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存在之痛的形而上学史诗——评顾偕思想抒情长诗《疼痛铺排》

(2025-09-18 21:09:17)
分类: 诗评

存在之痛的形而上学史诗

——评顾偕思想抒情长诗《疼痛铺排》

苗雨时

 

顾偕的《疼痛铺排》以恢宏的九重奏结构,将人类生存困境升华为一部“思想抒情史诗”。全诗以疼痛为棱射生命、权力、时间、存在等终极命题,在解构与重构中完成对文明本质的哲学叩问。其价值不仅在于诗艺的革新,更在于为碎片化时代的汉语诗歌重建了精神宏大性。

整部长的思想体系与结构艺术

序诗“诞生总想改变死亡”

开篇即揭示生存的悖论性。生命从灵魂"步入肉体的瞬间,已注定与疼痛共生一开始的疯狂,为什么都是那么的可爱"——诗人以反讽的话解构诞生”的神圣性,暗示疼痛是存在不可剥离的标帜。然而,“鲜花深处悲伤注视着艳丽的闪烁”。尘世什么天地“我经的巨大在纵情欢乐后/现在的黎明已变得浑浊了”。也许,“诞生就意味着绝望”。

既然生命“疼”与生并且如影随形的相伴始终,那么.“疼痛”诗学的视域中,必然包容如下内涵和形态:

一、“生灵魂之痛

生命与灵魂的伤痛, 已然于今尤烈“莫非那黑夜便是你/永远离不去的不幸”当今社会,历史的异化,使人与自己的真存在之间,满了弥漫的雾,生命被割、挤压、碎片“我频遇到的玫瑰/几乎都是痛的寓言”。而灵更是一种无形而深刻的神伤口,“高失去了价值,只是泡沫肩。我们的时代像一个巨大的生命深渊每一个心灵都充溢着意义流失之伤痛。

 

 

 

二、江山与权力之痛

“江山”,是万里疆土亿兆生民。“权力”则是动江山的杆。权力的更迭,造成江山的变迁。权力异化也导致江山的破坏。那遍地的光华/可都是你贪婪的兄弟/谁知道江山千年以后,还会/留下怎样的繁荣”?传统的权力叙事,的本质注定是无法臻于纯粹,它永远与私欲、背叛和相伴。它是“由威严粉刷过的风光”“变幻莫狂热。诗人犀利地指出“良知和义又会是权柄怎样一种在意装饰呢”?”江山权力之痛”,是一个世事迭代的永恒的灼的烙印,也是历史河中一沉重而久的镜鉴。

三、“时间与历史之痛”

时间是宇宙存在无始无的动力。历史,是事件变故的链接。·时间是历史之痛的承载者和容器,历史是时间之痛的创伤与擦痕。“岁月的神经都一直/无法抵抗风的痛苦”,“世界到头来,又将是片/虚的寂静”。历史在时间之流中,只匆匆过客,时间是历史冷静的旁观者。如果时间之痛与历史之痛入人文情愫,那么恰如达哥拉斯所发现的:时间与生命之和美节奏历史时间中致疗救时空的人类生智慧。

四、“爱与美人之痛”

爱是诗歌永恒的母题。爱和美是个体生命的血素。爱是生命原始的驱动力。一旦爱君临一切,人生命就在美梦幻的辉,敞亮其本与纯粹。男女之恋是两个异在生命的契合,人生而为爱,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性爱的美妙而短暂情爱的绵长而忧伤真正或许或来源于绝望,最深沉的痛苦许也是根源于爱。而今美止于容貌,爱成为等价交换当我用生命旅行望这/总被时弃的崇高/爱仿佛还在不顾一切地/独立用泪水宣讲着什么”。这种爱与被爱的失衡,揭示美丽表象与情感创伤的深刻悖反之痛。

五、“存在与消逝之痛”

人生在世,从生到死,从存到消逝,“充——创造与“不会无缘无故来到这”。·然而叔本华却说:人生就像一个钟摆,在痛苦与无聊之间来回摆动”。诗人也昭示自己的宿命:“我在间所有的秘密冒险/首先是被皱纹意识到了奋斗的愚/其次是无奈领会到了/创造的可恶荣耀”并不就是胜利“生长”也不意味着“尊贵”。尽管如此,人还是消逝,向守。“但愿你把自己带给的消逝/化作一种不知去向纪念/模糊远方是最好的寻找/如同踪迹长出望不见的花。坚到最后,哪怕沧海变成桑田。

