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的移情

(2023-09-02 10:50:41)
分类: 诗论

            诗的移情


在诗的世界里,一切都具有生命,甚至是人性、人情。无论日月星辰,峰峦江河,还是花草树木,鸟兽鱼虫,森罗万象,无不呈现一种活跃的生命情态。诗人把它们当朋友,它们与诗人交流,诗人与它们谈心。涛歌是一个以诗人为主体的奇妙的人生境界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心理现象?从审美上,可以归结为移情作用;从哲学上可以导源于泛神论。正是移情和“万物有灵”,造成了诗歌的生命宇宙。移情现象早就存在,而移情说的创立,则是美学家立普斯。他认为,人们在审美活动中,把自己主观的感情甚至整个自我都投射到审美对象中去,使无生命的事物仿佛象人一样,也具有感情、思想、意志和心理活动,从而达到物我同一的状态。在诗歌创作上,人们早就注意到了这种移情现象。最初也许是不自觉的,但由于诗歌的抒情特性,诗人在高峰情感状态下,会十分自然地把外物设想为和自己一样。移情,可以使诗人在广阔的天地里,同世界对话。诗人站在天地间,把大自然中的生物和无生物都当作人,它们亲近诗人,诗人呼唤他们,它们与诗人交流,相互倾吐衷肠……在如此充满生机的世界里,诗人的感情可以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也能使诗歌亲切感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