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课例分析
(2012-04-11 11:11:55)
标签:
杂谈 |
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应用规律解决问题,今天我们一起继续研究乘法中的一个新的知识。
二、探索交流、发现规律
㈠、课件出示信息窗2
1、问题:看到这张主题图你最想知道什么?请找出相关的数学信息。
2、思考:济青高速公路全长约多少千米?你会解答吗?
3、学生动手解答,并汇报情况
生1:(110+90)×2
师说110+90在后面行吗?师板书2×(110+90)
生2:110×2+90×2
师说改为110×2+90×2并板书
4、思考:这两个算式能划上等号吗?为什么?
㈡、课件出示
1、问题:每个篮球45元,每个排球35元,各买20个篮球和排球一共需要多少钱?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
2、学生动手列式计算
生1:(45+35)×20
生2:45×20+35×20
3、思考:这两个算式也能划上等号吗?理由呢?
评析:教师创设了求参加植树活动的人数和球的总价的情境,提出“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学生很快地按要求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列出算式,并且能够轻而易举地得出两式相等。在以上两个问题的解决中,让学生在经历了两种不同思考方法的计算后,便于学生发现新的知识规律。同时,产生这样一种数学体验,即乘法分配律的知识存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㈢、引导观察,发现规律
1、思考: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组算式,如果不看题目的具体情境,你们能说出这两个算式相等的原因吗?和同桌交流。
2、学生汇报自己的理由。
生:4个25和2个25相加的和。
师:用乘法的意义来解释,你能用乘法的意义来解释下一个算式?
3、 那么通过这两个算式你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呢?
4、质疑: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肯定认为自己发现了一个规律,但我想只有两组算式,会不会只是一种巧合呢?你们能再举些例子来验证自己的发现吗?由于时间关系每个同学举两个例子。
5、学生动手验证。
6、汇报:
生1:(7+2)×8=7×8+7×2
生2:改为(7+2)×8=7×8+2×8
生3:(5+3)×24=24×5+24×3
师改为5×24+3×24
7、揭示概念并板书课题:乘法分配律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叫乘法分配律?和同桌互相说说
8.揭示黑板上板书的乘法分配律(指名读)结合算式透析概念中的重点词。
师:你是怎么理解“分别”?点出“和”“相乘”
全班齐读定律
9、用字母来表示,生动笔写
生: =a×b+a×c
三、练习运用、巩固提高
1、判断
64×64+36×64=(64+36)×64
32×(7×3)=32×7+32×3
56×(19+28)=56×19+28
99×25+25=100×25
25×(4+2)=25×4+25×2
2、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36×72+64×72
65×17+35×17
(40+4)×25
(80+8)×125
3、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80-8)×25
四、课堂总结
五,规律性知识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