六、光明与黑暗之痛

光明,是美好想、奋发的象征而黑暗,则是罪衍、沉沦、没落的“光明与黑暗,谁都不愿/在人类命运中率先离席。光明,是照亮,有过于刺眼的压迫的疼痛。黑暗,固然泯灭的渊但也真理的母体。光明的黑暗,光明有无法相互取的盘根错节”。在光明与黑暗纠缠中,我们寻找“真实”,不仅光指引方向,而且黑暗使我在夜里/又赢得了那些/飞翔的慰藉”此疼痛,生成的是个体生命在明暗证与争。

七、“真理与谎之痛,

真理是规律,是指引;谎言,是偏,是谬论,是虚假两者的疼痛体现人类精神中矛盾冲突的深刻性。真理,像火焰,“冰冷大地”,“你的云空,仿佛/从早到晚都回荡在心头但因真理坚守原制而承道德的熬煎,从而陷入一种沉默无力感。谎也有人之处,它口里的彩云都是鲜/它们能将虚假飘向四方,你最终在实践中破灭。从谎言到真理之的觉醒,最终指向“人需以诚信为本”!

八、“价值与境界之痛”

在消费主义解构深度、娱乐文化蔽思想的后现代语境下,诗人以“价值失范”和“境界悬疑”为中心,追问人如何意义崩塌时代守护精神的家园。这里的“痛”既是个体对生命意义的迷茫,也是文明对精神失去高度“价值”那么“崇高”,如今“几乎去住所”,“境界”,经是没有时的花”,如今“孤无什么/可以征服的”。然而,在这片废墟中仍能揭示荒,直面梦想与现间撕裂,使人们估一切价值,让境界生长出人类尊严和人格骨。

九、界与虚无之痛

世界之痛,指物质大地在利益的稠密中最终的转变无疑还是伤痕累”。战火阴谋、绞杀恨、地震、海啸,“各种疼痛已堆积成山”。而人类的一切成果也都化为“虚虚无摧毁着人间万物,“没有一片树叶可以说是最终唯一的坚不可”。“只有人自己安静来时/才能看清身边所有空的颜色”。此种的缺失而造成意义消解的深渊正是人存在绝望的疼痛然而,“无中生有本来就是/一场抗拒死亡的行军。于是诗人告:“我应感到愉悦是生的一种意外/总感到鲜血能够继续舒展。疼痛”,甚至“伤口就是一种美德”“也许珍惜就会使虚无生长出的事”。因此疼痛的觉醒,使“无情在变为有情前/总有多场/亮的人性激烈搏斗”!

这一章是长诗哲学思的顶点它以宇宙的视观照人类命运将个人疼拓展为文存续中的忧患,彰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终极怀。

纵览顾偕的《疼痛铺排》这部长诗,我们领悟到,其“生命的疼痛”,是感觉的、内在的,更是体验的、深潜的;是物性的,更是精神的;是肉体的,更是灵魂的;是锋利的,更是深浸的。诗人的创造性取向体现在:他以“疼痛”为焦点,不仅对“疼痛”进行了深刻的哲学思考,而且建构了独特而深邃“疼痛诗学”。

其一,哲学意涵:疼痛的存在论意义

疼痛作为存在的确证,我“疼痛”故我在。多维疼痛的辩证审视将其置于类生存的悖论中,追问存在本质。并且,“疼痛”而反思,生命的疼痛与命运的悲剧,突出地说明了有限的人生所具有的无限意义,它强调的是个人主体性在人类生存中的地位与价值。疼痛不仅是苦难的象征,更是对抗虚无、确生命尊严的途径,呼应了阿多诺关于痛苦书写的伦理思考

其二,诗学价值:思想抒情的史诗重构

思想性与抒情性的融汇,将哲学思辨入意象系统,通过象征话语的编织,实现冷峻哲思与诗性温度的平衡。特别是现代史诗的创制,不同于传统史诗绝对精神的加入,而是诗人置身于生存现场,在对现实生存现象学的省察中,完成自我主观的史诗叙事。在娱乐消解深度的时代,该作品以重构史诗的艺术功力,延续了诗人"守护思想"的理念,彰显诗歌介入现实、唤醒知的道义担当和伦理价值。

 

千行思想抒情史诗《疼痛铺排》通过疼痛的哲学升维与史诗体例的冲突性诗学创新,在解构主义盛行的语境中重建了诗歌的思想厚度。其以"存在的勋章"为内核,为人类抵御精神虚无提供了诗性方,体现了顾偕"以诗歌唤醒痛觉认知的创作使命相对于时下大面积零星的碎片化的诗歌书写,此诗让我想到了杜甫《望岳》中的两句诗: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025年9月18日于廊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晨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