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话语

(2023-06-06 15:31:33)
分类: 赏析

   

 

 

 

隐秘落下

用陨石的声音述说

它带给你们天外的奇迹

在地面它安详

在天文学家的锤子下它已死亡

这就是诗的话语

无法穿透

每一次剖解都是一种伤害

 

轻盈吹拂

用风的声音述说

没有核心

你们看到树在晃动

那不是风

风是空无

你们听到的只是耳膜的颤动

风起于无端

涉过了漫长的年代

是大自然的翅羽在飘荡

尔后

它宁息

 

这是马的眸子

涣散而凝神

在黄昏

你们望着它不要说话

它比语言重要

因为它超出了语言

在马的眸子里

世界懂事得不再吭声

 

不是母亲的话语

是母亲砧捣寒衣的声音

你用心听着它

无法转述

你不会感到陌生

但又永远不能洞悉

这就是诗的话语

它近乎不在你相信了它你活得温柔

安慰

 

 

河流经过的地方

永远在变幻

卵石和沙砾被淘洗得干净

但这与水无关

水的心思只是流动

你看到发电站的轮子旋转

水车浇灌了燃烧的麦田

请不要对水感恩

因为它有“用”

水只是水

“自在”流动的意志

不是你利用的东西

水比人类的存在

更古老

也更干净

 

草地蓬松

昆虫细细理着触须

这不是诗

诗不单是草的形体

更是草叶里流动的绿汁

你不能只是看到

你得用舌头尝

让它们流你的动脉

人类对草的理解

比不上一只幼鹿

 

诗歌在你身边

有时又在万有之外

你们看到的

只是你们肉身的影像

不是诗本身

你们只能一点点排除错误

劳作,等待

接近它的元始

1987.7

 

赏析《话语》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对语言做了这样的区分:“语言”是作为社会交流的公共符号系统;“言语”则是人与人对话中语言的具体使用。而福柯提出的“话语”,却是指说话人说出或行诸文字的一定的语言结构。运用到文学艺术上,便有所谓“诗歌话语”。陈超这首诗《话语》,谈论的就是“诗歌话语”。这种“话语”,既有语言本体性,又有语言功能性,是本体与功能的同时到场。所以,此诗分为两个层面和维度:“话语”的表现功能和“话语”的本体属性。

《话语》“一”。诗歌话语应该是怎么样的呢?它有哪些表现的特征和艺术魅力呢?

诗人从四个方面予以比喻、拟化和解析。

1、神秘性。它是“隐秘”地带着“天外的奇迹”降落在“地面”“安详”的“陨石的声音述说” 具有奥秘的完整性和“无法穿透”性。任何敲击和剖解 都会使它“死亡”或受到“伤害”。

2、隐形性。它是“轻盈吹拂”的、“没有核心”的、却能使树梢“晃动”、“起于无端”涉过了漫长年代了像“大自然的翅羽在飘荡/尔后”“宁息”的“空无”的“风的声音述说”。它以无形却托举整个世界,也喻将无形的时间流逝。

3、传神性。它是“马的眸子”,“涣散而凝神”,它不出声,但“比语言重要”甚至“超出了语言”。“在马的眸子里/世界懂事得不再吭声”。这就是东晋画家顾垲之所云:“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4、浸润性。它“不是母亲的话语”,而是“母亲砧捣寒衣的声音”。它“无法转述”,只能用心领会;它不“陌生”, 但却无法“洞悉”。“它近乎不在”,但“你相信了它”,你就“活得温柔/安慰”。诗歌话语,如同春风细雨,润物无声。

《话语》“二”。诗歌话语,不仅有它的表达功能,也有它的语言本体特质和原始本源。

1、自在性。诗歌话语如“水”。它冲刷、改变河床,洗净“卵石和沙砾” 灌溉干旱的“麦田” 但这一切都“与水无关”,也无需因它有“用”而“感恩”。“水只是水”,“流动”是它的“意志”。它独立自足,“比人类的存在/更古老/也更干净”。跟水一样,语言的本质就是诗,诗不在其外,而在语言自身。

2、内向性。诗歌话语,不是外在的物象,不是“草”的“蓬松”、“昆虫”的“触须”, 它是“草叶里流动的绿汁”,不能“只是看到”,“你得用舌头尝”, 让这些“绿汁”“流入你的动脉”,冲涌在血液里。“人类对草的理解/比不上一只幼鹿”。也就是说诗的语言,需要用心灵去品味,用生命去感悟。

3,源初性。真正的诗歌话语,近在“身边”,“又在万有之外”。它不是你的“肉身”形体,而是你的灵魂、你的生命本质。只有“一点点排除错误”,一层层剥离表皮,不停地“劳作” 尽心地“等待” 或许能“接近它的无始”和人的“存在”——道,乃为元诗。

这首诗 运用了一系列比喻或拟物等语言修辞。比喻之物与被比之意,拟化物象与被拟之词,是不同而对应的。因不同才有价值和必要。但此种表达不可能绝对精准,只能是在似与不似之间。然而,这也正像“模糊数学”针对模糊事物、模糊现象的计算一样,它也可以抵达精确度的最大值。这就是此诗的艺术魅力所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一个新词
后一篇:中国诗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