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为什么仍在翻天覆地”——序晓叶诗集《爱情手记》
(2024-05-03 03:13:35)分类: 序言 |
“爱为什么仍在翻天覆地”
——序晓叶诗集《爱情手记》
苗雨时
诗人在《爱情手记》诗集的“题记“中这样昭告:”如果说爱情、孤独和死亡是文学创作永不落幕的三大主题,当孤独或者死亡到来之际,唯有唯美的爱情生生不息,贯穿我们的记忆”。
的确,爱情是人类文明始源和发展的永恒的原型母题,并在历代演化中不断增殖与创造。然而,对于诗人个体来说,爱情却可以是一部生命之书。有跋,也有序,在开篇与收尾之间,书写着波折与坎坷;爱情也或许是一场人生之梦。梦中有喜亦有忧,有苦亦有甜,有暗夜梦的惊醒,也有白日梦的达成。
《爱情手记》这部诗集,就是诗人以生命的话语抒写了他沉浸的爱情之梦,在往返冲折中,打开了他心灵中绚丽而奇美的爱的画卷。
不知道诗人具体的爱情本事,仅就他的诗意表达来看.他的爱情经历了人生四季的春夏与秋冬的轮回。其中,涵泳着感性与理性的交搏,既有肉体的快感,又有灵魂的升腾。犹如大山里的溪流,澄清碧透,在花草林木的掩映间,婉挺流动,映照着日光云影,也有落叶的漂浮,雪花的沉凝,最后直奔江河与大海……
真正的爱情,是两情相悦,两心相知,是男女两个异在生命的碰撞擦出的火光和最终两个灵魂融为一体: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二十年前,初恋是炽烈的,痴迷的。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月上柳梢头,
真实的爱情,并不回避性。性爱的体验,曼妙而神奇:“你的吻”,“窒息了我的呼吸”,“你就这样沿着时光的轨迹/流淌进我五月潮汐的心里”,而我也“收起翅膀,蜷缩在你五月怀抱的潮汐里”。痛楚,欢愉,放纵,和谐.如大海波涛汹涌,似音乐的旋律婉转,激荡身心。性爱的审美,缱绻而纯洁,裸露而美丽。
从此,为爱情奠下根基:
一夜的快乐啊
百年的守候
一世的情缘明
千载的执着
两性结合,爱情的浓烈不可能长期保持最高峰值。步入了日常生活,烦琐与无奈,难免使爱情降温。其走向是向友情转化,或者深化为亲情。“我们的爱情云淡风轻/淡得不再味苦/轻得不再沉重/仿佛一只适意的风筝”。然而,浅近而深远,恬淡而幽明:
云淡风轻双爱情啊
情深意重
相守的你和我
双塔山一样踏实与坚定
为了生计和追求,男方面临着出走与远行,从乡村到城市,拉开彼此爱情的距离。于是,从现实萌生想象,爱情也由肉体升华为柏拉图式的爱的虚幻。
最初,在新工作岗位上,爱情还是“动力”。“事业家庭人生/
爱的双手把乾坤转动”。但年长日久,
写在白纸上的文字有你的身影
默默无语的台灯阅读着我的心情
有时,短暂的相聚,但紧接着又是离到:
你来而又去的脚步
你去而又来的身影
“重逢就在离别中”,依然是孤独、愁苦与难耐。他向爱人盟誓,执着而又坚贞:
你定格在我的心里吧
我已定格在你的心中
……
让爱成为一种风景
色彩丰富,如一帘幽梦
然而,任何事物,在美好的同时,更必然伴生着缺失。人有旦夕祸福,月有阴晴圆缺。夫妻长期居于两地,也会产生某种隔阂。男女的双方,都是各自独立的生命个体,他们平等而自由,相互应尊重彼此的个性差异。真正的情爱是和而不同、相济相生。从冬的安寂冰封到春的花木重生,是记忆的催化与润泽:自“儿童”的“玩伴”至“懵懂少年”,由“青春归冲动”至花落果热的完满,“今生今世,你是我的缘”。和好如初的爱情,仍然是“山清水秀”,并在更高的境界上,日月同尘。
你的爱已渗入我的骨髓
我小爱已融入你的血源
由此,诗人进一步吟唱:
歌唱着一种美丽的忧伤
还有十字架一样祈祷着幸福亘久绵长
很多的鲜花簇拥着,很多的梦醒着
但都长着如云的翅膀朝着生命的源头飞翔
《爱情手记》这部诗集,对于爱情的吟述,是肉身的,也是灵魂的,是在场的,也是幻想的。其审美的独特性和个性化艺术风格,表现为:其自然意象系统,日月星辰,高山大川,风霜雨雪,草本鱼虫,都围绕着爱情展开,作为爱情的映现与托举、观照与见证。反过来,由于它们自身的自在性,也使爱的光辉的投射,覆被整个大自然界。这就营构了人与自然并生的爱的世界。而其话语方式,与此相应,则呈现出:风发扬厉,挥洒裕如,铺排,跨跳,拟喻,象征,显豁,暗示,或激情如火,或柔情似水,峭拔与低抑,雄奇与婉约,构成了诗歌话语旋律的复调与和弦。仿佛诗人怀抱一把琵琶,深情弹奏,那爱的曲调,时而急骤,时而悠长……
我之所以用《爱为什么仍在翻天覆地》作为这篇诗集“序”的标题,因为它是全国著名诗人顾偕的一篇诗作的题目。这首诗和这部诗集在意旨和精神蕴涵上相近或一致。顾偕写的是哲理诗。当今,
是为序。
2024年5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