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诗评 |
爱的箴言:人与自然谐和的奥秘
——评明素盘诗集《我和我的河流皆爱你》
苗雨时
明素盘整部诗集的词根、词源,是虚无。正如老子所云:无生有。诗人把人生比作《一本翻开的书》
那么,诗歌的关键词是什么呢?
这就是“爱”——生命之爱,自然之爱,男女恋情,血缘亲情。小至花草昆虫,大到宇宙星空,都被爱所充盈。然而,大千世界是神秘的,人的生命尤其神秘。外与内的旋转对应与同构,便形成了诗人生命体验的诗意审美场。她的爱的诗歌话语就在这种场景中,从大地上萌芽,展叶,开花。
她写《我是你一朵花的睡眠》,把爱人化作一朵花,而她的爱是对这朵花的忘我的沉浸;“今晚,月光新得让人发慌”,“你就在我的左边/抚摸月光时,也抚摸着你”,“你就像一朵花开的样子”,“让我听你,看你,跟随你”,“我不需要身份,此刻/我只做你一朵花的睡眠”:
也许只有这样,才不会让人徒生出悲喜
那些在深处隐秘的声音
在身体不规则的边缘,蔓延……
现在,风也秘密带来,我的花
不顾一切安静地开
这种爱的言说,是微妙的,也是神奇的。
她写《在父亲的身旁》:父亲卧病在床,她坐在旁边,“像一只鸟儿,收敛了翅膀”,又仿佛是“延伸了你的手臂”,“其实,是我不愿意收回身体/只想替你泊在体外/像一个梦,或者/是你,搁置在病床上的/无意中,漏掉的一粒小药丸”。父亲与女儿之间,既有血脉的相连,又是两个个体。但在诗人的幻觉中,却用意念话语,于连接、分离又回馈的往返回环中,表达了真切的父女情深。女儿永远不会忘记父亲生前的身影,她在《梦中的父亲》一诗中这样写道:
像某个早晨,他手捧茶杯
又和我谈论家乡的兄弟
和琐碎的生活
走了多久了,爸爸
那里的天空是否干净
是否温暖
在这里,女儿对父亲的爱是穿越时空的,是生死不渝的。
在诗集中,诗人与大海对话,与高原对话,与草木交谈,与大地商略,与清晨的日出对白,与夜晚的月光聊天,甚至直接言说生死、时间、已知和未知。她置身于世界的中心,把爱的词语,撒遍她所能及的广大的生存界域。然而,其情感的表述和升华,却运用了矛盾冲折的艺术修辞。因而,诗的境界,充盈着朦胧、飘忽、纠结、不确定感和神秘性。这种语义场,便构城了她诗歌结构的巨大的意蕴张力,使诗意内敛而又多维放射……
她写大海,分辨不出《海水还是蝴蝶》
在海边站久了,你会分不清
海水还是蝴蝶
巨大的翅膀,匍匍于镜面之上
是否寂寞深处的蝴蝶
早已化身为深蓝色液体
海浪的起伏与蝴蝶的翻飞交相叠印、互现。不是庄梦化碟,而是海水重生。真实与幻想惊人的神似。这种对美的主客转换、融汇的言词,揭示了大海的神秘,:“深渊之处暗藏玄机”。
她写《星星照耀的大地》,星星散落光芒,照耀大地
如果夜里的星星只是一个开始
告诉我,月光如何撩拨潮汐的意图
那些时间带不走的
爱,天涯,寂寞和天气
大地于灰白的指缝间
如何才能找到更完美的比喻
这种对大地的爱是广远的、辽阔的。其对大地赞美的比喻修辞,虽然静默却也“像星星习惯了大地的沉默/留下光,弹动大地的琴弦”。无声的旋律,更能激荡心灵。
她写《两相棵树之间》:“两棵树之间,场景/被无数想象堆积、驱散、重建/这是未知的领域,是我/看到的每一叶子/……它们吐出唇语/空气暗含词性”,“我不打算干预”。两棵树既可以是物自体,不带附加意义,也可以转化为象征或者隐喻。但诗人尊重自然本性,树就是树,它们自由自在地生长着,也展示了一种奇特的美,和由此而来的人对它们的爱。于是,诗人:
甘愿为你保存所有的
在两棵树之间
舞蹈、发芽,扮成一粒种子
从此,疯狂爱上大地
她写《被重置的早晨》
许多词于暗影中起伏
又在远方渐渐消失
一双大乎被谁掌控
它指向黎明,从不解释
无需再多示例。总地说来,面对世界,《我和我的河流皆爱你》
你指给我看——
从一朵云到另一朵云
从一朵花到另一朵花
皆为虚无,皆可抛开
我把自己隐伏,犹如那只梦碟
………
我就是万物,或者
我就是万物中最矜持的一个
这是神旨的昭示,也是诗人自我的抉择:只有与万物共生,与世界和谐,才能从虚无走向生命的真实,并活出人的尊严、价值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