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赏析:风车
(2023-08-17 20:12:10)| 分类: 诗论 |
陈
冥界的冠冕。行走但无踪迹。
血液被狂风吹空,
留下十字架的创伤。
在冬夜,谁疼痛地把你仰望,
谁的泪水,像云阵中依稀的星光?
我看见逝者正找回还乡的草径,
诗篇过处,万籁都是悲响。
乌托邦最后的留守者,
灰烬中旋转的毛瑟枪,
走在天空的傻瓜方阵,噢风车
谁的灵魂被你的叶片刨得雪亮?
这疲倦的童子军在坚持巷战,
禁欲的天空又纯洁又凄凉!
瞧,一茎高标在引路……
离心啊,眩晕啊,这摔出体外的心脏!
站在污染的海岸谁向你致敬?
波涛中沉没着家乡的谷仓。
暮色阴郁,风推乌云,来路苍茫,
谁,还在坚持听从你的吁唤:
在广阔的伤痛中拼命高蹈
在贫穷中感受狂飙的方向?
苗雨时赏析《风车》
1991年2月,陈超出差到青岛。黄昏时分,他来到海滨。晚霞夕照中,凉风吹拂,他眺望远处建筑上架设着一个风车。他久久凝视,无语、沉浸。刹那间,那风车一下子撞击了他的灵魂,触动了他内心的思虑和体验。于是,灵感袭来,他便创作了这首诗——《风车》。
一架风车,伫立在大海边,风停浪息,在暮迷濛中,它寂然不动。这肃穆的景象,在诗人的感应和悸动中,倏然闪现“冥界的冠冕”和吹空血液的“十字架”这样两个话语意象。不仅形似,而且意会神通。他仿佛被自己所打动,向风车发问:“在冬夜,谁疼痛地把你仰望,/谁的泪水,像云阵中依稀的星光?”这是诗人与风车照面时风车的显影和诗人的心灵镜像。
生命欲望是人生存的内动力,但无谓的放纵也会毁灭人自身。刘向说:“省事之本,在于节欲”。诗人也自称是“一个生活节制者”。而当今在物欲风行的情势下,“童子军”年轻人,在与天空纯洁而凄凉的“禁欲”的对峙中,在疲于奔命地“巷战”竞争,释放着自己的“荷尔蒙”。这一切,都需要理想主义的引导,瞧,那“风车”正是信仰的“一茎高标”!诗人这种惊世骇俗的奇警的诗歌命意,尽管令世俗的人们震惊,好像心脏被抛出体外一样,“离心啊,眩晕啊”……但必须理性清醒地接受“风车”的引路!
我关注历史的“波涛”正“沉没着家乡的谷仓”。
面对“暮色阴郁,风推乌云,来路苍茫”,
但我还要“坚持听从你的呼唤”:
“在广阔的伤痛中拼命高蹈”,
“在贫穷中感受狂飙的方向”!
这首诗,其核心意象是“风车”。所有的诗性话语都围绕着“风车”层道展开和不断深化。诗人与“风车”对话,他全身心地投入其中。隐喻、比附、拟人等话语修辞,在诗歌整体象征的高塔式建构中,最终型塑了“风车”诗歌现代性的“一茎高标”的精神形象。从而,使该诗内蕴斗瞻,境界高远,必将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