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莹(1963- ),当代女诗人。出生于辽宁开原,多年生活在哈尔滨,现居于廊坊。1983年上大学期间开始发表诗歌。诗人的创作历程,从以躁动着激情、僭越的精灵的《水妖》等为青春期写作的标帜,中经多年的淡出与游走,到《我的灵魂写在脸上》的重新归来的生命秋季的咏唱,画出了她女性主义诗歌演化的心灵轨迹。如今,她的诗,从感性到知性,从炽烈到沉凝,已如夜空朗月,湖水澄明。在清辉漫洒与波光幽静的交映中,型塑女性的生命与灵魂。她诗中的一个主题意象是“水仙”。“水仙”是中外诗歌的原型艺术意象。它既是诗人的自我写照,也是诗歌创作生成机制的象征。水仙临水自鉴,不仅划开了我与非我,而且大千世界、自然万物都成了她心灵的审美镜像。在这里,首先映现的是爱情,是现代性的情爱:拒绝传统爱情的甜蜜和浪漫,虽然仍把它当成一种聚合的力量,但由于外在环境的不可持性,她以冷静和睿智扶持了爱的陨落。甚至有爱而不能得其所爱但又不能忘其所爱的失落与繾绻。这样的爱,丰富而危险,深刻而生动。至于世事沧桑、人情冷暖,她也从容面对,抱诚守真,把“我的灵魂写在脸上”,以自洁而洁世。她坚信“我有我的路 我的方向”;她在宿命中秉持独立,她在虚无中追求美善和真实。因此,她的生存消散了迷雾,在灵魂与肉体归于统一中,生长出了一种悲悯的情愫,荡穿着一股天地间的沛然之气。
王雪莹,曾在哈尔滨工作,调廊坊仍继续创作,贡献河北诗坛。她的诗歌己形成独特模式:往往把生命的激情隐含在理的逻辑框架之下,以情摧动理的展开与深化。至于虚实,虚是想象,实是物态。虚实相生,使诗的意象充满变异和灵动。情、理、虚、实的巧妙搭配和融汇,就形成了诗人诗歌语言特有的质地与风格:刚健清新,优雅纯净,明隽秀丽……
加载中,请稍候......