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的空白

(2023-08-17 15:03:30)
分类: 诗论

诗的空白


中国画的章法布置中讲究“空白”,也就是在画面上留有不着任何笔墨的大块空缺,使无画处和有画处,相反相成,相济相生,共同造成画境的灵动和气韵。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说:中国艺术“不肯让物的底层黑影填实了物体面,取消空白,而是直接在这一片虚白上挥毫运墨,用各式皴擦表示物的生命节奏,……所给出的是心灵所直接领悟的物态天趣、造化和心灵的凝合”。这就道出了艺术“空白”的审美真谛。中国古代诗歌也很注意运用空白技巧。“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以求音”(《文赋》),“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诗品》)……这些论述都关涉诗的空白。现代诗也很重视空白,并且更开拓了空白的新的方式。因为现代诗追求断裂、层递、空幻、简约,乃至抽象,等等。这些艺术倾向往往与要求诗的空白密切相关。诗的空白,大体分有两类:诗内空白。诗歌在其构成中,不是物象的堆砌,或者情节的铺陈,而是努力做到疏密相间,虚实结合。如此,诗中必须留有空白。只有存在空白,才使诗歌不板滞,不窒息,而给人一种虚幻、敞亮的空间感。诗外空白。诗歌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它的表现性功能,常不局限于自身,而是神妙地造成景外景、言外意。景外景、言外意,就是诗外空白。它是诗歌本身蒸腾、升华的结果,又反过来形成诗的氛围和气韵。不仅丰富、充实诗歌自身,也为读者留下想象深入的空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