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张学梦诗中的人与自然的哲学

(2021-08-28 08:03:12)
分类: 诗评
           论张学梦诗中的人与自然的哲学
                                  苗雨时
 
诗人的现代智慧表现在他对人与大自然关系的生态学的哲学思考。张学梦的诗其开始就是理性主义的,从现实、社会、人、文化到大自然、宇宙,一路走来,逐渐趋于博大与深邃。而这一切又都是建基于他真切的生命体验之上的。他亲历了那场世界罕见的大地震,参与了震后唐山的重建,追踪了祖国四化的进程,放眼了世界的科技爆炸,甚至体察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物质与精神的失衡。但他对历史演进抒写的内驱力,却从根本上导源于他被压在瓦砾下生命之光由晦暗而转为明亮之后的那种刻骨铭心的生命感悟:“原来存在,就是存在初始和终极的意义”  (《蓝色记实》)。他的创作历程,从自然灾变出发,又重返大自然,就象人类从自然中分化出来,又皈依自然一样,他思考的这种螺旋式轮回,赋予他的诗以极大的社会文化的包容性和历史的穿透力。在他的诗中,他既看到大自然有时给人造成灾祸,但更多领略到大自然给人类带来的思泽。大自然与人的关系,已从郭沫若的泛神论演进到了现代人类生态学。他认为,人可以认识自然,甚或一定程度上改变自然,但从根本意义上说,它们之间是一种平等、亲和的关系。任何破坏自然,无异于毁灭人类自身。诗人在《绿十字》中指出,人类的“苦酒”,必定由“罪错”来酿。而诗人对土地和太阳则表现了无限的依恋和深情。土地,是我们的生之根,命之源,是我们的生存和灵魂栖居的所在(《热爱国土》);太阳,则每天照临我们,它为我们带来光,带来热,使我们体验生命的脉动和欢愉,而且源源不断地给人类以生存的启示。诗人在《日出》一诗中,这样唱出太阳的礼赞:“我们懂得热爱/我们满怀感激/……我们心中有数,并牢牢铭记/为什么小麦由绿变黄,又由黄变绿/为什么我们对明天总是着迷/为什么我们不向苦难屈服/为什么我们屡受挫折从不畏惧。”这些包举人类现代智慧的诗篇,对那些在物化与媚俗风习下既不抬头望天也不脚踏实地的处于悬浮状态的精神失重的人来说,不啻是一种强刺激的针砭和警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