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简论诗歌的陌生化(之一)

(2021-11-21 09:45:17)
分类: 诗论
                           简论诗歌的陌生化(之一)
                                                            苗雨时 

 

诗读多了、久了,心理难免产生一种疲劳,一种审美疲劳。尤其是读那些题材界域相同、精神指归类似、艺术手法平庸的诗作,更是如此。所以,读者阅览诗歌,企盼新奇、惊异,别具一格、不同凡响。这恐怕就是诗歌的“陌生化”了。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诗学的一个重要理念。他们认为,艺术鉴赏是一个不断深入的体验过程,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就能一步一步逐渐达到审美目的。这样,诗歌创作就必须“陌生化”。“陌生化”,是指在内容上违反习见、常情、常理、常事,同时,在艺术上超越惯性、俗常、重复、老旧,以情思和形式的新异与独特,使人们从对生活的漠然和麻木中惊醒,从而对世界获致全新的认知和感悟。

“陌生化”对诗歌来说,是一个整体多层的建构。它涉及到各个要素的组合、思情运行的节奏、艺术的传达和话语的生成等多个层面。

陌生化体现在语言上,与自动化相反。自动化话语,是沿用既久而成习惯的、庸常的、缺乏原创性和新鲜感的语言。已故诗人顾城说过:“习惯是语言的套轴,使那儿个单调而圆滑的词汇循环不已。”我们也有这样的体会:提笔作诗,便有无数现成的、俗常的词句齐集笔端,它们困扰着你,纠缠着你,需奋力层层剥落,并加入创造,方能从纷杂中找出那切近心灵、真正具有生命活力的话语。写诗,作为一场与语言的搏斗,语言的痛苦与突围,是诗人恒久的,一刻也不能擅离的艺术宿命。

例如,来小兮的《花瓣》一诗:

 

   在伤口里。沉醉

   风,打开殷红的那支

   五天里,涂唇,涂心,涂指甲

   二十天里,沉然,失血,一点点溃破

   ………

 

这首诗,写茉莉花在春风中从绽放、嫣红,直到零落。但不是一般地说“花开花谢”,而是首先把花指认为“伤口”,既然是“伤口”,伤口流血,自然成“殷红”;接着,点明它的功用:“涂心”一词,顺着“涂唇而来”,“涂唇,涂心,涂指甲”,几乎囊括了她的身体的全部;然后,展示了它的凋残:“沉然,失血,一点点溃破”。这样的诗句,闪跳、断续、奇绝,于不寻常的清丽中,有效地传导了一个年轻女性生命的打开、跃动与落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