变化的方式虽多,有效的方式却不多。偶然也会出现一此有效的动作,可是由于采用一种方式后,立即更换了另一种方式,所以有效的动作方式也不能巩固。

第二阶段,不再连续变换新方式,进行现一动作的时间有所延长。偶然碰上一种有效的方式,会立刻抓住它,而且比较小心地做完某种动作。例如,拿着匙子的柄,盛满食物以后,慢慢地平着端起来,达到嘴的高度,才向嘴里送。

第三阶段,主动去重复有效动作。不再是等待有效动作偶然出现。可以说,已经开始主动掌握经验中的有效动作方式。不这,这时孩子常常固执地运用某种动作方式,即时遇到困难和失败,也不肯放弃自以为有效的方式。

第四阶段,能够按照用具的特点来使用它,并且能够根据使用时客观条件改变动作方式。如果有不正确的动作,很快就改正。

这一年龄的儿童在学习使用物品的动作中,有时还会出现倒退现象。例如,已经学会熟练地拿匙子吃饭,忽然有一阶段不好好地用匙子吃,而是把饭粒都撒在桌子上。原因是孩子对熟悉的动作已失去了新鲜感,他对新动作产生了兴趣。他喜欢用大拇指和食指去捡细小的东西,因些故意把饭撒在桌上,然后逐粒拾起来。这是前进的倒退,也可以说是表面倒退中的实际前进。孩子每学习一种新动作,都是劲头十足,学会之后,又把精力转移到别处。

 

认知与语言:开始自发地玩功能性游戏,如用玩具电话做出打电话的样子•开始知道书的概念,如喜欢模仿翻书页•喜欢玩有空间关系的游戏,如把水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中等•理解简单的因果关系•挑出不同的物品•开始重复别人说过的话•开始对熟悉的物品和人说出名称和姓名,但还不能分得很细•会使用“动词”,如抱、吃、喝•模仿常见动物的叫声 

 

情感与社会性:能在镜中辨认出自己,并能叫出自己镜像中的名字•对陌生人表示新奇•在很短的时间内表现出丰富的情绪变化,如兴高采烈、生气、悲伤等•看到别的小孩哭时,表现出痛苦的表情或跟着哭,表现出同情心•受挫折时常常发脾气•对选择玩具有偏爱•醒着躺在床上,四处张望•个别孩子吮拇指习惯达到高峰,特别在睡觉时•喜欢单独玩或观看别人游戏活动•会依附安全的东西,如毯子•开始能理解并遵从成人简单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对常规的改变和所有的突然变迁表示反对,表现出情绪不稳定

 

 

 

巩固走和平衡

亲子阅读

适当看电视

听音乐

剥豆子

给娃娃洗澡

拆雪花片

搭积木

倒米

玩豆豆(训练宝宝手的小肌肉运动,锻炼宝宝弯腰下蹲。

  8

七、19-24个月  9

感知与运动

认知与语言

情感与社会性

教养要点提示

玩具及游戏

感知与运动:连续跑3-4米,但不稳•自己上下床(矮床)•会用脚尖走路(4-5步),但不稳•一手扶栏杆自己上下楼梯(5-8级)•开始做原地的跳跃动作,如双脚跳起(同时离开地面)•能踢大球•能蹲着玩•能够双手举过头顶掷一个球•能够根据音乐的节奏做动作•用玻璃丝穿进扣子洞眼•会把5——6块积木搭成塔•能自己用汤匙吃东西 

 

认知与语言:开口表示个人需要•能记住生活中熟悉物放置的固定地方,如糖缸•喜欢看电视•口数1-5,口手一致能数1-3。•开始理解事件发生的前后顺序•按指示办事(3件,连续的)•开始知道自己是女孩还是男孩•对声音的反应越来越强烈,并且喜欢这些声音的重复,如一遍又一遍地听一首歌、读一本书等•说3-5个字的句子•开始用名字称呼自己,开始会用“我”•说出常见东西的名称(50个)和用途•听完故事能说出讲的是什么人、什么事•随大人念几句儿歌•会回答生活上的问题 

 

 

 

