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陈超》后记
(2023-07-16 20:57:55)分类: 序言 |
《阅读陈超》后 记
陈超是著名的诗歌理论家、卓越的诗人、杰出的文学教授。他辞世时,年仅56岁。我与陈超结识,大约是1980年代中后期,可能是在河北一次诗歌研讨会上。当年,他风华正茂,才思敏捷,而我己人近中年。我们之间的情谊,导源于历史转折时代对诗歌变构与创新的倾心和吁求。他对我们那一代诗评家能够尊重、体谅和包容,而我对他们这一代新锐的批评家的独立思考的精神、诗学理念的锋芒,也极为赞佩和叹服,并在弃旧更新中,试图融汇与跟进。我们有近30年的交往,互赠书籍,书信往还。他为我的著作作序,我给他的著作写评。我们还共同合著了《河北文学通史》的“当代诗歌卷”。在石家庄开会时我曾去他家里做客,他来廊坊为在职研究生授课,我们曾在宾馆彻夜长谈。现在想起来,一切都如在眼前。为了更好地纪念陈超,我心中一直有个夙愿:系统、深入地研究一下陈起的现代诗学和他的诗歌创作,以此重塑他在我心目中的精神肖像与人格风骨。《阅读陈超——与一个诗论家、诗人的对话》,这部书就是我心愿的实现与达成。全书共分四辑:“现代诗学”,收入诗学体系论、诗人论、解诗学等文章7篇;“诗作赏析”,共赏析诗作18首;“陈超序我”,收录陈超为我的著作写的序言两则;“永远怀念”,两篇文章,一篇是我为陈超写的悼文,一篇是我为霍俊明的《陈超详论》写的评论。我知道,自己年事已高,特别是学识、才力不逮。以这样的身份阅读陈超,难免有很多差池、浅薄与误读。但无论如何,这总归是我对中国当代诗歌史的一个尽心的交代。好在有她的诗学著作和诗歌作品在,历史自有公论。我现在所能做的只是仰望星空,极力辨认着陈超在群星璀燦中他是哪一颗明亮的星座?你看,它正照耀着大地上诗人们的悲哀,令其生长出意志和勇毅,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