情感与社会性:能区别成人的表情•当父母或看护人离开房间时会感到沮丧•在有提示的情况下,会说:“请”和“谢谢”•与父母分离有恐惧•对自己的独立性和完成一些技能感到骄傲•不愿把东西给别人,只知道是“我的”•情绪变化开始变慢,如能较长地延续某种情绪状态•交际性增强,较少表现出不友好和敌意•会帮忙做事,如学着把玩具收拾好•游戏时模仿父母的动作,如假装给娃娃喂饭、穿衣

语言的训练,培养有规律的生活和良好的习惯,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语言的训练:1、不必要刻意的去纠正宝宝的发音错误。2、不怕宝宝说话慢3、正确对待宝宝的这是什么4不要打断宝宝的自言自语

娃娃家、串珠、看书、拼图、钓鱼、拧螺丝、扫地等

 

 

 

八、25-30个月  10

感知与运动

认知与语言

情感与社会性

教养要点提示

玩具及游戏

感知与运动:能后退、侧着走和奔跑•能轻松的立定蹲下•会迈过低矮的障碍物•能交替双脚走楼梯•能从楼梯末层跳下•能独脚站2-5秒•能随意滚球•能控制活动方向•举起手臂投掷,有方向•会骑三轮车和其他大轮的玩具车•会自己洗手、擦脸•会转动把手开门,旋开瓶盖取物•能用大号蜡笔涂涂画画,自己画垂直线、水平线•一页一页五指抓翻书页•会穿鞋袜、会解衣扣、拉拉链 

 

认知与语言:知道“大、小”“多、少”“上、下”,会比较多少、长短、大小•知道圆、方和三角形•知道红色•用积木搭桥、火车•用纸折长方形•能数到10•游戏时能用物体或自己的身体部位代表其他物体(如手指当牙刷)•会用几个“形容词”•会问“这是什么?”•会用“你、他”、“你们”、“他们”,会用“连续词”:“和”、“跟”•知道日用品名字(50个)•会说简单的复合句,叙述经过的事•会背儿歌8-10 

 

情感与社会性:有简单的是非观念,知道打人不好•仍会发脾气•喜欢玩弄外生殖器•知道自己的全名•和小朋友一起玩简单的角色游戏,会相互模仿,有模糊的角色装扮意识•开始意识到他人的情感•开始能讨论自己的情感

 

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1、养成吃东西的独立,洗手时用毛巾等正确的方法2、正确使用匙子3、按照一定的顺序穿脱衣服4、整理玩具

非智力因素培养要点:

1、 培养良好的丰富的情感

2、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3、 文明行为习惯

4、 分辩事非的能力

5、 劳动习惯

6、 审美能力

看书、剪纸、

重点介绍广告纸:

 

九、31-36个月  11

感知与运动

认知与语言

情感与社会性

教养要点提示

玩具及游戏

感知与运动:单脚站(5-10秒)•能双脚离地腾空连续跳跃23次•能双脚交替灵活走楼梯•能走直线•能跨越一条短的平衡木•能将球扔出3米多•能按口令做操(4-8节),动作较准确•用积木(积塑)搭(或插)成较形象的物体•能模仿画圆、十字形•会扣衣扣,会穿简单外衣•试用筷子 

 

 

认知与语言:让他画方形时,可能会画一个长方形•口数6-10,口手合一能数1-5•认识黄色、绿色•懂得“里”、“外”•能用纸折小飞镖•会问一些关于“什么”、“何时”和“为什么”的问题•理解故事主要情节•认识并说出100张左右图片名称•能运用大约500个单词•能说出有5——6个字的复杂句子•开始运用“如果”、“和”、“但是”等词•知道一些礼貌用语,如“谢谢”和“请”,并知道何时使用这些礼貌用语•知道家里人的名字和简单的情况 

 

情感与社会性:知道自己的性别及性的差异,能正确使用性别短语,倾向于玩属于自己性别的玩具和参加属于自己性别群体的活动•和别人一起玩简单的游戏,如玩“过家家”游戏•能和同龄小朋友分享同一事件,如把玩具分给别人•知道等待轮流,但常常不耐心•害怕黑暗和动物•兄弟姐妹之间会比赛和产生嫉妒•会整理玩具•自己上床睡觉•大吵大闹和发脾气已不常见,持续时间短•有时试图努力隐瞒自己的感情•对成功表现出积极的情感,对失败表现出消极的情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